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被認為是21世紀(jì)的行為形象。微笑時嘴角微抿,首先感動的是誰?首先感動的竟然是自己——比利時一家研究機構(gòu)認為,當(dāng)人類微笑時,首先是放松所有的臉部肌肉,然后是微微上揚口輪匝肌的嘴角部分,這時候,臉部神經(jīng)提示給微笑者本人的信息是:你微笑了,你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你的有效形象獲得了回報,你正在被關(guān)注。
所以,當(dāng)不茍言笑的M·杰克遜在舞臺上微微上揚口輪匝肌時,他的確感覺到“這是一個金碧輝煌的晚上,上帝正在注視著我。我微笑了,臺下掌聲雷動”,而特蕾莎修女的微笑則相反,她“感知到自己的微笑正成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并且毫無保留地代替了自己的不善言辭”。有人認為,特蕾莎的微笑甚至是她夢的延續(xù)——夢中有曼陀羅,現(xiàn)實中就有曼陀羅的香味,夢中有晚霞般的圣境,現(xiàn)實中就有恒河般圣境的主張;甚至有人認為,正是這不卑不亢的嘴角微微上揚,征服了1979年瑞典的那些無趣評委們(特蕾莎于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夢中有長廊,現(xiàn)實中就有曲徑通幽的人格;夢中有郵差般的鈴聲,現(xiàn)實中就有懷揣千里飛雁的耐心;夢中有潔凈的沐浴,現(xiàn)實中就有視死如歸、兩袖清風(fēng)的剛正。有一個故事說,女子執(zhí)意要嫁給一位殺敵英雄,父親恐其殺戮過重,女子對疑慮重重的父親說,我看見了他睡著后的微笑,于是父親釋然。
21世紀(jì),我們先是學(xué)會了開車,然后學(xué)會了show自己,再然后學(xué)會了尊敬網(wǎng)絡(luò),而嘴角主義者則以為,凡事凡物可緩,惟有一項運動迫在眉睫,那就是:你必須微笑。微笑時,你的肌肉呈松弛并上揚的走向,你的身體生成一種叫肽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鍵相連的化合物”,“它”指引你走向解決萬事萬物的彼岸。
嘴角如何成為夢的延續(xù)?很簡單,一是告訴自己,世界因你的奇妙而奇妙——也就是說,你不奇妙,你的周圍也不會奇妙;二是奇妙的世界需要發(fā)現(xiàn),而非漠視——也就是說,世界每日每新,你對奇妙的感知也需要每日每新。
譬如,你十九歲上大學(xué)時,有人微笑著來送你,不著一言;再譬如,你二十九歲結(jié)婚時,有人微笑著來參加你的婚禮,也是不著一言;再譬如,你三十九歲升遷時,有人微笑著向你祝賀,更是不著一言——你把這些不著一言頻頻微笑的人召集起來,問一問他們:究竟微笑除了微笑本身,還具有什么樣的意義?肯定,他們的回答同樣是微笑。所以,你只能把這些不著一言頻頻微笑的人統(tǒng)統(tǒng)稱作為上帝派來的人,所以,你只能把這些不著一言的頻頻微笑統(tǒng)統(tǒng)稱作為夢的一部分: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睡著了就微笑,睡醒了就面帶笑容。
懷大愛心,做小事情——親眼看著自己的夢通過嘴角得以延續(xù),親眼看著夢的延續(xù)正在自己身上變?yōu)橐环N心情——你方明白:微笑,不失為一種勵志。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