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麗
摘 要: 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朗讀的訓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朗讀,既能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許多弊端,學生讀書的時間少,對語言感到生疏,不能很好地掌握書面語言,不能靈活地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應重視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
關鍵詞: 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 思維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意識到朗讀對于學生的重要作用。小學語文大綱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币虼?,教師應該及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應試教育的牢籠中跳出來,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把加強朗讀訓練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在閱讀教學中貫穿朗讀訓練,在各個環(huán)節(jié)落實朗讀的目標,提高學生對書面語言的感知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皶x百遍,其義自見”,注重朗讀,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積極作用。下面從現(xiàn)代課堂朗讀訓練的不足與優(yōu)化朗讀的方法兩方面展開討論。
一、朗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朗讀的形式“喧賓奪主”。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有的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直接拿起課本就開始示范朗讀,不給學生機會,讀完之后卻讓學生照著她的讀法去讀,一開始,學生還未完全了解課文,還沒有認識文中的生字生詞,這樣朗讀是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學生讀不出文章的真情實感,達不到教師的期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朗讀的方式“放任自流”。很多教師在訓練指導學生朗讀時喜歡說:“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睂W生都在低頭看書,書聲朗朗,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小學生還處于學習吸收的階段,本身還不了解閱讀方式,完全放任學生盲目地朗讀,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朗讀的時間“曇花一現(xiàn)”。通過調(diào)查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語文閱讀課堂中,朗讀訓練占用的時間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五六分鐘,這么短的時間,要想讓學生朗讀好,是不可能的。朗讀是基本功,用這么短的時間訓練學生的基本功,成效可想而知,學生不會有大的收獲和提高。
4.朗讀的目標“好高騖遠”。朗讀就是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文章,然而在日常的訓練指導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前兩個要求,更注重學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讀,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而正確、流利是最基本的,只有把最基本的練好了,學生才可能達到一個新層次。
二、優(yōu)化朗讀教學的方法
1.教師范讀,感染學生。優(yōu)化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的范讀是必不可少的。朗讀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處于這種情境當中,充分感受朗讀的魅力。而且文章有些內(nèi)容只靠講解是理解不了的,必須一遍遍地反復朗讀,體會內(nèi)在的情感,通過教師聲色并茂的范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師生一起進入角色,共同感受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
2.結(jié)合教材,指導朗讀。朗讀是進行閱讀的一個基本功,朗讀不能盲目地任意地讀,而是要依據(jù)一定的方法,帶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一定要緊密結(jié)合教材,在分析清楚文章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情感之后,讓學生反復朗讀,結(jié)合教師的講解、點撥,讓學生自己再仔細品味。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詩歌、散文、記敘文、寓言等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文體朗讀的方法、語調(diào)、語速等不一樣,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問題指導朗讀。如朗讀語言優(yōu)美、感情濃郁的文章就要用鮮明的節(jié)奏、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一氣呵成的語勢,如果是朗讀客觀敘述的說明文則不能這樣朗讀。說明文是對一種事物的客觀介紹,讀這種文體的時候只需要正確、流利、口齒清晰就可以了??梢姡Y(jié)合教材進行朗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思維和語言的發(fā)展。
3.重點段落,著重朗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通常能闡發(fā)一定的道理,是學習課文的重點和精華所在。對于這種段落,一定要著重朗讀,反復朗讀。重點段落中,用詞潛句往往恰到好處,準確的用詞,優(yōu)美的句子,巧妙的結(jié)構(gòu),抓住這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內(nèi)涵,通過認真學習,也能從這些段落中學到一些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積累寫作材料。教師通過對重點段落的朗讀指導,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深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4.熟讀成誦,增強自信?!吨熳魅收劺首x》一文中說道:“講讀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傷口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這段話形象地點明了朗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選擇文章中一些好的段落、重點段落,讓學生反復朗讀,甚至熟讀成誦,在朗讀中不斷加強語感,培養(yǎng)思維能力,在背誦中不斷積累寫作語料,在積累中不斷增強自信心,感受到學習語文的無限樂趣。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學生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還能促進整體發(fā)展。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體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朗讀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教會學生活學活用,不能死搬硬套,要正確地認識朗讀。教師還要注意結(jié)合教材,抓住重點,有目的地訓練學生,讓學生從正確的朗讀中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朗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抒發(fā)情感,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盧偓.朗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展現(xiàn).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VOL21(4).
[2]陳少華.朗讀——讓語感不再朦朧.中小學教學研究,2005(12).
[3]任運昌.課堂默讀!閱讀教學不容忽視的話題.小學教學參考,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