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霞?羅勁
一種愛,叫無私,有一種愛,叫關懷,有一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有一種愛,歌詠著崇高的品質。
———題記
不求“富貴”但求“恬淡”
李國文說,清茶是每個人生命旅程中可以一陪到底的朋友,茶之美在于那份心安理得的沖淡。淡,是茶的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單純質樸是靈魂的化身,平和睿智的微笑是生動的語言,懂得坦然接受生活的平凡,淡然處置生命的平淡,平和而又靜謐,穩(wěn)定而安詳。懂得心態(tài)決定人生,懂得控制情緒,寵辱不驚,泰然處之,用心生活,靜心思考,思想將會深遠,心胸將會開闊。帶著理想上路,將自己置身于開闊的天地,用堅定不移的信念經營自己,生活將是一種新天地。教育首先是一門藝術,一位老師好與不好,不在于他能不能管住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教育的因素。教育的方式和策略。泰戈爾說過:“是水的輕歌曼舞使鵝卵石趨于完美”真 水無香,教育無痕,要達到有意而為,無意而成,讓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恬淡,首要以身作責,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教師,語言有溫度,字詞有冷暖。教師的教學評價語言應該是真誠的、恰如其分的,平等的、充滿關愛的,贊賞的、充滿期待的,應該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親近感。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是人學!” 讓學生學會生活,作為教師首先就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樣你才能在教育的小田地里舉重若輕。
不能“半壺”力求“活水”
教師,最基本的角色是學習者,如果一個教師長期處于“非學習狀態(tài)”,那么,我相信他的生活會越來越單調,心靈會越來越干枯,心態(tài)會越來越疲勞,面孔最終會變成越來越令人生厭的教育臉,生活會越來越機器化,課堂會越來越沉悶,最后捉襟見肘,釜底抽薪。
做一個懂得合作的人
我們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是因為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明白“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耙虼?,的尊重每一個學生,不能以教育管理者額自居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懲罰學生,而是引導他改正錯誤,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所以,懂得愛護和寬容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并且,要采取巧妙的溝通方式。和同事要和睦相處,現在,都在強調團隊意識,單槍匹馬終究不會取得好的結果,所以,幫助別人的人,也是在幫助自己;使別人幸福的人,也是使自己幸福,尊重身邊的每個。與家長相處,一定要讓家長知道你是為了他的孩子,并且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家長改進教育觀念和方法,相信家長一定會感激你的,同時,更應該與家人和睦相處,劉良華說:“一個只愛學生的老師是虛偽。”不愛小家,怎談大家?
不當“警察”當“醫(yī)生”
警察是什么,專門抓小偷的,專門辦案的人!許多班主任都希望自己對班級的事情了如指掌,并且在學生中培養(yǎng)“間諜”,搞得一個班的學生提心吊膽,互相猜忌,互相防范,整個教室里彌漫著恐怖的氣息,并且一旦發(fā)現是誰說的,同學們都對敬而遠之,孤立他。這樣長此以往,能建立起一個團結和諧的班級體嗎?甚至,有的老師為了了解學生的思想,私拆學生的信件,偷看學生的日記,翻學生的短信,查學生的電話,儼然一個“警察”辦案的樣子,這樣卻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并且影響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其實老師這樣做也是為了管理好學生,想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但要了解學生前提是尊重。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警察,而是醫(yī)生,去走進孩子的心靈,將誤入歧途的學生,引入正道;為迷茫困惑的孩子,指點迷津。
那么怎樣孩子才能傾吐自己的心聲呢?只有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學生只有在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時候,才會訴說心靈的秘密。與其千方百計去調查出來,不如創(chuàng)設和諧溫暖的氛圍,讓學生自己講出來,效果將是天壤之別。試想,病人會對醫(yī)治自己的醫(yī)生隱瞞病情嗎?
不當“西醫(yī)”當“中醫(yī)”
西醫(yī)主要是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在問題簡單的時候,單一條件的時候,效果非常明顯,但問題一旦復雜化,那么解決的效果就不盡人意了。而中醫(yī)卻不一樣,主要有兩個特點:
第一,不僅治標,更治本。 從不舒服的地方找病根,找主要矛盾,如脾虛呀,腎虧等;
第二,扶正祛邪,即主張扶植機體自身產生一種力量,戰(zhàn)勝疾病。療程較長,但效果持久。這兩個特點在解決疑難雜癥有特別的意義。而教育問題往往就是復雜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當中醫(yī),而別當西醫(yī)。
比如:有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拔麽t(yī)”型老師就會盲目的說教,或是罰抄寫十遍等方法。如果,性格比較溫和的學生不會反抗,而性格教倔強的學生要么冷戰(zhàn),堅決不抄;要么公然與老師作對,這樣不但沒有藥效。反而起了反作用。而“中醫(yī)”型的老師就不會草率行事,即使是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小事,也會先找癥結的所在:究竟是因為學生本身懶惰,還是沒有聽懂,還是昨天的各科作業(yè)較多,還是學生家里出了什么特殊的事情,還或者是其他原因。然后根據具體的癥結用具體的解決辦法。如果確實是因為懶惰的原因,“中醫(yī)”型的老師也不會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細致的循循善誘的教育,抓緊解決,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并且,讓學生只是認識到錯誤是不夠的,還得給予他心靈上的震撼,才能達到不僅治標,更治本的效果。另外還得有不可能一勞永逸的準備,要有反復抓抓反復的思想準備,這樣才能“藥到病除”的效果。
泰戈爾說過:“是水的輕歌曼舞使鵝卵石趨于完美” ,這位聰明的老師在處理學生錯誤的時候很注意給學生臺階下,為學生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保護了學生最柔弱的角落——自尊,讓學生在內疚和感激交織的網中接受了一次教育,起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成功的扮演了一個“律師”的角色。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確,講臺雖小,卻精彩紛呈。如何在瞬息變化的教育情景中能應付自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教師轉換不同的角色。
教育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 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所以一切角色都得以“尊重”為紐帶,這樣,你才能在教育的大舞臺上舉重若輕,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