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摘要】快速朗讀作為讀書的一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文言文的教學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快速朗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手、腦、眼、心、口的合作能力,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選擇恰當?shù)恼n文,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快速朗讀法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語感,提高表達能力,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感情、特色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文言文。
【關(guān)鍵詞】快速朗讀;培養(yǎng)語感;提高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千古名言,總結(jié)了古人寶貴的學習經(jīng)驗,也為我們現(xiàn)在的文言文教學指明了方向??焖倮首x作為讀書的一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文言文的教學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快速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當古人學習一篇古文時,最重要的是能夠把文章背誦下來。今天學生由于所要學習的功課很多,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把所學的文言文全部背誦下來,但是我們能夠讓學生熟讀學習過的每一篇古文,那么快速閱讀就是熟讀的一種最好的表現(xiàn)方式。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詞語的敏感性。在高考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印象不深刻的名句,只要我們知道這些名句的出處反復誦讀幾遍,我們就能夠順出應(yīng)該填寫的語句,這就是語感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由于快速閱讀一改學生以往的閱讀習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種新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有樂趣,有樂趣就能激發(fā)出更大的興趣。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教師只有充分地利用好教材,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為文言文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使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教學變得魅力無窮。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快速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yīng)能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讀錯了一個字應(yīng)該怎么樣處理,讀錯了一句話應(yīng)該怎么樣處理,句子沒有讀準應(yīng)該怎么樣處理,都需要及時作出反應(yīng)。快速朗讀我們需要做到“快而準,快而不亂”。這就既鍛煉了學生反應(yīng)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朗讀的速度,反應(yīng)能力提高了,朗讀速度加快了,一個人的朗讀能力也就得到了相應(yīng)的提升,從而在高考中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時間。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手、腦、眼、心、口的合作能力
文言文遠離我們的生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又用不到,所以在讀起來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朗讀過程中要手、腦、眼、心、口綜合利用。通過手、腦、眼、心、口的密切配合促使學生以清晰的思路快速而有節(jié)奏地朗讀,從而提高朗讀的速度。
二、怎樣訓練學生的快速朗讀能力
(一)選擇恰當?shù)恼n文
大多數(shù)高中生缺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快速朗讀的方式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首先我們要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快速閱讀的文章。選文要求:1.短小精悍,淺顯易懂,學生沒有閱讀障礙的文章,如《秋水》和《燭之武退秦師》等;2.短句較多,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文章,如《勸學》和《琵琶行》等;3.說理性強,給人慷慨激昂、不容置疑之感的文章,如《過秦論》和《六國論》等;4.氣勢磅礴,想象奇特,會讓人產(chǎn)生朗讀欲望的文章,如《滕王閣序》和《逍遙游》等。并非所有的文章都適合快速朗讀,如《陳情表》和《聲聲慢(尋尋覓覓)》等,所以我們要仔細篩選甄別,以課文為依據(jù)選擇出適合快速朗讀的文章,防止弄巧成拙。
(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快速朗讀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主動配合。通過快速朗讀這種新的朗讀方式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例如在教授《六國論》一課時,學生可以通過極其快的語速朗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這樣就把秦人侵占其他國家的速度和其他國家賄賂秦國的速度與朗讀的速度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了。既能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三)改變朗讀方式
要提高朗讀速度,就要設(shè)法在瞬間感知較多的文字量,在朗讀過程中不能以詞為單位來閱讀,而應(yīng)在瞬間把握住較大的意義單位,一組一組地去讀。如這樣一個句子: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比較一下兩種讀法看出,第一種讀法以詞為單位,朗讀能力較低。第二種讀法把21個詞合成7個意群來閱讀,朗讀速度就要快得多。
(四)淡化標點,熟讀成誦
淡化標點并非完全去掉標點符號,而是指將文言文反復朗讀,并逐步加快朗讀速度,直至脫口而出,甚至于可以掙脫標點符號的束縛,實現(xiàn)隨口拈來,一氣呵成。如《秋水》一文,按照正常語速需要一分鐘,快速朗讀一般少于20秒鐘,縮短時間近約三分之二。
快速朗讀要迅速看清字形,快速讀準字音和斷句,要看到一句話中的幾個字及能夠讀完整句,是對課文極其熟悉的一種朗讀方式。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快速朗讀法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語感,提高表達能力,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感情、特色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文言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