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龍軍
在近十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感到教學非常吃力,集中起來有三點:①學生主動識字興趣不高,最終導致識字數(shù)量不足;②識、讀教學分流不當,導致閱讀水平不高;③寫字觀察、示范引導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寫字多姿多態(tài)。這給學生讀書、看報、寫文章、理解課文內(nèi)容等帶來深層次困難。針對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我們在進行實驗教材的識字、寫字教學時,應(yīng)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重創(chuàng)設(shè)識字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熱情,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當前,受地區(qū)差異和教師老齡化影響,有近30-40%左右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對低年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理解含糊不清,導致會認、會讀、會寫、會說教學嚴重脫節(jié),這給中、高年級的閱讀、理解、寫作帶去諸多影響。造成學生識字、寫字興趣不高的原因雖說很多,但我認為,學生識字、寫字興趣不高,主要來自于教師缺乏或不習慣運用情境教學。低年級學生的求知熱情,或者說對生字的理解、接受過程是屬于瞬時記憶,表象記憶,記憶效果跟生字呈現(xiàn)的第一印象深淺息息相關(guān),而低年級圖文并貌的情境之多,我們不能過多采用過去一支粉筆一堂課的方式了,要學會借助媒體輔助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的,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習慣、興趣;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我校二年級學生袁忠琴、黃秀飛、楊再江等,在語文課堂上從未舉手回答問題,或許是教師第一次使用媒體進行生字教學,居然把他們調(diào)動到參與生字的識讀中來,其余學生表現(xiàn)出超一流的好奇心,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把學生注意力由平常的15分鐘左右延長至20分鐘左右,這有助于延長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時間),對增加學生識字量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識、讀教學分流,提高閱讀水平
低年級學生是語文學習識字和閱讀的基礎(chǔ),良好的識字和閱讀引導教學必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觸有關(guān)語文課堂素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都努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字字音自己拼讀,字形自己識記,字義自己理解,方法自己歸納,錯誤自己糾正……讓學生親歷識字過程,學生識字效果如何,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shè)一些教學情境,例如:在檢查學生是否讀準字音問題時,首先考考學生前后鼻韻母和聲母中邊音l和鼻音n以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讀法(一般情況下1-2個小組或2-3名同學最為適宜。),對閱讀和表達中出現(xiàn)的錯誤更多地讓學生自行糾正,自行解決,這比老師親自解決效果會更好一些;其次通過創(chuàng)設(shè)一些游戲的方式考考學生的識記效果(可以通過同桌互考、小組互考、全班互考,力爭達到全員基本掌握的目標。),學生在展現(xiàn)自己的同時,實際上也鍛煉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再次,要根據(jù)課文識讀教學的需要,要重點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全文等,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愛國、愛大自然、以及學會感恩等。
三、注重引導生字筆順觀察、示范典型生字書寫,培養(yǎng)規(guī)范寫字習慣
所謂的“為人師表”,從學校這個角度出發(fā),泛指教師外部形象;從課堂這個角度出發(fā),泛指教師的內(nèi)在引導示范作用。當前、隨著信息化的普及運用,很多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對生字書寫指導教學的重視力度不夠,自身書法功底不高,造成教師的引領(lǐng)示范作用顯得略有些草率。實踐證明,一位書法水平相對較好的教師,他(她)所帶領(lǐng)的學生在寫字方面與自身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充分說明一點,低年級學生有一種向師性極強的心理,老師如同學習中最值得信任的人,因此,教師的示范引領(lǐng)十分重要?,F(xiàn)實工作中,首先,教師往往忽視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字體間架結(jié)構(gòu)、筆劃的主次等,而讓學生盲目去完成生字的識記(鞏固)工作;其次,教師通常忽視對典型字體、典型筆劃的親自示范,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雖然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方面卻疏忽了一些。正是在這種日長月久的教學工作中,學生的寫字習慣才出現(xiàn)了千奇百態(tài)。
總之,低年級語文識讀教學內(nèi)容廣泛、教材需要熟悉、教法需要靈活多變。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不斷吸收借鑒先進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出發(fā)、努力研究和運用符合自己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生的識讀水平鋪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