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莉輝
【摘要】朗讀對語文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中,“課前預習讀、課堂拔高讀、課后鞏固讀”節(jié)節(jié)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貫穿教學活動始終,為教學起到了鋪路奠基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課前預習讀;課堂拔高讀;課后鞏固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了閱讀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學生而言,閱讀能帶領學生去搜集信息,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體驗更多的精彩??梢?,閱讀對學生學習、發(fā)展和生活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小學語文新大綱規(guī)定:“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崩首x要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多種方法,加強朗讀指導,方能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以讀促聽,以讀促說,以讀促寫,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共同提高。在這我主要談朗讀的功能、朗讀的要求和朗讀的原則這三方面的淺薄看法。然而,朗讀對語文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我在教學活動中是如何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呢?
一、課前預習讀
課前讀文會讓學生鞏固舊知的同時探究新知,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讀中,學生識記字詞、積累詞匯、熟悉語法句型;讀中,學生初步把握文章內容與作者思路;讀中,學生初步感知文章情感與思想……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痹诜磸偷念A習讀中,學生會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掌握,一個基本的判斷,在領悟若隱若現(xiàn)、情感呼之欲出時,老師再進行課堂教學就揮灑自如、水到渠成了。
為此,我專門設計了“課前三人聽讀”預習形式:學課文前,每位同學都要把課文分別讀給三個人聽,聽的同學要在聽的過程中扮演老師的角色,給讀的同學糾錯、指導。合格了,聽讀學生給誦讀學生簽字證明。整個過程,讀的同學要“舒緩不迫,字字分明”,不讀錯字,不讀破句;聽的同學要“明察秋毫,有錯必糾”,不疏漏一處,不徇私一位;班干部負責監(jiān)督安排,要求聽與讀的學生都認真對待、各盡其責,做好記錄并及時匯報老師;對于學困生,我固定人員負責給他們聽讀——小組長、學習委員、老師,安排小組長和學習委員是為了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讓他們讀會,安排老師是為了給他們壓力和動力,讓他們讀好。
“三人聽讀”的方式全班循環(huán)進行,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讀和聽,互相借鑒,共同提高,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課堂拔高讀
課堂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引導,學生的認知達到一個新水平,對文章的理解也深刻透徹了,這時候就需要精心設計組織朗讀環(huán)節(jié),用讀把領悟體現(xiàn)出來,把情感表現(xiàn)出來,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文字精妙之處讀出來……因此,老師就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技巧和語音的多種變化(譬如重音、語速、語調、語氣等),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繪聲繪色地讀出來,從而強化學生的認知,加深體驗,升華情感。這一過程中,老師的范讀、引讀和放錄音,學生的賽讀、接讀等多樣而靈活的形式都是很好的方式,對學生的單獨、重點、難點指導也尤為重要。
三、課后鞏固讀
教語文就是要教會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厚積薄發(fā)、學以致用的目的。那么,在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讀——熟悉課文”、“課堂拔高讀——理解課文”后,就需要“課后鞏固讀——背誦文章”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了。
香港大學教授陳耀南在《談背誦》中說:“背書,就如練字、練舞、練拳,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生,好文章背誦得多了,靈巧的修辭,暢達的詞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惟,不知不覺,變成自己的能力?!彼?,背誦是朗讀的目標,是教與學的法寶,學生于背誦中增加積累,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讀的次數(shù)多了,背也就不是難事了。但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遺忘,背了又忘了,那前功盡棄。所以,老師得督促安排學生的復習,讓學生在記住之后再強化背幾次,每隔一段時間把以前背過的溫習溫習,甚至默寫一遍,這樣才能“經(jīng)久不衰”。
綜上所述,朗讀是重要的,讓它伴隨教學活動始終,必將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抓好朗讀訓練,讓課堂充滿讀書聲,堅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長此下去,學生的讀書能力以至說話能力、寫作能力都會有很大提高,必能實現(xiàn)“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這一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卜星星.用朗讀引領小學語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9).
[2]馬宏.優(yōu)化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之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01).
[3]楊惠君,覃仕堂.小學語文誦讀教學藝術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1(21).
(編輯:蔣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