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丹
著名教育家內爾·諾丁斯認為,關心別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生命性的關系;關心可以建立和諧的關系;關心別人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是一種付出,同時也是另一方的接受。人們擁有這種能力,可以建立關心的人際關系,關心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關心的達成需要一方付出關心,另一方接受關心,如果一方出了問題,關心關系就會遭到破壞。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知識吸收,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要有高超的技與道,才有能力關心學生,才能讓走向關心的教育變?yōu)楝F(xiàn)實。關心也可以是學生關心老師,學生相互關心,能者為師,是一種品質,是一種溫馨。
一、重建關系,在關心中矯治
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傳知識講道理,許多時候,師生關系是一種傷害和被傷害的關系——尤其是學生沉迷于游戲時,這種傷害和被傷害的關系顯得更明顯。重建關系,要實現(xiàn)“關愛與被關愛”,以及“矯治與被矯治”的轉型。“關心”立足于對象的脆弱性,“矯治”是以當事人相互共享脆弱性的關系為前提的。通過調動自己的體力,激活同他人交往的體力和語言,由此產生更大的辛勞和快樂。無論是“關心”還是“矯治”,在成為觀念、理論、思想、技術之前,不過是一種身體技法,這是需要留意的。我們必須認識到,無論教育中的“學會關心”還是“矯治”,在成為教育之術之前,不過是人的行為舉止的一種儀態(tài)。
如:對高中部分學生沉迷游戲矯治,老師可以設身處地地試一試游戲的魅力,體驗自我觀察、自主把握的心理和行為。轉變看法、觀念,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應對問題的方法,并且及時對自己予以正強化和負強化,然后和學生一起探討網絡游戲給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網絡游戲本身的負面作用,以及應該如何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對于部分由于癮癥出現(xiàn)嚴重的抑郁癥、神經失調癥的重度成癮者可以適當采取藥物療法。學校要多采取“認知+行為”的模式,從認知的角度鼓勵團體成員就網絡游戲依賴的問題進行主體交流和討論,了解各自的狀況,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共同尋找產生的原因,進而根據自己的依賴程度確定矯治目標,制訂計劃,實行行為糾正。
學習是在形成觀念、理論、思想和技術之前,在言行舉止和形體語言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文化。當我們重新把“學習”視為一種儀態(tài)的時候,第一個是“關愛”,第二個是“關切”,持續(xù)地進行學習的人,就能夠在同事物的關聯(lián)中、同他人的關聯(lián)中、同自己的關聯(lián)中,不斷地把發(fā)現(xiàn)“關聯(lián)”、構筑“關聯(lián)”作為自己的行為舉止加以體會。
二、技術設計,在引導中關注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強調操作的通用性,應從通用性上突出該課程內容的通俗性,讓學生學得會,學得快,學得歡,否則,學生將不會高中信息技術課給予更多的關注。在高中信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知識和能力與各文化課程的聯(lián)系上尋找實效訓練的機會。在建立操作性考試的基礎上,還應突出它的有趣性,以某一課題任務為導向、以報告形式為載體,以網絡技術應用為依托,全方位地給予學習效果檢驗。
毛主席說:“輿論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就會占領!”人的意識,常常在斗爭中平衡,高中信息技術老師要多給學生“洗腦”,讓學生的精力與思維用到技術教育的正途,與其講道理,不如講故事,與其用壓力來轉正,不如用動力轉內因。
如: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下的教學設計。很多數學概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親身經歷到,計算機提供的微型世界,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獲得正式數學概念之前的數學現(xiàn)象的經驗。如在“二面角”的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人造衛(wèi)星的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打開的門與門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等等。然后提出問題:二面角是怎樣定義的呢?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引發(fā)了他們的認知沖突。
再如: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語文課程是屬于學科內容不具有嚴謹結構的課程,需要營造接近真實情境的學習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能模仿真實的實際情境,調動學生參與交互式學習的積極性。語文學科中很多課文都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荷塘月色》中描寫荷塘周圍優(yōu)美的景色和亭亭玉立的荷花的場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風雪場景;《長亭送別》中的送別場景等。將信息技術媒體創(chuàng)設的場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更易于學生把握教學內容的。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整合下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設計時要全面論證信息技術在支持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層次教學目標中的作用。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建構、理解探究中。要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對運用信息技術的每一個細節(jié)認真思考,不要讓技術束縛師生的思想而淡化師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要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黑板、粉筆、教科書等資源與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節(jié)約時間。加深學生對學習過程、學習本質的理解。不能為用信息技術而丟失學科特色,而要全方位地關注學生、教師、資源的發(fā)展。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深入鉆研教材,挖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設計,真正達到整合的目的。
總之,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是目前的一個熱點。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高中教師要站在理論的高度,樹立關心教育的理念,領會關心教育的主旨,通過科學的整合,幫助學生在活動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從而使其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使教學更好地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玩游戲的精力用到正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