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
前不久,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據《中國教育報》報道)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幾乎成為一種高雅而又邊緣化的藝術。書法藝術的衰落,與其說是鍵盤時代帶來的書寫困境,不如說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必然結果。近些年來,大部分學生提筆忘字或者寫出的字無法辨認就是書法藝術衰落到極點的表現(xiàn)。教育部在此關頭將書法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可以說是為了應對書法藝術面臨的困境,是值得肯定的。
對廣大中小學生來說,學習書法,并不是讓他們成為書法家,或研究書法藝術,最主要的是,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要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寫字規(guī)范,也就是說,讓他們寫出來的字可以識別,對一部分真正喜歡書法的學生來說,這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但需要重視的是,如何讓這門課真正開起來,讓學習這門課的學生學到點知識。因為,支撐這門課程的核心因素——書法教師是當前學校最為稀缺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