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婷
現(xiàn)代教育論認為:“教育真正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潛力,發(fā)展人的個性?!毙抡n程評價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即建立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在實施新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一、確立以生為本的評價思想
多元智力論認為:智力不是一種,而是一組。在智力中,各人的優(yōu)勢與特點不同。人沒有智力高下與好壞之分,只有智力的特點不同。每個人具有不同的智力特點與智力傾向。
我們在評價學生時,要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提高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在評價學生時,不搞一刀切,不排隊不排名次,不分優(yōu)劣等級。以學生為本,只要每一個學生在某一個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這名學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在某個學段落后,經(jīng)過努力后又趕上;允許學生某個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許個別“超?!睂W生脫穎而出,跳級學習。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fā)展和變化過程。注意差異性評價,不同學生標準可以不同,重在激發(fā)興趣,使學生建立自信,勤于進取。
二、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
每個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學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顏元先生說:“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ㄙM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以此激勵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笆畟€手指有長短”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個人的學習活動水平層次也就不同。我們在進行課堂教育時,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現(xiàn)實”和認知水平來教學和評價,對學生應當給予不同的鼓勵:一要贊譽鞭策優(yōu)秀生;二要肯定、激勵中等生;三要寬容激勵后進生。寬容是一種信任和激勵,信任、激勵會化作一種力量,激勵人自省、自律、自強。在教學中,教師應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盡量揣摩學生的認識過程,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基礎,評價時要體諒學生的學習困難,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切忌輕率地給學習落后的學生下結論,簡單地評價他的智力有問題。另外,教師在評價時尤其應該贊賞學生學習時所付出的努力,學生在遇挫時便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未盡全力,下次一定要更努力,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心和不斷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質。
三、發(fā)揮發(fā)展性課堂評價的作用
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孩子,始終堅持將激勵性評價貫穿于課堂教學,是我校研究的專題,通過近兩年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應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甚至是不可理解的與眾不同的思路,給學生一個充分表達的鍛煉機會,若錯了,再慢慢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接受正確的觀點,這正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化腐朽為神奇”的最佳契機。恰當?shù)剡\用教學中的課堂評價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我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切的激勵性
在強烈的評價意識和明確的評價目的的基礎上,一般來說,評價以激勵為主,這種激勵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種是對優(yōu)秀的反饋信息的激勵,一種是“后進生”的激勵,后進生有一個很突出的心理障礙是缺乏自信。而在這時,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把愛的陽光灑向那些易被遺忘的角落,使他們在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并逐漸由后進生轉向優(yōu)等生。如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發(fā)言了,反饋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兒合理的內容,也應給予充分肯定。
(二)誠摯的情感性
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誠意切,對學生高度負責。評價恰當,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獲得感情上的滿足,所以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觀察學生、分析學生,實事求是地肯定他的優(yōu)點。教師要善于“從雞蛋里挑出骨頭來”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產(chǎn)生莫大興趣和動力。氣可鼓而不可泄。教師決不可主觀片面地隨意否定學生,當然,也不能把溢美之詞當作廉價施舍,那樣的話,效果也將適得其反。
(三)精當?shù)闹笇?/p>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時給予精辟恰當?shù)摹芭袥Q”,從而使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正確估計,并進而明確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教師的課堂評價一定要防止過于籠統(tǒng)模糊的傾向,有位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完了只是說了一句:“讀得不錯,請再讀下一段?”如能換成“讀得響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好語氣就更好了?!边@種評價,一分為二具有辯證性,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不僅使學生準確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知道努力的目標,也會有一種受到關懷后的溫暖。
(四)強烈的啟迪性
一名高素質的教師,他的教學評價應具有強烈的啟迪性,妥善地通過巧妙的教學評價,啟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吸引他們注意力,挖掘他們的心理潛力,如一位學生作文中用水晶來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師給予很高評價:“比喻恰切精當”,問“為什么”,學生回答:“透明嘛,用這個比喻寫出了孩子心靈的純潔無瑕”這固然不錯,但不夠全面,這位老師沒有忙于作出評價,而是又順勢問了一句:“那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而悟出用這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童真的純潔和可貴。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能夠獨立思考的創(chuàng)造者,而課堂教學又是學校教育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可以說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將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的成敗,激勵性評價始終把學生放在“人”的位置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評價和為他人評價的主體作用。我們教師要不斷改變教學觀念,運用發(fā)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提高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責任編輯 劉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