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淑芳
《日月潭》文質(zhì)兼美,五個短小的自然段猶如一組精心剪輯的鏡頭,從全景到局部,再到特寫,最后讓中外游人與日月潭美景融為一體,和諧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日月潭的迷人風姿。教學中,要通過對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學生對日月潭及寶島臺灣的熱愛和對同意祖國的期盼。
一、介紹日月潭,導入新課
1.你知道日月潭嗎?給大家介紹你了解的日月潭。
2.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找到臺灣、日月潭,教師板書課題。
3.讀準課題,了解“潭”的意思。
(將學生自己搜集的有關臺灣、日月潭的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資料作為一個大的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閱讀,學生就會領悟到,日月潭的美不僅僅因為她的風光秀麗,更因為她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那里有我們的臺灣同胞。)
二、自瀆感知,自主識字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生詞,把帶有生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二讀課文,同桌互查,一人一段,錯誤的地方多讀幾遍。
3.你幫同桌學會了哪個詞語。容易錯的句子全班齊讀一遍。
4.用各種方式鞏固識字。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用熟字換偏旁識字:壞——環(huán)、鏡——境
擴詞識字。
5.三讀課文,整體感知:讀了課文,你對日月潭有了什么新的認識。用一兩句話介紹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
日月潭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日月潭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6.順勢學習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聯(lián)系《黃山奇石》小結(jié):寫景的文章一般在開頭和結(jié)尾簡要介紹這個地方的特點。
(學生充分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是實現(xiàn)學生、教師、文本三者對話的前提。因此,在學生幾次與文本的對話中,教師分層次提出了閱讀要求,有利于學生提高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品讀感悟,自主體驗
1.以情激情: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共同進入課文情境。
2.交流欣賞后的感受:日月潭的什么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根據(jù)學生反饋的情況隨機學習。
第二段:讓學生畫一畫華光島、日島、月島的位置。重點品味“圓圓的太陽“”彎彎的月亮“,抓住這兩個句子想象,并結(jié)合插圖體會日月潭的神奇。夸一夸日月潭的神奇。
第三段:找到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朗讀。抓住“薄薄的霧”“天上的晨星”“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品讀想象清晨的風光。美讀升華,內(nèi)化情感:帶著品讀后的體驗和感受走進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讀課文。先自由讀,再賽讀,配樂讀,看誰能把日月潭的美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創(chuàng)設情境,學當導游。
假如有一天,你帶著爸媽去日月潭旅游,你會怎樣介紹日月潭?
(這里的教學,重點在對文本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借助畫面,通過獨具個性的朗讀、想象、體驗、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四、快樂積累
1.積累詞語:日月潭真美??!是哪些詞語把日月潭的美表現(xiàn)出來的?把它寫在日積月累本上。課后讀讀記記。
2.指導背誦:多美的日月潭,多美的課文,讓它們永遠留在我們心里吧!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在閱讀對話和生動的情境中積累,積累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積淀了情感和語感。)
五、實踐活動
1.進一步查找有關臺灣的資料,制作一份手抄報,主題為:臺灣在我心中。
2.仿照課文的寫法,試著給你喜歡的一處風景寫一段贊美的話。
(這是對閱讀的延伸,是一種處于更高層面和更廣闊視野中更自由自主的對話,體現(xiàn)了在人文精神的關懷下,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等能力的整體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六、書寫指導
1.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書寫規(guī)律。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