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指出創(chuàng)新成為學生作文的最高和最新要求,并從各個方面對學生應該寫出創(chuàng)新作文做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高中;創(chuàng)新作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樣”(葉圣陶語),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成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翻一翻近幾年的高考滿分作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明顯的事實:閱卷老師們總是偏好于有創(chuàng)新特色的作文。而中學生呢,也常常喜歡這類新作文。于是,過去那種一度流行的結構清晰的議論性的文章,那種平淡古樸的抒情性的文字,不是被掃地出門,就是被打入冷宮,失去了原來的引力。正是基于這一點,中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就有了與時俱進的意義。
那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創(chuàng)新”的作文來呢?針對這個問題我結合平時的思考與實踐,對“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作了如下探索:
第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
在作文閱卷中最令人生厭的就是:作文選材“撞車”。究其原因,我們不能排除學生閱讀量少這一問題。古人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寫作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相信每位老師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反復地強調(diào)要多閱讀??蓪W生的閱讀量為什么還是少之又少呢?主要還是教師留給學生的閱讀時間太少了。我們應該在閱讀上舍得給學生時間。只有讓學生在讀中靜心,在靜心中享受閱讀的樂趣,才能使他們的情感流露與作者的情感表達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培養(yǎng)他們自己豐富的情感。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還可使學生產(chǎn)生語感,激發(fā)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輕松的事。所以舊式作文也好,創(chuàng)新作文也罷,要想寫好作文,都離不開廣泛地閱讀;而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就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
第二,給學生作文“松綁”, 以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總是設下多種框框去束縛學生思維,結果造成學生的作文寫作范圍狹窄、題材雷同、語言無味,缺失個性與真情。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得給學生作文“松綁”。
首先,要指導學生樹立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作文觀。中學時代的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對傳統(tǒng)觀念和社會矛盾最為敏感。所以要放手讓學生寫“大膽作文”,寫出真情實感,寫出鮮活思想,寫出個性色彩。這才可以稱其為充滿個性魅力的作文,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其次,要減少寫作要求。作文本無定法,應讓學生自由寫作,放任思緒,天馬行空,打破不必要的限制,如內(nèi)容的限制、題材、體裁限制和字數(shù)限制等。拋棄作文的這種“八股遺風”,應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作文里自由揮灑青春與激情。
第三,寫想象作文,以便獲取創(chuàng)新靈感。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如果沒有想象,人類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必須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所以教學中應重視想象力的培養(yǎng),而寫想象作文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因為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育階段,他們喜歡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多寫想象作文。我們可以播放多媒體音樂課件,請學生談談自己聽完樂曲后所想到的;出示一句詩,請學生想象畫面和場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續(xù)寫場景;改編故事等。這樣的寫作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生營造了趣味盎然的空間,學生怎么會不樂意去做呢?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如我在課上讓學生寫的題目,“孔乙己再入學校”“學完《孔乙己》,想象他來到新社會學校時的感受”;觀看電影《阿Q正傳》之后,寫一篇《阿Q后傳》等,類似的例子很多,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多寫些想象作文,讓學生從中獲取創(chuàng)新靈感。
第四,打破思維定勢,進行逆向思維訓練。
思維定勢,即習慣性思維,指的是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進行思考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
思維定勢的負作用很大,人們一旦習慣于思維定勢,就等于走進了自設的死胡同。使其養(yǎng)成了惰性和對權威的絕對崇拜,這最不利于創(chuàng)新。如楊振寧博士在一次學術報告上的發(fā)問“1+1=?”,在座的專家、教授和大學生們竟無人敢答。所以我們應引導學生要學會從圈子里跳出來,突破思維定勢,放飛思想。而逆向思維訓練可以讓學生擺脫思維的僵化、刻板和呆滯,突破思維定勢的羈絆。我們可以啟發(fā)學生對已成定論的觀點、成語和說法等生疑質(zhì)疑,構思時站在對立面去思考,鼓勵提出與傳統(tǒng)迥然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學生對“開卷有益”這種說法提出反面結論,那就是開卷未必有益,這關鍵要看是什么樣的“卷”。又如“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有的學生說,臭皮匠不可能賽過諸葛亮,好幾個一般人才也抵不過一個精英人才。這樣就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開闊起來。當然在這里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運用逆向思維時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圓其說。
總之,在新時代,中學作文教學也應有新面貌。但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應從點滴抓起,多鼓勵,少批評。我想,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作文教學會上一個新的臺階,作文寫作也會成為學生的最愛。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