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迎梅
初中物理教學技術應用傳統(tǒng)的物理概念教學主要存在平鋪直敘、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枯燥等缺點。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評價,以實現(xiàn)教學最優(yōu)化。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使概念教學由抽象變具體,由微觀變宏觀,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從而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
一、通過計算機課件模擬物理情景引入
“電流”概念比較抽象,可以利用計算機模擬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讓本看不見的電流變成動態(tài)的畫面,加深學生對電流的感觀認識,從而為建立電流概念打下基礎。如引入“彈性勢能”時,小球碰撞彈簧片的形變不易觀察,可用“動畫”將其展示出來,學生仔細觀察碰撞過程。
二、通過新穎的實驗引入
新穎的實驗往往更能吸引學生注意,恰當?shù)貙⒔滩闹械膶嶒灱右园l(fā)展、變化,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氣壓強”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實驗,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排走罐中空氣,然后用橡皮泥將罐口封閉,讓易拉罐冷卻,學生可以觀察到拉罐被壓癟,并發(fā)出劇烈響聲。該實驗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效果,都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從而引入“大氣壓強”。
三、由學生活動引入
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是與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是主體性教育的體現(xiàn),更是學生自我和諧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以學生活動引入概念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將兩本書的紙張相互交錯夾在一起,學生會發(fā)現(xiàn)要使兩本書分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從而引入“摩擦力”。
四、由問題討論引入
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參與討論,最終引入物理概念,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思考。如“鐵比棉花重”這句話是否有道理??赡苡袑W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認為沒有道理,但又說不清理由,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引入“密度”的概念。
五、通過加強學生感官認識引入
物理實驗除了讓學生“看”外,還要讓學生“聽”“聞”等加強感官認識。如引入“響度,音調(diào)落色”可以放錄音。引入“擴散”概念,可以讓學生聞香水。
六、通過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引入
引入“慣性”概念時,可以播放錄像,讓學生觀察剎車、加速、轉彎時乘客的表現(xiàn),從而引入慣性,貼近生活,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七、通過類比法引入概念
如“電壓”是學生不易理解的一個概念,而水流與水壓學生卻很熟悉,通過類比,引入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從而引入“電壓”概念,這種處理形象、生動、學生易理解。
總之,物理概念的引入過程,一方面能引起聽課學生的注意,明確概念學習的目的,概念用來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習動機。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種多樣,要根據(jù)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情況,采用最恰當?shù)囊敕绞剑拍苋〉昧己玫慕虒W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