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是最關心“吃”的民族,而今卻對食物失去了信心。為什么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除了政府的監(jiān)管,還有什么更有效的辦法?
參看其他國家,比如日本。如果列舉出60多年前日本環(huán)境污染與食品安全問題,這將是一份長長的清單。日本20世紀50年代由于含鎘稻米引發(fā)的“痛痛病”、含汞魚貝導致的“水俁病”以及森永奶粉事件,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了難以彌補的傷害,而當時的政府對大企業(yè)往往采取偏袒的態(tài)度。在這種環(huán)境下,民間力量的覺醒,成為日本走出食品安全困境的關鍵因素。
1955年6月起,日本西部各地的許多母親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嬰兒變得無精打采、情緒煩躁,伴隨著腹瀉、發(fā)燒、吐奶、皮膚發(fā)黑等癥狀。一開始,家長們以為是酷暑導致的身體不適,但是醫(yī)生詢問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共同點:這些嬰兒喝的奶粉,都是日本乳業(yè)龍頭森永公司生產的。
調查的結果令人震驚。原來,當時森永集團在加工奶粉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磷酸鈉作為乳質穩(wěn)定劑,而其在德島的加工廠使用的劣質磷酸鈉混入了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這會對嬰兒造成神經、內臟的嚴重受損。在事件公開之前,已經有22名喝了毒牛奶的嬰兒夭折,在事件之后的一年中,受害致死的嬰兒達到了130名。
事件發(fā)生后,受害者家長們成立了“森永奶粉受害者同盟全國協(xié)會”(簡稱全協(xié)),岡崎哲夫被推舉為負責人——他的女兒百合子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全協(xié)就賠償和善后問題同森永公司展開談判。他們要求,森永公司負擔治療住院以及定期檢查的費用;對后遺癥進行補償;一次性付清死亡嬰兒家庭250萬日元,重癥家庭100萬日元,中等癥狀70萬日元,輕癥30萬日元賠款。
為了調解矛盾,日本政府厚生省挑選了幾位專家,成立了一個貌似持公允立場的第三方調查組織“西澤委員會”和負責賠償問題的“五人委員會”,它們的經費是由日本乳制品協(xié)會支付的。
經過“調查”,“西澤委員會”的專家們一致表示,此次中毒事件不必擔心后遺癥的影響,現(xiàn)在還在治療的患者與砒霜無關,是其他疾病導致的。而“五人委員會”拿出的賠償方案,還不及“全協(xié)”方案的零頭:所有死亡者一律賠償25萬日元,生存者一律賠償1萬日元。
這份明顯偏向大企業(yè)的裁決當然令受害者家長們不滿,1956年1月,在“全協(xié)”再三要求下,森永公司同意再次給受害嬰兒體檢,但只能到其指定的醫(yī)院做檢查。結果可想而知,專家們再次給出了不必擔心后遺癥的結論。
由于得不到輿論支持,父母們心灰意冷,“全協(xié)”被迫解散。但負責人岡崎哲夫新成立了一個“岡山縣森永奶粉中毒兒童守護會”,繼續(xù)為受害兒童奔走。
岡崎哲夫青年時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他愛好歷史、哲學、中國的唐詩和歐洲的古典音樂。然而,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政治經濟學時,他被日本政府強征至中國東北的虎頭要塞服役,成了一名侵華日軍。戰(zhàn)后,他在回憶錄中對帝國的瘋狂,以及中國遭到的災難都有過深刻的反思。
在當時的日本社會,這樣一批具有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無疑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落實在消費方面,最為直接的影響是一批消費者團體的出現(xiàn)。例如,1949年12月,關西主婦聯(lián)合會成立,其活動重點是降低物價、驅逐黑市。在大阪,由于正常價錢在40日元的牛肉,賣到了250日元,當?shù)刂鲖D會發(fā)起“不買牛肉運動”,要求牛肉降價,否則便不買。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66年,日本消費者協(xié)會正式設立,1967年2月26日,“全國消費者團體聯(lián)絡會”在東京召集主辦了“全國消費者大會”,并發(fā)表了《消費者宣言》。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為了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日本還涌現(xiàn)了各種社會實踐和社會運動,如“生活者運動”、“有機農業(yè)實踐”、“消費者與生產者經濟合作運動”等等。 對于尊嚴和正義的訴求,無疑是這些具有“中流意識”的人在食品安全上較真的動力。
岡崎哲夫幾乎用了整個后半生的時間來進行對森永公司的維權,最艱難的時期,他和其他幾位家長只能自帶大米和帳篷在野外集會。去東京請愿時,由于用光了盤纏,他們不得不找警察署求助。
1966年,曙光終于出現(xiàn)了。由于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問題擔憂,日本岡山縣成立了“岡山藥害對策協(xié)會”,以救援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受害者。岡崎哲夫等幾位家長馬上找上門來。在他們的推動下,岡山縣對35名森永奶粉的受害兒童進行了身體檢查。
結果顯示,這些受害兒童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隨即,大阪大學的丸山教授開始追蹤調查。1968年,他發(fā)表了著名的“丸山報告”,證實了毒奶粉與后遺癥之間的關系,引起了軒然大波。同一年,日本頒布了第一部《消費者保護基本法》,這意味著日本開始從發(fā)展主義的冷酷中轉過身來,將重心轉移到對消費者的保護上。
一場遲到了多年的審判結果在1973年到來。這一年11月28日,日本法庭終審判決森永公司有罪,該公司兩名工作人員被判刑三年。12月,森永公司接受了受害者家長提出的賠償協(xié)議,對“森永毒奶粉事件”的所有受害者予以終身照顧。
迄今,森永公司每年都要支付超過十億日元的巨額資金,用于對受害者的健康賠償和生活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