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規(guī)定:“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庇捎陂L期從事語文教學,筆者深深地認識到寫字教學的重要性,并嘗試讓孩子們在寫字過程中獲取美感體驗,使孩子們覺得寫字是在用手中的筆創(chuàng)造美,用自己的心在感受美、欣賞美,在不斷提高寫字水平的過程中得到莫大的快樂。
滲透“字美即人美”的思想
古人說:“字如其人?!敝麜疑蝙i也形容“書法是人的心電圖”??梢?,字是一個人的思想、文化、氣質(zhì)、修養(yǎng)的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反映,是一個人心靈的外在體現(xiàn)。
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愛漂亮的心理,深入淺出地告訴學生們“字如其人”的道理。寫好字是一個人美的反映,這個美不單是外表,也是心靈美的體現(xiàn)。看到一個人寫出漂亮的字,不僅賞心悅目,而且立刻會對這個人產(chǎn)生好感,覺得這個人有本領、有學問、有美麗的心靈,因而喜歡這個人。
筆者曾經(jīng)給孩子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有位女士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收到一張罰款通知,這位女士寄了一封手寫的信,向當?shù)亟煌ň斓呢撠熑苏f明緣由。那位警官見到信中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就覺得這位女士是個有修養(yǎng)的誠實的好人,于是就相信她,當即決定免去對她的責罰?!惫P者還告訴孩子們,當老師看到學生在作業(yè)和考卷上寫出整齊漂亮的字時,心里會非常高興,因為老師從美的字中可以看出這位學生學習很認真,做事很細致,態(tài)度很端正,因而對這個學生就有很好的印象。筆者所在地廈門市教育局已經(jīng)正式?jīng)Q定,今后在作文評定中,寫字好壞也要記入分數(shù),所以字寫得好,成績也會提高。
漢字筆跡學專家金一貴指出:“人的書寫過程是人的潛意識通過手指向紙面上的投射而形成個性、氣質(zhì)、生理、心理狀態(tài)的圖像。”“練字可以修心養(yǎng)性,而有針對性地改變筆跡特征進行大量的練字,必然要大量反射到大腦,令大腦接收,反射多了,潛意識就得以矯正,其行為也得以矯正?!边@說明心手相通,美的心靈會使人寫出美的字,反過來,多練字,寫出美的字也會促進形成美的心靈,塑造美的人。把這樣的道理滲透到寫字教學中,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對美的向往和寫好字的追求。
養(yǎng)成認真、規(guī)范、求美的習慣
要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當然要先養(yǎng)成認真、規(guī)范、求美的習慣。孩子們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有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書寫,不僅有利于書寫的規(guī)范,也有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兒歌比較通俗易懂,孩子們能輕輕松松地吟唱,認認真真地模仿,日子久了,也就能牢記靠說教也難做到的執(zhí)筆方法、寫字姿勢、書寫規(guī)則等方面的規(guī)矩。比如,坐姿兒歌:頭正、身直、肩平、臂展、足安。握筆姿勢兒歌:一指二指捏著,三指四指托著,小小指頭跟著。寫字姿勢兒歌:老大老二對對齊,兩指中間留空隙。指離筆尖一寸遠,一拳一尺記心間。對坐姿和握筆姿勢非常認真、規(guī)范、求美的孩子們,教師要給予表揚鼓勵,用身邊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學生。同時,給孩子們提出“先練姿勢后寫字,練好姿勢再寫字,姿勢不對不寫字”的要求,讓孩子們懂得要想字美,姿勢也要美。只要孩子動筆寫字,教師就隨時隨機地督促、檢查、指導孩子們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抓好起步,讓孩子們養(yǎng)成認真、規(guī)范、求美的習慣。
提高認識,欣賞漢字的美
隨著學生對識字量的增加和寫字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正如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振有所說的:“方塊漢字是中國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是我們先民聰明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文化的根。漢字不僅是我們社會交往和文化傳承的最重要的載體,而且對中華民族統(tǒng)一做出了巨大貢獻?!?/p>
書法家沈尹默曾說:“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曠神怡?!?/p>
每個教師不僅自身應當有以漢字為自豪的愛國情懷,更重要的是能通過寫字教學將這種認識和情感傳承給下一代,教會孩子們欣賞漢字的美。在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穿插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比如,教“日”“月”等字時,筆者向孩子們展示這個字的甲骨文體、篆書體、隸書體、楷書體、行書體、草書體,讓孩子們知道漢字幾千年來的產(chǎn)生、演化、傳承和發(fā)展,認識到全世界只有漢字是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方塊字。漢字的美感,很多還體現(xiàn)在其結體(間架結構)的科學合理。就如書法中有一些結體的要領,如“勻稱原理”“大小原理”“讓就原理”“協(xié)穩(wěn)原理”等,教師們不能采取成人化的教學方式,而應當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邊識字、邊寫字、邊指導、邊提高的方法,將這些原理結合一個個具體的生字教學,一點一滴去介紹。比如,教學“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的間架結構特點,左邊的多,如果橫畫寫得平而靠上,豎畫仍在中間,那么重心就不穩(wěn),所以橫畫寫得向上斜,豎畫往右移,經(jīng)這么一“協(xié)穩(wěn)”,這個字在孩子的心中就變得動感。學生只有學會欣賞漢字了,才會有要寫好字的動力。
觀察比較,提高審美能力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觀察和比較是孩子們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關鍵。大家知道,美與丑是在對比中顯示出來的。沒有比較和細致的觀察,就不可能分辨出美與丑的差別。筆者常采取四種比較方法,一是將孩子們寫的字和書上的規(guī)范字進行比較;二是將不同孩子寫出的字進行比較;三是孩子們將自己前后寫的字進行比較;四是孩子寫的字和老師示范的字進行比較。而比較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相結合,讓孩子們自己進行認真觀察和比較,找出差異,講出好壞的細節(jié),指出美丑的原因,領會寫出好字的要領。孩子們之間也可互相幫助、合作學習,教師適時地給予點撥和示范。如教學“皮”,在觀察“皮”后,讓孩子臨摹,孩子寫出來的“皮”字,五花八門。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寫得太短,有的把“又”寫的太窄,有的又寫得太寬……把他們所寫的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并和老師的范字比較,逐一幫助大家找到“病因”,指出“良方”,之后寫的字就大不一樣。比較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這個生字的印象,也深化了對這個字的認識,從而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雖然學生對漢字美的體驗首先表現(xiàn)在對其形態(tài)上,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師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對線條美、章法美的感悟。教師還可以讓孩子們模仿一些優(yōu)秀的硬筆書法作品,選擇自己學過的詩歌、課文來設計寫出小作品,并加上落款,寫上自己的名字,蓋上一方小印章,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更增加了學生們的審美情趣。
漢字是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文字。寫字實際上就是以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運筆的疾緩來抒發(fā)情感和描寫意境的。今天在教學寫字時,不能只停留在書寫工整,而是應當讓孩子們在寫字過程中愉悅獲取美感體驗,從而愛上寫字,寫好每一個字。培養(yǎng)孩子的美感體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時不斷地熏陶和積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檳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