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是一種自動化動作,是一種持久的、自然的心理行為趨向。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就能終生受用。所以,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意識”;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習慣;重視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生;語文;學習習慣
習慣,從字面上看,就是由于長期重復或練習而固定下來的行為方式。通俗講,就是一個人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的行為的自動化。習慣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所謂習慣成自然。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yǎng)成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因此,洛克告誡老師們:“凡是能夠使他們養(yǎng)成習慣的事情,都值得做導師的去當心,去注意,因為它的影響是不小的”。
神經科學家、生物學家現在已經發(fā)現,大腦和神經結構在注意、感知、隨意活動、意識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協同作用。大腦的有關組織不但能使某些特定信息,即熟悉的具有相似性的記憶信息組塊得以自動而快速地恢復,而且對整個系統起到了易化和連鎖的作用。有實驗證明:人對不熟悉和沒有養(yǎng)成習慣的事物進行再認識的反應時間約為2-3秒,最快也不少于1秒,但只要經過幾天的連續(xù)強化訓練,養(yǎng)成初步的習慣,反應的時間就會縮短到1000微秒左右,使反應速度提高100倍左右。由此可見,人對事物愈是熟悉,習慣的程度越高,相似的程度越大,反應速度或解決問題就越快,動作就越準確,行為就越自動化。這也就是鋼琴家、舞蹈家、跳水運動員……為什么要對樂曲、舞蹈動作、跳水中的各種動作進行日復一日的相似練習,以求達到高速反應的直覺能力的原因。
因此,一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是受益終身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強調“要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初中語文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意識”
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應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意識”入手。人的習慣很多:生活習慣,道德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等,但不管是什么習慣,它們之間都存在著聯系,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作用。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蔽覀兛梢园l(fā)現,許多成績落后的學生往往是道德行為習慣也相對落后的學生,他們往往表現得沒有禮貌,不講文明,如:隨意進出教師辦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歡打架罵人,顯得沒規(guī)矩。如果我們對這些現象視而不見,而只是一味的“關注”他們的學習,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轉變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規(guī)管理,從培養(yǎng)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讓其在頭腦中形成“原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個規(guī)矩”的意識,即形成“習慣意識”,使這成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內部動力,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打好基礎,提供前提。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強化訓練。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使學生了解有關行為的社會意義和產生自愿練習的意向,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過程;第二,創(chuàng)設按規(guī)定的方式一貫行為的條件,其中包括集體的監(jiān)督,盡可能地不給重復不良行為的機會;第三,使學生了解行為的結果和練習的進步情況,及時給予強化。
二、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習慣
在語文課堂上,我采取的訓練形式很多:可以是有準備的,也可以是即興的;可以是定時的,也可以是不定時的;可以指定說話者,也可以隨便發(fā)言;可以確定主題,也可以任意漫談。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學初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上設置了“三分鐘展風采”活動,就以“個性化自我介紹”為主題,要求每天一位學生在課前三分鐘預備時間發(fā)表演講,通過語言介紹讓同學們一下子記住你。有的同學講與名字有關的故事,有的同學講述名字的含義及相關的名人的趣事,還有的同學講自己的特長、性格、家庭以及經歷……總之,學生們越講越投入,越講越興奮,越講越融洽了。“三分鐘展風采”活動非常吸引學生,語文課也成為學生樂于上的一門課。
三、重視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毋庸置疑,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重要的閱讀實踐活動,是形成閱讀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許多有識之士形象地說,沒有課外閱讀的語文教學就像是跛子腿走路,跛子腿怎能學好語文?
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要讓學生喜歡讀書,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這既需要我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來培養(yǎng),更要用開展課外閱讀來培植。讓學生自己在讀書實踐中學閱讀,注意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使他們喜歡閱讀,同時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其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我們可以結合校本課程,把校外的讀書和校內讀書結合起來。在校內給學生提供讀書時間,自由閱讀,互相交流;在課外自由讀書,以一定的形式在校內外展示交流。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又通過交流活動促進學生的讀書活動,提高閱讀興趣,培養(yǎng)讀書習慣。
總之,教師切實將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有意識有步驟地毫不懈怠去反復抓,讓它成為一條帶動語文走向高效的大道。
參考文獻:
[1]徐鳳新.淺談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