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生今年45歲,患便秘、肛裂5年了。5年前,趙先生由于感情受挫,大量喝酒、抽煙,飲食不規(guī)律,結果導致了很嚴重的便秘。在一次排便過程中由于用力過猛,導致肛管損傷,診斷為肛裂。此后,趙先生經常出現便血和排便時疼痛,每次發(fā)作時,他就去藥店買外用藥自行治療。今年6月份以來,趙先生的肛裂越來越嚴重,每次排便都痛得站不起來。近日醫(yī)生檢查后告之,他已是陳舊性肛裂,需要手術治療。
肛裂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肛腸科疾病,指的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全層的小潰瘍,愈合困難,是中青年人產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肛裂病人的典型癥狀有疼痛、便秘和便血。反復發(fā)作后,會形成肛乳頭炎、裂痔等,晚期還可并發(fā)肛周膿腫及皮下肛瘺等疾病。
腹瀉便秘易引發(fā)肛裂
肛裂的形成有很多因素,比如:長期站立或久坐、排便異常(腹瀉和便秘)、飲食因素(如長期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良的排便習慣(上廁所下蹲位看書看報)等,均能引起肛裂,另外,一些慢性疾病也能引起肛裂。如長期營養(yǎng)不良、體質虛弱,引起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等。
便秘的人因為大便干結,排便時用力過猛,會導致肛管皮膚破裂,因而最易引發(fā)肛裂。有的患者沒有便秘,也可能引起肛裂,這是因為只要肛管局部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外界的刺激出現肛裂,并不是一定要有便秘才會有肛裂的癥狀。
切莫自行服藥治療
很多患者認為,肛裂只不過是小毛病,可以通過自己服用藥物治療,或者通過生活的護理就能治愈。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對于早期肛裂或癥狀很輕的肛裂,通過生活調理,配合服用或使用潤腸通便類的藥物,保持大便的通暢,并在排便后用藥水熏洗肛門,加涂消炎藥膏,可使創(chuàng)裂愈合。但如果肛裂早期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且平時不注意自我調護,就會使肛裂頻繁發(fā)作,遷延日久則會出現肛管潰瘍、肛乳頭肥大、哨兵痔(皮贅增生)3種病癥,繼續(xù)發(fā)展還可出現肛竇炎和肛瘺,這樣要想根治就必須實施手術了。因此,確診肛裂后,一定要盡早到醫(yī)院進行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治療。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賀小儉 摘自《大眾衛(wèi)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