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小孩和爸爸去爬山。在山頂上,他們看到了塔頂?shù)谋芾揍?,孩子問避雷針與保險絲的不同。爸爸告訴孩子,保險絲保護電路之后自己就融化了,是用自己的弱點去保護別人,而避雷針是用自己導(dǎo)電的長處去保護別人,在保護別人的同時不會損害和毀滅自己。然后爸爸問孩子,如果看到有人掉到水里,你該如何做到既能救助別人又不傷害自己呢?
這是《爸爸與小孩》一書中的一篇短文,區(qū)區(qū)幾百字便從科學(xué)到人文再到社會公德與個人幸福進行了透徹地分析,而且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起自己曾因看到小孩救小孩,導(dǎo)致雙雙死亡的新聞,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在保全自我與擁有公德之間的矛盾,這篇短文讓我覺得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書里還有個例子:夏日午后,舅舅來了。小孩很喜歡舅舅,不讓舅舅離開。爸爸陪著孩子送舅舅到路口,三人都汗流浹背。孩子為舅舅的離開和酷熱難過,就問爸爸:夏天為什么這么熱?爸爸就給孩子講春夏秋冬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冷熱溫涼的不同,并告訴孩子:“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不太遠(yuǎn),也不太近,正適合地球上的生物生存。互相喜歡的人之間,也是這樣。我們喜歡某個人,也要和他有足夠的距離,這樣他才會覺得自由,心里才會輕松?!眱煞昼姷拈喿x,讓我體會到書中的爸爸在最適合的情景中,教會了孩子健康情感邏輯的知識,把天文知識與人生情感哲學(xué)以水乳交融的方式因勢利導(dǎo)地教給了孩子。
《爸爸與小孩》一書里,呈現(xiàn)了很多父子間溫馨而有趣的對話。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彩虹是怎么形成的?”“鐘表是怎樣動的?”“風(fēng)箏為什么能飛起來?”“冬天為什么冷?”……爸爸的解答中,既簡潔明晰地解釋了事物運行的物理原理,滿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又蘊含了人生哲理和對世界的溫暖體悟,讓孩子懂得了愛、善、美的可貴,以及獨立、寬容、尊重、感恩等價值。
我回憶自己作為母親,朝夕陪伴孩子,孩子并未向我提出本書中孩子向爸爸提出的多數(shù)問題,即使孩子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似乎也無法像書中的爸爸那樣回答。這本書讓我深深意識到男女性別、知識結(jié)構(gòu)在孩子教育上互補而不能互替的事實。以前以為爸爸參與孩子的教育和日常陪伴,只是減輕母親的養(yǎng)育負(fù)擔(dān),讓孩子體會父愛情深。當(dāng)我仔細(xì)閱讀這本書后發(fā)現(xiàn),父性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簡直和其締造一個生命擔(dān)負(fù)的生理功能一樣不可替代。
一個多小時,我輕松讀完了《爸爸與小孩》,意猶未盡。這本書總共呈現(xiàn)了四十八個生活情景,都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精神智力的發(fā)育緊密相關(guān)。與母親關(guān)注孩子衣食冷暖、情感情緒等方面不同,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擁有另外一種天然優(yōu)勢。孩子沐浴在父愛中沐浴,能更愉快更高效地掌握常識。這樣打下的人生基礎(chǔ),對孩子是幸運的,對父親也是值得自豪的。
也許,一勺父愛加一勺母愛,勝過三勺單純的母愛。
編輯 鐘健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