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習作教學要做好三件事:一要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二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三要引導學生學會怎樣表達。下面就三年級習作教學談?wù)勛约旱囊恍┳龇ê腕w會。
【關(guān)鍵詞】習作教學;興趣激發(fā);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習作興趣,引導學生樂于習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對學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痹诹曌鹘虒W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意識。
1.上好習作指導課,激發(fā)學生樂于表達的欲望
我在備課時,盡力挖掘習作中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指導“學做一道涼菜”時,我對學生說“老師特別喜歡吃涼菜,可是我做的涼菜不好吃,誰愿意幫我呀?”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起來:“我愿意!”我對他們說:“光喊不行,要告訴老師做涼菜的具體方法,老師才會做呀!”我叫同學說一說會做什么涼菜?怎么做?一個個又說不清楚,我對他們說:“你們回去請教媽媽,明天給老師一個滿意的答復,如果是親眼看著媽媽做的一定要嘗一嘗這道菜的味道?!钡诙焐险n我讓他們匯報時,不僅能把制作涼菜要用的配料、步驟說具體,而且條理清楚、語言生動。
2.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之中體驗習作的樂趣
一次習作前,我開展了“猜一猜”的活動。課前,我準備了一個紙箱,在紙箱里放了一張紙條,寫上“知識”兩個字。上課時,我把紙箱放在講臺桌上,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禮物,好珍貴哦,它就在這個紙箱中,哪位同學能猜中就送給他(她)?!鳖D時,全班沸騰起來,大家議論紛紛,我讓同學猜答案,沒有一個能猜中。揭示答案時,大家看到我讓大家猜了半天的禮物原來是“知識”兩個字,大吃一驚。我對大家說,難道“知識”不是最珍貴的嗎?剛才大家的表現(xiàn)誰能給大家說一說呢?大家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讓我們寫《猜一猜》的習作呢!我說:“是的,發(fā)言時可要把當時大家的神情、語言、舉動說具體哦?!闭f完之后,我讓大家把活動的情景記錄下來,不到半節(jié)課全班同學就把整個活動過程寫好了。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保持習作的動力
每次習作我都認真地批改,哪些詞用得好,哪些句子、段落寫得好,我都加以肯定,把寫得好的詞、句、段特別做上記號,并在旁邊寫上批語。寫得好的習作,我在習作講評時讓習作者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還努力做好評議工作,讓同學找出好在哪,為什么好。這樣,不但讓習作者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而且對全班同學都有促進作用。有特色的習作,在“學習園地”展示,讓全班同學學習。編輯班級優(yōu)秀習作選,讓同學挑選自己最好的習作經(jīng)過認真修改后推薦出來;經(jīng)常開展習作手抄報比賽,讓學生把自己寫得好的習作編入手抄報。在班級舉辦手抄報展示、評比,為學生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
二、引導積累素材,培養(yǎng)積累素材的習慣
積累習作素材是學生寫好習作的基礎(chǔ)。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怎樣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呢?我的做法是:
1.指導在觀察中積累習作素材
①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平時我讓學生用心觀察,不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還要用腦子去想,時時留心身邊的人和事物,提高觀察分析事物、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能力。
②觀察實物積累素材。
2.在閱讀教學中引導積累素材
我指導學生熟讀背誦教材中的優(yōu)秀篇章、精彩片斷、優(yōu)美語句,要求他們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課余飯后,進行吟誦、品味。學生不僅從中熟悉各種各樣的句式、段式、篇章結(jié)構(gòu)方法,了解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lián)系,鞏固學習成果,而且便于把書本里的東西變?yōu)樽约旱臇|西,習作時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3.培養(yǎng)寫日記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進入三年級后,我要求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把自己一天中看到、聽到的新鮮事或是從書本上學到的新知識寫到日記里,不定期的進行檢查。日記內(nèi)容要求比一二年級更加具體,由一二年級的寫一兩句話到練習寫具體一段話。
三、指導寫法,引導學生學會怎樣表達
對于剛學習習作的三年級同學來說,我認為仿寫是一個好辦法。
①仿結(jié)構(gòu)方法。如人教版第五冊19課《趙州橋》的第二自然段是先概況后具體的寫法。作者先用一個中心句“趙州橋非常雄偉?!备爬ㄈ危又謩e從建筑材料、形狀特點、作用”幾個方面具體介紹趙州橋怎樣雄偉。在學生明白了這種習作方法之后,我安排了一次小練筆,引導學生以“家鄉(xiāng)的步行街真熱鬧呀!”為總起句進行仿寫,有的同學是這樣寫的:“家鄉(xiāng)的步行街真熱鬧呀!一到晚上,步行街燈火輝煌,許多店鋪里放著動聽的音樂。大屏幕上播放著將樂新聞,許多人正在看新聞。大屏幕前的噴泉正噴著水,形狀各異,變化多端。許多人聚集在這里,有的在欣賞著美麗的噴泉,有的在戲水,還有的在拍照。老人們一邊扇著扇子,一邊坐在石凳上聊天。小朋友們有的在滑滑板,有的在捉迷藏?!眮肀憩F(xiàn)步行街的熱鬧繁華。
②仿觀察方法。學習描寫一種水果時,我引導學生先學習《故鄉(xiāng)的楊梅》(第六冊選讀課文2)這篇課文,讓學生看關(guān)于楊梅的圖片,讓學生對楊梅的生長過程和景象有比較直觀的了解,對楊梅的色彩、形態(tài)等有比較感性的認識,并拿出楊梅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習作時,再讓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仿照書上的觀察方法,說說從哪些方面觀察。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
習作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苦、復雜的工作,尤其是三年級的習作教學,更需要花費教師很多的心血。我相信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習作教學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將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