“‘錢荒’那幾天收益率基本都過7%了,這幾天又降下來了?!敝袊r業(yè)銀行一支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說,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基本上又回到了“4時代”。在“錢荒”態(tài)勢正緊張的那幾天,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以此來吸引投資者,特別是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出現陡升,一改此前小幅波動的局面。因黃金、股市而受傷的投資者紛紛重拳出擊,大幅購買。
然而,因危機而起的利益鏈條也會因危機的解除而結束。當各界不再拿“錢荒”作為擋箭牌,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率也可能僅僅是曇花一現。那么在“錢荒”風掃過的理財市場,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經過《經濟》記者的多方面采訪,求穩(wěn),顯然是多家銀行理財師給投資者、特別是有10萬元理財本金的理財者的建議。
情緒:莫慌張 穩(wěn)為主
當“錢荒”正盛時,甚至有個別銀行出現無法取款的現象。6月23日,某銀行在北京、武漢等地的網點、ATM機在近1個小時的時間內無法提供取款服務,出現類似“癱瘓”的狀態(tài)。這令不少儲戶感到擔憂,難道銀行存款都不安全了?
盡管該行事后曾將此次事故歸結為系統(tǒng)升級的原因,但是在“錢荒”的大背景下,難免不引起人們的擔憂。
而中國農業(yè)銀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一波“錢荒”并不會波及儲戶的存款,“每到月末、季末都會出現攬儲潮,只不過這次‘半年大關’有些難過,但目前狀況已經緩解,投資者可以選擇穩(wěn)健型的理財產品”。
盡管無需夸大此次“錢荒”的威脅,但它還是給中國本就不明朗的理財市場造成了沖擊,黃金和股市相繼暴跌。所以投資者選擇投資方式,仍需謹慎,莫慌張,以穩(wěn)為主,選擇有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較好,盡管明確標注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較少,但是可規(guī)避最后無法兌付的風險。
而像股票、黃金、房產仍屬于風險投資,一旦再次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遭遇集中拋售也不無可能。綜合考量各家銀行理財師的建議,以下投資方式可能存在獲益空間。
理財產品:可搭月末、季末順風車
一到月末、季末,便是各家銀行的攬儲競爭期,所以也許“錢荒”時的高收益不會再次到來,但是仍有一定的獲益空間,有望從目前的“4時代”回歸5%以上,中國工商銀行的個人理財師胡宏建議,投資者要充分考慮理財產品發(fā)行銀行的信譽情況,“特別要考慮產品的期限,以及最終的投資方向”。
“一些收益率看似很高的理財產品往往并不適合追求穩(wěn)健的投資者,因為這些收益率都是預期的收益率,不代表現實中能兌付的高收益?!焙瓯硎?,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更為保險。
據胡宏介紹,目前,投資者可以考慮債券型基金,綜合來看,前景較好。
股票:可適當減少配置
早從6月初開始,A股市場就出現了一輪快速下跌,特別是受“錢荒”的影響,大盤一路跌到1900點以下,使得不少股民損失慘重。那么,當“錢荒”退去,股市是否還有投資機會呢?
對此,諾亞財富研究部袁源對《經濟》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二級市場情緒太過壓抑,“根據以往IPO停發(fā)歷史看,超跌市場不具備重啟IPO條件(無融資功能),因此短期股市存在反彈可能”。據她分析,未來流動性不會過度緊縮,資金成本會相對穩(wěn)定,但是從未來成長性的角度而言,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對未來增長預期有所下降。
袁源認為,中國股市在下半年形勢不樂觀,建議適當減少股票配置,“中國股市是否會迎來大牛市取決于中國是否能夠成功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改革是否能夠成功”,一旦經濟改革成功,將帶動股市大幅上漲。
房地產:投資收益預期有所下降
在銀行“錢荒”發(fā)生后,關于各大銀行暫停發(fā)放房貸的消息甚囂塵上。我們能看到的是,多家銀行的房貸都有所收緊,取消了9折的利率優(yōu)惠。有分析師預測,未來信貸收緊是一個大趨勢,特別是房地產相關貸款。
對于房地產泡沫是否會破滅的質疑,諾亞研究認為,美國退出QE預期加強,熱錢流出導致中國房地產價格泡沫破滅的可能性較小。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不會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快速走向衰退,商品房銷售面積和房價仍然會上漲,但增速會回歸至合理水平。
“長期來看,在新的均衡經濟增速下,人均收入提升的潛力仍然巨大,城鎮(zhèn)化仍然有提升的空間,人口年齡結構紅利長期雖然減少,但在中期仍然會對房地產行業(yè)形成支撐。”因此,專家預計,在未來5年至10年內,房地產行業(yè)將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期。
而對于下半年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可能性估計,政府調控房地產的動力不大,“因時因地制宜,限貸限購政策短期不會取消,‘一刀切’式的調控方式將被區(qū)別化的調控政策取代,長效調控機制將逐步建立”。
按照諾亞研究的預計,2013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繼續(xù)回暖的可能性依然較大。但是投資者要適當降低房地產收益預期,“可關注優(yōu)質GP管理的房地產基金,而實物地產投資風險加大,房地產信托融資方資質下降,宜降低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