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一中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被強迫放棄中考,在覺得“大學夢”完全破裂后這名學生選擇跳樓輕生。
黃岡市是一個教育大市,它每年的升學率、名校考取率都是很高的。由于學校追求升學率,因此讓成績好的班級參加中考,成績差的班級不參加中考,因此它考取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就會高很多。應該說這也是應試教育下黃岡光環(huán)一個比較怪異一個現(xiàn)象。因為很多學生他不愿意放棄高考,覺得自己雖然不能考一個很好的大學,但是大學夢還是一直懷揣在心的,所以這種現(xiàn)象不僅在學生中而且在家長中甚至整個社會中大家都是非常不舒服。
既然是整班整班地讓學生放棄參加中考,那么,這就不只是班級的行為,而只能是學校的行為。再追問下去,學校為什么膽敢如此瘋狂?“確保中考的升學率”進而“確保高考的升學率”,應該是無法回避的中心了。但是,這樣的追問,其實依舊浮于表面,當我們將板子狠狠地打在“升學率”的身上時,能不能再追問一句,又是什么原因,讓“升學率”變得如此恐怖,以至于要用學生的教育權利、人格尊嚴甚至是鮮血與生命去換?。看藭r,再說什么應試教育惹的禍,已經(jīng)顯得極其的空洞。因為應試教育,即使是“罪惡累累”,那也應該是針對所有學生,而不是剝奪部分學生的讀書與考試的資格。
許多教育大縣教育大市之所以如此熱衷高高在上的升學率,是因為這個高高在上的升學率,已經(jīng)成了他們振興當?shù)亟?jīng)濟的一張王牌。這一點,只要我們?nèi)ソ逃荚囍惖臅曛凶咭蛔呖匆豢淳蜁闹敲鳌D膫€地區(qū)的學校創(chuàng)造了神話,那一所學校所編印的學習資料,就會成為教育教育類書店中的暢銷書。所以,與其說這是升學率,還不如說是經(jīng)濟增長率。當然,這依然與應試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我們真正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制度,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不以考試論英雄,那么,他那個升學率,即便是高達百分之百,也不會有多少人將其當作一根蔥了,當然,真要是到了那一步,“升學率”這個概念,可能早已經(jīng)消失了。
類似的事情并非偶然,也并不是一所學校有此種情況。一位老師稱,學校建議差生不參加中考主要是為了爭得學校高升學率,得到一些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的強調(diào)下,一些學校通過巧妙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升學率,以求得獎賞,這種做法可謂是竭澤而漁。
對于國內(nèi)的中小學生而言,各式各樣的考試、評比越來越多,學習成績的競爭成了孩子無法擺脫的噩夢。由此,我們的學校造就了越來越多的考試機器和考試不適應癥“患者”。盡管有的父母自己不對孩子的成績做過多要求,但孩子只要一到學校,就必然要面對無法逃脫的比較。
中國的孩子之所以會經(jīng)常在學校遭遇歧視和不公正的對待,一方面跟教師自身素養(yǎng)、品格有關,但更主要的問題還在于應試教育。應試教育不斷在教師身上加載壓力,使教師長期生活在焦慮、狂躁不安的狀態(tài)中,這種狀態(tài)直接表現(xiàn)在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
由于成績較差,班上幾個同學先后被班主任勸說放棄中考,并暗示如果一定要參加中考可能拿不到畢業(yè)證。并不是家長和孩子不想中考,而是經(jīng)不起老師的多次勸說才放棄了。中考臨近,校方要學生簽署一張自愿不參加中考的“證明”,學校只是需要這么一張紙,有你和你家長的簽名,還要有老師的簽名(必須是本人親筆簽名)。然后由老師交到學校。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學校受利益的驅(qū)使,再加上以前應試教育留下的弊端,學校不以教育學生為己任而是將升學率作為唯一指標,以此得到上級部門的更多獎勵。教育部門獎勵辦法的片面也是造成限制差生參加中考的重要原因,在考核學校的過程中,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只要升學率較高,學校管理者的管理、教學者的教學就得到了認可,這樣學校就會不擇手段地追求升學率,甚至投機取巧。“建議”學生放棄中考。
老師和學校有這樣的權力嗎?當然沒有?;蛟S,這樣學習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確實難以考上高中,但考得上考不上是一回事,而參加中考本身,完全屬于學生的正當合法權利;當然,放棄與否也是學生自己的權利。對此,老師和學校又何來權力橫加干涉?
參加中考是每個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學生的權利,任何學校不能以任何手段和借口剝奪這項權利。然而,此類現(xiàn)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教育部門對此進行管理監(jiān)督,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好壞,都有權利參加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