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紅
摘要: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只有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獲取學生真實的想法,使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嘗試從網(wǎng)絡交流、課堂思辨、作業(yè)批語和校園漫談等角度與各位同仁交流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途徑,以推動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網(wǎng)絡交流;課堂思辨;作業(yè)批語;校園漫談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發(fā)展,有“北上?!敝Q的江蘇海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地處城郊結(jié)合部的我校成為海門鎮(zhèn)外來務工人員孩子集中就學的一所初中。這些孩子從小跟父母離開家鄉(xiāng)過著流動的生活,他們學習基礎弱,行為習慣差,心理脆弱敏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在以分數(shù)為主要評價標準的體制下,他們成了一群弱勢群體,而我時時感到迷茫和困惑。如何幫助這些“流動的花朵”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我思考、探索的主題。
一、網(wǎng)絡交流開心扉
這些學生家長文化程度低,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有些家長為了生計,忙碌奔波,無暇顧及孩子學習,這種不科學的家教方法影響了孩子的成長,不少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沒有品嘗過學業(yè)成功的滋味,導致他們地位的降低和自尊的喪失,他們心理閉鎖、自暴自棄,尤其不愿跟教師交往,當他們面對教師時,往往是沉默不語,或者是挑釁的眼神,這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
某天下課后,學生小D給我遞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他的QQ號,晚上我加他為好友時,他正用手機掛著QQ,我足足等了半個小時,終于忍不住問他:“小D,能跟老師聊聊嗎?”就這樣,我開始了跟學生的第一次網(wǎng)聊。在聊天中我知道他成長在單親家庭,媽媽帶著他在海門打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收廢品,母子間除了一日三餐沒有更多的交流,他為自己成績不好而焦慮,但對搞好學習也缺少信心,他覺得自己前途渺茫。最后他問我:“老師,你相信我能把學習搞好嗎?”“當然相信啊,你能想到自己的學習和前途,說明你很懂事,只要堅持努力,你會有進步的,就算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至少也問心無愧?!薄袄蠋?,你真的相信我?”“是啊,老師教了16年書了,碰到過各種學生,不會看走眼的?!薄袄蠋煟x謝你,我會努力的?!薄昂?,加油,小伙子,我會關注你的?!边@是我跟小D之間的約定,從這天開始,我默默地關注小D的狀況,不斷鼓勵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跟他交流。慢慢地,小D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課上不睡覺了,作業(yè)也能及時完成了,雖然有起伏,但至少他在進步,看著他的成長,我尤感欣慰。
關懷教育理論創(chuàng)立者之一的內(nèi)爾·諾丁斯教授強調(diào):只有注意、關切、接納對象及其需要,“關懷者”才能有真實的感受、動機,并找到關懷對方的切實方式。思想品德作為一門德育課程,教師尤其要想辦法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這樣才能起到育心的效果。網(wǎng)絡交流打開了我和學生的心扉,我們在網(wǎng)絡里一起分享快樂、分擔煩惱,我們彼此傳遞著一份鼓勵、一份關注、一份呵護、一份溫暖,我們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相互教育、相互感染、教學相長,成為親密的伙伴。
二、課堂思辨扶方向
當今社會,初中學生與社會接觸越來越廣泛,他們接受的信息量大面廣、良莠不齊,他們好奇心強、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喜歡模仿,面對撲面而來的信息,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無所適從、盲目跟風,如果缺少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走上歧途。這應該引起我們思想品德教師的重視,課堂是師生交流最主要的場所,因此,我們尤其要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使我們的課堂貼近學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場所。
英國教育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說:“要使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敝挥邪鸦疑睦碚撊谌肷鷦拥乃夭闹校瑢W生才會真正理解消化,因此,我注意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積累素材。我讓芙蓉姐姐、郭美美、最美媽媽、打傘女孩等網(wǎng)絡紅人走進課堂;我把動車事故、小悅悅、食品安全等事件呈現(xiàn)給學生;我放《達人秀》《非誠勿擾》《冷暖人生》《社會與法》等節(jié)目給學生看。結(jié)合這些素材,我設置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辯論,讓他們看到了堅韌向上、積極奮斗的芙蓉姐姐;看到了虛榮炫富的郭美美;看到了善良真實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從小悅悅事件學生明白了要拒絕冷漠,傳遞溫暖,從《達人秀》節(jié)目中學生懂得了民間草根只要認準方向堅持不懈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在這樣的思想品德課上學生明白了做人要善良、寬容、堅強、誠信……當學生通過對熱門話題的思考與探究時,他們真正從內(nèi)心認可了這些道理,他們就會反思、踐行,這對他們的人生必定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而我們的思想品德課也必定會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
思想品德課的魅力是以情感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如今的學生個性張揚,他們對于權威心生反感,當教師站在講臺上以權威自居時,種下的往往是學生疏遠的種子。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因此,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尤其要加強跟學生平等對話,當我們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思考中判斷,在體會中辨別,在討論與碰撞中提高,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這樣的課堂才會有利于學生明辨是非,為學生的成長扶正方向。
三、作業(yè)批語促成長
思想品德教師如果是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會錦上添花,但因為種種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思想品德教師都能當上班主任的,而根據(jù)國家課程設置標準,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每周又只有兩節(jié),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與學生的接觸與交流。作為一名不當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教師,該如何全方位地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這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而我也是一名不當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教師,也曾為無法與學生有效溝通感到苦惱。
某日批改作業(yè),發(fā)現(xiàn)一調(diào)皮好動成績中下的男生作業(yè)準確率高,字也寫得認真,如果是以前,我會邊批作業(yè)邊想:“他做這么高質(zhì)量的作業(yè),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了,肯定是抄的?!笨蛇@天我一時高興,在他的作業(yè)本上寫下了“你的作業(yè)帶給老師驚喜,聰明的你如果課上再專注一些,那就更棒了,老師拭目以待哦!”沒想到,這次批語有了意外的收獲,這位男生看到批語后,靦腆地看了看我,我對他微微一笑,仿佛告訴他:“老師相信你能做到。”短短的幾秒鐘,我們無聲的交流,而尊重與信任已建立在彼此心田。本來調(diào)皮好動的他這節(jié)課聽得格外認真專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意外的收獲了吹散了我心中的苦悶,我一發(fā)不可收拾。每次作業(yè)我都會給學生寫批語,針對他們的學習、作業(yè)和生活狀況,或鼓勵或提醒或期待,雖然很累,但看到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作業(yè)本品讀批語,傳看批語,那份感動與喜悅彌漫在教室里,那份快樂與幸福流淌在彼此心田。學生也在積極回應著我,他們聽課認真了、作業(yè)質(zhì)量高了、學習習慣也在慢慢改進中……他們對我不再敬而遠之,課間他們喜歡跟我交談,而交談的話題里有太多教育的契機。
四、校園漫談暖人心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初中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學校在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上給予正確引導和有效幫助。這對我們思想品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和學生的交流只限于網(wǎng)絡、課堂、作業(yè)本的范圍,那要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我們還要進一步縮短與學生的時空距離,只有時時處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生才會從內(nèi)心接受你的觀點。
每天中午我都會抽些時間跟學生談心,我不給他們?nèi)魏螇毫?,我明白用母愛的心態(tài)愛學生是多么重要。他們的父母忙著務工,除了滿足孩子物質(zhì)上的要求,很少跟孩子交流,他們需要有人能理解他們、引導他們。一天中午,和往常一樣,午飯后,初三的一群學生嘰嘰喳喳涌到我辦公室,我注意到一個叫CJ的女孩默默地坐在辦公室沙發(fā)上,漫不經(jīng)心地翻著一本《讀者》,不時抬頭看看我,有點心神不寧,有點焦慮,有點苦惱,這和她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我知道她有話要跟我說,我對她笑笑,她讀懂了我的微笑,耐心地等待其他同學一一離開辦公室,真是個冰雪聰明的孩子。辦公室里只有我和她,是談心的好時機,我拉過一張椅子,讓她在我身旁坐下,她跟我講了她的父母、班級情況、她從上海轉(zhuǎn)學來的原因以及她跟同學交往的困惑和苦惱,她把我當成最好的傾訴對象,雖然我不是她的班主任,但她選擇了我,我用心傾聽,偶爾開導一下,讓她感覺輕松許多。感謝女孩,感謝她的信任,感謝這個美麗的中午,拉近了我和她之間的距離。這樣的故事經(jīng)常在我的辦公室上演著……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diào)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我們作為德育教師特別要引導學生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學習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系。雖然我們不是班主任,但只要我們用心思考用心發(fā)現(xiàn)樂于付出,辦公室、操場、走廊里處處都能留下我們與學生在一起的身影,而這樣的交流也讓學生明白除了父母、班主任,還有一位思想品德教師也在關注著他們的成長,當我們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時,我們教師又何嘗不在成長呢?
易中天先生說:“我們需要的是望子成人,而非望子成龍?!笔堑?,思想品德教師的職責是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陽光正氣有理想。只有通過各種途徑,走進學生內(nèi)心,凈化學生心靈,他們才會成為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人,我們的教育才走得更遠。至此,我的迷茫與困惑也解開了,教師的幸福不僅僅在于學生能考多少分,而且在于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當畢業(yè)多年的學生還惦記著你,當學生在大街上看見你,喊著向你奔來,你是何等幸福?在這樣的思考與探索中,我與學生共同成長,享受著職業(yè)的幸福!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