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紅
近幾年來,由于小學語文教學只注重情感體驗,忽略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致使學生語言失范現(xiàn)象較多。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需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愿望
心理學指出,愿望是人們出色完成某事的積極動力,學生有了表達愿望才能積極參與各種表達活動。
1.用“爭、比、說、聽”來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愿望。在教學中利用識字或學詞的機會,進行組詞、造句專項訓練課。學生用字組詞、用詞造句時大膽表現(xiàn)自我,組詞好的、造句新穎而又美妙的,會受到師生的贊賞。受到贊賞的學生體驗到運用語言成功的喜悅,不僅會增強語言表達的自信心,還會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愿望。由于小學生攀比心強,又爭強好勝,因此,個個爭相造新奇句子。對于造句有錯誤的學生,教師要指出錯誤原因,不責備,鼓勵學生用這個詞重新造一個句子。學生放下包袱自由表達,因此,專項訓練課氣氛熱烈。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發(fā)展了語言思維,也激發(fā)了語言表達的愿望。
2.在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愿望。在閱讀教學中,通過質疑問難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愿望。教師可利用隨文練筆進行書面訓練,利用晨讀教材對學生進行語文實踐能力的訓練,以此增強學生說的信心,使學生能認真閱讀材料,認真思考材料后的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提高。
二、錘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愿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課都讓學生自讀課文,弄懂提示與要求,然后自己獨立思考來完成。
2.大自然有風、雨、雪、雷、電、霧等現(xiàn)象時,讓學生觀察后說出一段話,再記到語花集上,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3.帶領、鼓勵學生到自然景觀中觀察后寫作。春天,我?guī)ьI學生觀察路邊的丁香花叢,說出所見、所想,再寫在語花集上;觀察剛剛發(fā)芽的小草,讓學生有感情地說出對小草的看法。秋天,我?guī)ьI學生到藥泉湖邊,讓學生面對藥泉湖,想一想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依次說出,回到學校再寫出來。說促進了學生的細心觀察,在觀察中又提高了說的效果。
4.當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生某些愉快的或不愉快的事時,讓學生記錄在語花集上,既讓學生記錄情感體驗,又能把不良情緒發(fā)泄掉,從而制止那種無話空談流水賬式的日記習慣,繼而發(fā)展到習作語言精煉有層次。
5.利用班隊會就一些不良現(xiàn)象展開辯論會,既解決學生之間矛盾又鍛煉了學生的口才。
三、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在每課的識字、學詞后的聽寫時,得滿分的學生就可以輔導沒得滿分的同學,這樣既能減輕教師一次輔導多生的負擔,又給滿分的同學樹立了自信心,同時激勵中差生的上進心,在課堂上認真書寫,回家讓家長幫助聽寫,夯實學生書面語言表達的基礎,培養(yǎng)全班學生積極向上的學風。
2.在識字、造句、說段、說篇的訓練中,讓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先說,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借鑒后再說。接下來讓好的學生給差的學生評價補充,使差生思維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在習作講評時優(yōu)秀習作學生自己范讀,要求良中差生邊聽邊與自己習作對比優(yōu)缺點,自己修改作文,然后在班上讀給同學聽,同學幫助修改,直到改好為止,再讓學生把改好與改前的作文對比讀一下,體會修改作文時哪些自己沒想到,對以后的寫作積累經驗。
四、進行語言邏輯性思維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先發(fā)展學生語言的邏輯性思維。人的語言邏輯思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作文成功與否,取決于學生語言的邏輯性。
1.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邏輯性思維。在閱讀教學中允許學生質疑,在問難答疑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在學《開國大典》一課,對文中的檢閱場面有的學生發(fā)問:“為什么分為‘紅馬方陣‘白馬方陣‘馬腿動作還一致。”小婷說:“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為了顏色好看,又有整體美,馬腿動作一致有節(jié)奏美?!痹趯W習《漁童 》一課時,有的學生問:“縣官為什么那么兇地對待老漁翁?”小雯說:“這個問題我知道,縣官受賄賂了,還因為縣官欺弱怕強。”在學生互答中,邏輯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2.在講讀課文中滲透習作的框架。讓學生細讀品味文章的精美之處后,再找出作者是怎樣安排文章的結構的,以此來體現(xiàn)文章的美,吸引讀者。學生在讀、找中明確了文章的框架,并指出每篇文章不同的寫作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在習作時會布局謀篇,習作的語言也具有了邏輯性。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