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近期報道了一組數據:2012年中國赴韓整形人數共計1536萬人,比2011年增長了27.3%,并超越美國成為赴韓醫(yī)療旅游人數最多的國家……整形美容作為這個時代最有前景的產業(yè)之一,這些年呈火熱發(fā)展之勢。與此同時,赴韓整形、赴美整形等出國整形熱潮也在近幾年掀起。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求美者愿意千里迢迢出國整形?出國整形真有那么好嗎?
國內整形業(yè)從80年代起步,那時的整形數量不像現在這么大,真正的大發(fā)展從2000年開始。2003年“人造美女郝璐璐”事件之后,整形數量明顯上升,民營資本的介入也逐漸增多。整形業(yè)的發(fā)展和出國整形熱潮的出現,首先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fā)展直接相關。第二,出國的限制減少了,特別是這兩年。第三,信息面擴大了,求美者通過互聯網就能搜到很多關于國外整形的消息和資料。第四,國內一些機構為迎合市場需求,對出國整形做了一些比較過分的包裝。
我們現在了解到的還是一些比較常規(guī)的項目,雙眼皮、隆鼻、磨下頜角、磨顴弓、吸脂、注射.....這些項目的技術和國內基本上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太大區(qū)別。在出國整形項目中,很少會看到修復再造類的,例如外耳再造,因為國內這些方面的整形數量在全世界本就是最大的。我國顱頜面整形等技術難度比較高的手術也是跟國際接軌的??偨Y一點來說,我們的整形技術水平并不會比國外的差,至少跟國際是齊平的?,F在的差別就在于市場包裝和服務意識上。
相對于歐美,韓國整形在國內更受關注,例如韓式雙眼皮、韓式隆鼻、韓式臉型(V-line)。以韓式臉型V-line為例,其實這是一種術式。很早之前在我們國內教科書上就有,只不過韓國醫(yī)生將其發(fā)表之后,借助“V-line”這個名詞進行了包裝和概念炒作。很多人的下頜比較寬,即便磨掉之后,還是顯得臉大,這時在下巴處做一個水平截骨,中間去掉一塊之后,再將兩側拉攏,就形成了V形線。整形外科的很多技術其實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做了一個改進。再說韓式雙眼皮,其實不存在這個概念。技術都還是那些技術,只是有一些優(yōu)秀的整形醫(yī)生會在術式上鉆研得更透徹、手術做得更細致,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別,而不是國家之間的差別。
對求美者來說,出國整形會面臨著很多問題和風險。首先,出國整形最大的問題就在語言溝通上。美是沒有標準的,別人認為好的東西你不一定會覺得好,整形其實是一種需要個性化定制的奢侈品。作為醫(yī)生,加強和求美者的溝通很有必要,要力求接近求美者的整形期望,因為很多情況下,醫(yī)療糾紛90%以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溝通問題,但出國整形,語言上的障礙就導致醫(yī)生和求美者很難充分地溝通。第二,就是文化差別導致的審美差異。中國人整形之后,并不希望被看出來,但韓國整形就做得比較夸張,會讓很多中國求美者覺得,雖然做出來的效果好看,但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自然。溝通障礙和審美差異共同影響求美者出國整形的結果。
對于想出國整形的求美者,找醫(yī)生是最重要的!了解醫(yī)生的相關背景、評價,把你的整形目標詳細告訴醫(yī)生,看醫(yī)生的案例,了解醫(yī)生的審美和風格。整形美容就是一種人體裝修,而不是建筑,因為人體本身就好像一座建筑物,整形醫(yī)生無法把建筑物拆了重建,能做的就是對建筑物進行裝修,盡可能讓其構架完美,而求美者對自己的打理和裝扮就起到了裝飾建筑物的作用。整形醫(yī)生就好比裝修隊長,考核裝修效果好不好,除了看技術,還應該有一個充分的溝通,把自己的需求明確告訴“裝修隊長”,以免裝修出來的效果不如自己意。
所以,出國整形也就相當于去國外找“裝修隊”來裝修自己,怎么和他們溝通很重要!
李戰(zhàn)強,就職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美容與整形外科醫(yī)師分會鼻整形亞專業(yè)委員會會員,師從國際鼻整形大師,PRS雜志主編Rod J. Rohrich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