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張小椿
【摘要】連鎖調是傳統(tǒng)兒歌形式之一,運用頂真、押韻等手法,注重音韻節(jié)奏,想象大膽奇趣,是了解兒童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學界對此卻幾乎無人問津。鑒于此,本文試著從它的分類上作簡單描述,以求教于方家。
【關鍵詞】連鎖調;分類;想象;音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連鎖調又稱連珠體、連環(huán)體、趁韻歌,是傳統(tǒng)兒歌形式的一種。它一般由各色事物串聯而成,通過頂真、押韻等手法,在這些事物之間建立起有趣的聯系,它的主題在于表現一種“無意味之意味”。連鎖調涉及面廣,內容奇趣好玩。如果你再仔細一些,會發(fā)現這些連鎖調里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亂句的組合”。我們以《三國劉備打草鞋》為例:
三國劉備打草鞋
來來來,三國劉備打草鞋,草鞋打給蘇妲己。蘇妲己的臉又紅,一打打到趙子龍。趙子龍的本領高,一打打到高老幺。高老幺的鐮刀快,一殺殺到豬八戒。豬八戒的嘴嘴長,揪起兩個耳朵曬太陽。
第一句,“三國劉備打草鞋,草鞋打給蘇妲己”,劉備為三國時期人物,蘇妲己為商紂王的寵妃。劉備與蘇妲己相隔至少也有1100多年,劉備怎么可能把草鞋打給一千多年前的蘇妲己呢?簡直是現代版的超級穿越。把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事和人放在一起,如關公戰(zhàn)秦瓊,讀來令人啼笑皆非,滑稽有趣。趣味看似簡單,但在深層心理學層面上仔細推敲,就會發(fā)現意味深長。它的意味深長是因為它是立根于深層的無意識內容之中的。兒童的趣味來源于深層的精神世界。[1]歌中的第二句話“蘇妲己的臉又紅,一打打到趙子龍”,內容又來了個大跳轉,一下子又回到了三國時期,還把草鞋打給了英明神武的趙子龍。誠如泰戈爾所言:“兒歌的王國,不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王國,所有的事兒都能輕易發(fā)生,也可能不容易發(fā)生,用不著為它憂心忡忡,或者焦急萬分?!盵2]在兒歌的世界里,真是無所不能,無奇不有了。
總之,像這類的連鎖調,一般由每個層次的上句起韻,并由此韻引出下句。下句和上句在內容上沒有邏輯聯系,純粹的亂句組合,只是靠押韻把內容上無關聯的兩個句子粘在一起,內容和情感上有著極大的跳躍。
第二類,“有趣的小故事”。有一些連鎖調,內容上則富有情節(jié)性,上下前后的內容不是隨意亂組合,相反,整體的內容是圍繞著一個小主題展開,唱完一首連鎖調,就好比講了一個小故事,情節(jié)上更富吸引力,以《生了白胡子》為例:
生了白胡子
一個小小子,年紀剛十五。不種莊稼不讀書,就出門去學打鼓。打鼓怕使力,便去學做犁。做犁眼兒多,就去學補鍋。補鍋難得鏟,就去學補碗。補碗難鉆洞,就去學“關公”?!瓣P公”難打仗,就去學放羊。放羊怕爬山,又去學種田。種田怕日曬,去學做買賣。買賣做不來,去學當秀才。秀才難教書,又去學宰豬。宰豬宰不死,??!生了白胡子。
整首連鎖調就是圍繞這個小小子學藝的故事展開敘述。打鼓、做犁、補鍋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事,但是經過作者的選編,竟然能成為一首小巧玲瓏的兒歌。可見,想象力之豐富,大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朱光潛先生曾說:“兒童在游戲時意造空中樓閣,大概都現出這幾個特點。他們想象力還沒有受經驗和理智束縛死,還能去來無礙。只要有一點兒實事實物體觸動他們的思路,他們立刻就生出一種意境,在彈指中就把這種意境渲染得五光十色。念頭一動,隨便什么事物都變成他們的玩具,你給他們一個世界,他們立刻就可以造許多變化離奇的世界來交還給你?!盵3]
第三類,“相生相克的鏈條”。以《這個小孩也怪好》為例:
這個小孩也怪好
這個小孩也怪好, 就叫淤泥陷住了;這淤泥,也怪好,就叫太陽曬干了;這太陽,也怪好,就叫云彩遮住了;這云彩,也怪好,就叫大風刮散了;這大風,也怪好,就叫墻頭擋住了;這墻頭,也怪好,就叫老鼠掏倒了;這老鼠,也怪好,就叫黃貓捉住了;這黃貓,也怪好,就叫麻繩拴住了;這麻繩,也怪好,就叫大火燒斷了;這大火,也怪好,就叫河水潑滅了;這河水,也怪好,就叫老牛喝干了;老牛呢?撅著尾巴上天了。
這首連鎖調只押了一個韻角“了”,人們管它叫“一字韻”,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淤泥陷住小孩,太陽曬干淤泥,云彩遮住太陽,大風吹散云彩,墻頭擋住大風……吟唱整首連鎖調就是齊刷刷擺了一長串的多米諾骨牌。一物降一物,相生相克,首尾相銜,直至結束。最妙的是還是最后那一句,“這河水,也怪好,就叫老牛喝干了;老牛呢?撅著尾巴上天了?!崩吓D馨押铀己裙饬耍老胫鴳撌且活^碩大無比的老牛。而最末的一問:老牛呢?撅著尾巴上天了。從形式上講,如果說前文的整齊劃一還有些呆板的話,那么這一句,一轉身便把整首連鎖調帶入了另外一層天地,老牛撅著尾巴上天了,這也只有孩子們才有此等想象力,給本兒歌畫上圓滿的句號的同時,更讓人感受到一種發(fā)乎內心的快意靈動,有如神來之筆。
整體看來,上述的幾種連鎖調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但是無論哪一種,它們在形式內容上都沒有超出兒童理解的限度:形式上句子短、合韻上口、響亮反復、易唱易記,一聽便了然于心??勺掷镄虚g卻無不深深地包含著豐富的想象力。英國大作家伯特蘭·羅素曾說:“泯滅兒童的幻想就等于把現存的一切變成束縛,使兒童成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不能創(chuàng)造天堂?!盵4]無疑,兒歌是兒童飛向天堂的翅膀,它放飛兒童心智,潤澤兒童心靈。
[1]劉曉東.兒童精神哲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泰戈爾著,白開元編著.泰戈爾談文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3]朱光潛.談美[M].北京:中華書局,2010.
[4]伯特蘭·羅素著,歐陽夢云等譯.論教育尤其是兒童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