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羿 何力群
【摘 要】學校擔負著為黨組織輸送高質量學生黨員的責任,要保證90后大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就需要將其視作一項日常性的工作來對待。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90后大學生黨員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指出了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90后;黨員教育;長效機制
學校擔負著為黨組織輸送高質量學生黨員的責任,為壯大和發(fā)展黨員隊伍貢獻力量。由此可見,高校必須重視學生黨員教育,將其視作一項日常性的工作來對待。目前,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因此,高校應將當前的形勢作為一個良好的契機,努力探索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強化大學生黨員的素質教育,努力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需要的先鋒戰(zhàn)士。
一、90后大學生黨員存在問題
1.思想開放,入黨動機不純
每個人在入黨之初都有其個人的內在目的和原因,這就是所謂的入黨動機。由于當下我國社會正處于重要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發(fā)生著巨大變革,90后大學生大多受其干擾,在入黨動機上表現(xiàn)出多元化。其中就存在著不少不良、不正的入黨動機,如榮譽型、報恩型、沖動型和從眾型等等。主要原因有:大學生缺乏自我的獨斷意識,盲目跟隨大眾潮流,自己根本不清楚為什么要入黨;還有一些學生將入黨視作是進入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墊腳石;另一部分學生則迫于家長、老師的要求,在不自愿的前提下,將其視作任務來完成。
2.黨員意識淡薄,先鋒模范作用弱化
部分90后大學生在入黨之后就忽視了自己黨員的身份,沒有充分發(fā)揮模范作用。一些學生黨員入黨后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嚴于律己,以一名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甚至出現(xiàn)退步的現(xiàn)象。他們更為注重個性的發(fā)展,當目的實現(xiàn)后就自我放縱和松懈,沒有足夠的責任意識和風險精神。
3.理論知識水平較低,缺乏政治敏感度
90后的一代雖然成長在信息極度泛濫的時代,他們樂于了解新鮮事物,接觸未知的世界。但是在選擇信息的時候卻忽視了有關政治方面的新聞?;ヂ?lián)網上充斥著良莠不齊的信息,大學生入世未深,缺乏社會經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導致在分析問題時過于片面、極端。尤其是對于枯燥乏味的黨性知識,他們極易排斥,敷衍了事,進而導致90后大學生黨員理論水平不高,政治敏感性低的現(xiàn)象。
二、90后大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
1.完善日常管理機制
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的建立,并不是一兩次集中教育就能夠實現(xiàn)的,必須將其打造成一項日常工作。這就要求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嚴格把關教育、監(jiān)督、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并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把將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和促進大學生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一方面,明確和落實大學生黨員的標準,制定可行性較強的行為指標和準則。根據黨員的標準,制定黨員生活規(guī)范和日常管理制度上的先進性。對于優(yōu)秀的入黨積極分子,要秉持早發(fā)現(xiàn)、早培養(yǎng)的原則,發(fā)展優(yōu)秀黨員。
2.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首先,要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黨員教育不僅僅在課堂上呈現(xiàn),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只能引起更多的抵觸情緒。因此,黨員教育應走出課堂,舉行“永遠跟黨走”、“我伴改革開放成長”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入歌唱、表演等形式舉辦“為黨唱支歌”等文藝性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和社會公德心,舉辦“學生黨員服務周”、“學生黨員奉獻日”等活動,提高學生黨員的道德素養(yǎng)。其次,要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形式多樣化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最終的學習效果。開展答辯和測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形式的活動在入黨積極分析和黨員教育上都有重大意義。
3.建立嚴格考核評價機制
保持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的關鍵就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有機結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通過考核來反映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建立學生黨支部的考核機制。學生黨支部作為學生黨員的幾種基地,其考核主要分為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幾方面。通過嚴格的考核來保證學生黨員的凝聚力、團結力和戰(zhàn)斗力。其次,構建學生黨支部書記的考核機制。支部書記黨員團隊中重要的領導人和組織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黨員培養(yǎng)的質量。黨支部書記的考評機制主要分為德、能、勤、績等方面,保證其有較高的責任感。再次,構建大學生黨員跟蹤評價機制。通過對日常生活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要靠實踐來檢驗考核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在黨員發(fā)展的新形勢下,90后大學生黨員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必須建立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通過完善日常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嚴格考核評價機制等措施,提高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最終成效。
參考文獻:
[1]孫書光,劉亞軍.保持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的理性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7(12).
[2]冀晉安.從“點”與“線”的關系論大學生黨員教育機制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9).
[3]王潤玲,鄭圣德. 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建設[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