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利
初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一、引起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值得我們去實踐和研究的課題。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要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由于學生親自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就學得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知識記得牢固。
二、指導學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離不開自身的體驗積累,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法研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讓教師應有意識地貫穿學法指導。教師告訴學生“是什么”,學生照單全收,但不知其“為什么”,告訴學生“為什么”,學生可以有所領悟,但最重要的從“是什么”到“為什么”的思維過程卻給忽略了。堅持讓學生自主學習,哪怕學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還不夠全面、深刻,但對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導學提綱”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敢于和老師、同學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讓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如何去學。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大膽嘗試,比如讓學生擔任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擔任小老師,把一部分閱讀理解題讓他們來解釋。讓他們從自己的做題角度和思路出發(fā),來解釋選題的理由。有些同學做得非常好,不僅說出他們的理由,還說出他們的困惑和做錯的原因,聽者收益非淺,老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抓好重點,調整教學的方向,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強化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確保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
1.討論和交流時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中,不因自己的好惡,影響課堂學習的氛圍。
2.教師要選擇有討論和交流價值的題目。杜絕沒有討論和交流價值簡單問題反復出現(xiàn),避免浪費課堂時間,在討論中已經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在交流中出現(xiàn),用于交流的題目一定要具有再思考性或者是對教材重難點的復習鞏固的問題。
3.討論和交流時,鼓勵學生多用“我認為”“我想”“我覺得”等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指出別人的不足時,要用商討的口吻,以便形成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4.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學生對學生的交流,要多肯定,多鼓勵、多探究。
總之,教學過程中要集中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在學校和教學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