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Ⅰ(試題)
一、 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跌宕/滌蕩甘霖/干瞪眼奢靡/欲蓋彌彰
B. 提防/堤防軀殼/俏皮話感喟/蔚然成風
C. 桑梓/姊妹內訌/鬧哄哄斗氣/豆蔻年華
D. 輾轉/嶄新溘然/和事老詆毀/中流砥柱
2. 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大師上課,不僅功底深,內容豐富,令人難以忘懷,他們上課的開場白,也,見稟性,顯風格。有的一開始就把課堂氣氛搞得活躍了,有的幽默地介紹自己,有的是精心設計的,一張口就,有的則是隨意而為,好似,其實意蘊深矣,有心者才能意會。
A. 各有千秋驚世駭俗侃侃而談
B. 各抒己見不同凡響侃侃而談
C. 各有千秋不同凡響信口開河
D. 各抒己見驚世駭俗信口開河
3. 請以平實的語言概括下面這段話的深層含意,不超過35個字。(4分)
如果你相信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那么當你發(fā)現(xiàn)某些生命被挽救了,而另一些生命被放棄了,你會感到無法接受。我們對自己說:“事情不應如此。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它理應是我們要努力解決的頭等大事?!?/p>
——摘自2007年6月7日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
深層含意是:
4. 閱讀下面的寓言,請從中領悟出兩點啟示。(5分)
口與鼻爭高下,口曰:“我談今古是非,爾何能,居我上?”
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p>
眼謂鼻曰:“我近鑒豪端,遠察天際,惟我當先。”又謂眉曰:“爾有何功,居我上?”
眉曰:“我雖無用……若無眉,成何面目!”
——宋·王讜《唐語林》卷六
啟示一:
啟示二:
二、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祖逖
蘇轍
敵國相圖,必審于彼己。將強敵弱,則利于進?。粚⑷鯏硰?,則利于自守。違此二者,而求成功,難矣。
東晉渡江,以江淮為境,中原雖屢有變,而南兵不出,出亦無功,皆夷狄自相屠滅而已。石勒之死也,庾亮為北伐之計,石虎之老也,庾翼為徙鎮(zhèn)之役,皆無成而死。及苻堅之敗,謝安父子乘戰(zhàn)勝之威,有席卷之意,終以兵將奔潰,無尺寸之得。其后宋文自謂富強,以兵挑元魏,梁武志于并吞,失信于高氏,陳宣乘高氏之衰,攘取淮南,皆繼之以敗亡,何者?東南地薄兵脆,將非命世之雄,其勢固如此也。
自江南建國,惟桓溫東討慕容,西征苻健,兵鋒所及,敵人震動。及宋武破廣固,陷長安,所至蕩定,有吊伐之風。此二人者,誠非常將也。然桓溫終以敗衄①,不能成大功,宋武志在禪代,未能定秦,狼狽而返,而況其下者乎?惟晉元帝初定江南,未遑北伐,祖逖言于帝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釁,毒流中原耳。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誠能奮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tǒng)主,郡國豪杰,必有應者,沉溺之士,喜于來蘇②,庶幾國恥可雪也?!钡垡藻褳樵ブ荽淌?,使進屯淮陰。
逖兵力甚弱,乃鑄造兵器,招合離散,稍誅鋤叛渙,復進據(jù)譙,然未嘗為深入計也。石勒遣兵攻逖。逖輒就破其眾。每于兵間,勤身節(jié)用,禮下賢俊,懷撫初附,專以恩信接人,不尚詐力,故人爭為之用。自黃河以南,盡為晉土。雖石勒之強,不敢以兵窺其境。逖母葬成皋,勒使人修其墓,復遣使通好,且求互市。逖不答其使,而許其市,通南北之貨,多獲其利。方將經(jīng)略河北,而帝使戴若思擁節(jié)直據(jù)其上。逖怏怏不得志死。
蓋敵強將弱,能知自守之為利者,唯逖一人。夫惟知自守之為進取,而后可以言進取也哉!
(選自《欒城后集》第十卷,有刪節(jié))
【注】①敗衄(nǜ):挫敗。②來蘇:形容百姓盼望明君來解脫其苦難。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2頁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敵國相圖,必審于彼己審:審察
B. 所至蕩定,有吊伐之風吊:慰問
C. 招合離散,稍誅鋤叛渙稍:略微
D. 復遣使通好,且求互市市:交易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祖逖智謀才略的一組是(3分)()
①祖逖言于帝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
②帝以逖為豫州刺史,使進屯淮陰
③復進據(jù)譙,然未嘗為深入計也
④石勒遣兵攻逖。逖輒就破其眾
⑤逖不答其使,而許其市,通南北之貨,多獲其利
⑥方將經(jīng)略河北,而帝使戴若思擁節(jié)直據(jù)其上
A. ①②⑥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③⑤⑥
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本國有杰出將領而敵國勢力弱小的時候,進攻敵國是有利的;如果本國沒有杰出將領而敵國勢力強大,那么固守本國領土更為有利:東晉及南朝的有關史實證明了這一點。
B. 東晉南渡長江后,中原地區(qū)發(fā)生了多次變亂,都是西北少數(shù)民族在那里互相攻打殺戮,東晉一般不出兵,而出兵北伐的石勒、庾亮及謝安父子等人,最后也都以失敗告終。
C. 桓溫和宋武帝在征戰(zhàn)中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確實是非同尋常的將領,但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受制于當時形勢,如此看來,那些不及他們的人遭致失敗是必然的。
D. 祖逖深知晉朝動亂以致中原淪陷的原因所在,他在晉元帝還未北伐時就進言,分析形勢并表明自己雪國恥的主張,得到任用后,他以守為攻,采取種種措施逐步增強實力。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東南地薄兵脆,將非命世之雄,其勢固如此也。(4分)
(2) 雖石勒之強,不敢以兵窺其境。(3分)
(3) 夫惟知自守之為進取,而后可以言進取也哉!(3分)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3頁
三、 古詩詞鑒賞(10分)
9.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長安春望
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1) 這首詩主要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2分)從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1分)
(2) 第一聯(lián)兩句寫景,在詩中起到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3) 清人金圣嘆評論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說:“‘川原七字中有無數(shù)親故,‘宮闕七字中止夕陽一人。‘誰便是無數(shù)親故也,‘獨便是夕陽一人也。不知唐詩(之)人,謂五六只是寫景。”(《金圣嘆選批唐詩》)這段評論指出了詩中什么樣的寫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4分)
四、 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昔我往矣,。今我來思,。(《詩經(jīng)·小雅·采薇》)
(2) 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游》)
(3) 其間千二百里,。(酈道元《三峽》)
(4) ,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 戍卒叫,函谷舉,,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6) 嘈嘈切切錯雜彈,。(白居易《琵琶行》)
(7) ,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4頁
五、 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認牙
馮驥才
治牙的華大夫,醫(yī)術可謂頂天了。您朝他一張嘴,不用說哪個牙疼、哪個牙酸、哪個牙活動,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賽假牙一樣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賽真牙一樣得用。他哪來的這么大的能耐,費猜!
華大夫人善、正派、規(guī)矩,可有個毛病,便是記性差,記不住人,見過就忘,忘得干干凈凈。您昨天剛去他的診所瞧蟲子牙,今兒在街頭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認得您了,您惱不惱?要說他眼神差,他從不戴鏡子,可為嘛記性這么差?也是費猜!
后來,華大夫出了一件事,把這兩個費猜的問題全解開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來了兩位便衣偵探,進門就問,今兒上午有沒有一個黑臉漢子到診所來?長相是絡腮胡子,腫眼泡兒,挨著右嘴角一顆大黑痣。華大夫搖搖頭說:“記不得了?!?/p>
偵探問:“您一上午看幾號?”
華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號。”
偵探說:“這就奇了!總共一上午才六個人,怎么會記不???再說這人的長相,就是在大街上掃一眼,保管也會記一年。告明白你吧,這人上個月在估衣街持槍搶了一家首飾店,是通緝的要犯,您不說,難道跟他有瓜葛?”
華大夫平時沒脾氣,一聽這話登時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鉗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說:“我華家三代行醫(yī),治病救人,從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記不得就是記不得!我也明白告訴你們,那禍害人的家伙要給我瞧見,甭你們來找我,我找你們去!”
兩位偵探見牙醫(yī)動怒,齜著白牙,露著牙花,不像裝假。他們遲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華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來。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說那搶首飾店的家伙正在開封道上的“一壺春酒樓”喝酒呢!巡捕聞知馬上趕去,居然把這黑臉巨匪捉拿歸案了。
偵探說:“華大夫,您怎么認出他來的?”
華大夫說:“當時我也在‘一壺春吃飯,看見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認出他嘴角那顆黑痣,這長相是你們告訴我的,可我還不敢斷定就是他,天下不會只有一個嘴角長痣的,萬萬不能弄錯!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顆虎牙,這牙我給他看過,記得,沒錯!我便趕緊報信來了!”
偵探說:“我還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認出來了呢?”
華大夫哈哈大笑,說:“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認識人,可認識牙呀!”
偵探聽罷,驚奇不已。
(選自馮驥才小說集《俗世奇人》)
11. 小說開頭“兩個費猜的問題”的答案是什么?請根據(jù)文章說明。(4分)
12. 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寫出了華大夫什么樣的性格?請簡要分析。(6分)
(1) 華大夫平時沒脾氣,一聽這話登時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鉗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2) 我先認出他嘴角那顆黑痣,這長相是你們告訴我的,可我還不敢斷定就是他,天下不會只有一個嘴角長痣的,萬萬不能弄錯!
13. “偵探聽罷,驚奇不已?!闭埛治鲂≌f這一結尾的含意和作用。(4分)
14. 作品在敘事寫人時運用了哪些技巧?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效果?試作探究。(6分)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5頁
六、 現(xiàn)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協(xié)調才美
吳昊
美,說簡單,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按《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美就是“美麗,好看”,沒什么難懂的。可是什么叫“美麗,好看”,怎樣才能“美麗,好看”?卻又見仁見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過,美還是有標準的,比方說,統(tǒng)一,協(xié)調,就是公認的標準。
舊時形容美人,“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其實也只有協(xié)調了才能美。比如,“柳葉眉,杏核眼”有了,就是長了一個醋壇子臉,三根半黃頭發(fā),能說美嗎?不能;“櫻桃小口”有了,長在了爛酒糟鼻子的下面,能說美嗎?也不能;“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三樣都齊了,只是一臉銅錢大的麻子,也不能說美。有的人粗看還行,但是不耐端詳,越細看,越不行;有的人粗看不行,但是耐端詳,越細看,越好看,其中奧妙,就是個協(xié)調與不協(xié)調的問題。同樣一個鼻子,長在她臉上好看,長在你臉上不好看,因為那個鼻子和你的其它部件不配套。
解放初期,北京的女孩子過夏天,白布短衫,藍布短裙,塑料涼鞋,小辮子上系根布條條,總共不值十塊錢,卻是挺美的。“文革”的時候,女孩子一身軍裝,系根皮帶,背上軍挎,英姿颯爽,也挺美的。美在協(xié)調,服裝本身的協(xié)調和當時背景的協(xié)調。相反,不協(xié)調就不美了。記得解放初期的時候,河北省邯鄲那一帶,時興穿寬腿褲子。有的干部進城了,講究講究,做身呢子衣服,上身是四個兜的中山裝,下身來個大寬褲腿,半土不洋,頗難看,原因就是不協(xié)調。
不協(xié)調的東西,不僅不美,而且滑稽可笑。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我還在學校上學,同學們每個星期天都到街上去演出活報劇,宣傳保家衛(wèi)國。有個男同學鼻子長得比別人高,得天獨厚,發(fā)揮“優(yōu)勢”,常常讓他扮演美國兵。有一次在臺上,他調戲一個朝鮮的女孩說“你和我好,我給你買玻璃絲襪(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化纖產(chǎn)品,就把洋女人穿的襪子叫玻璃絲襪)”,引得臺上臺下哄堂大笑,原因是那位同學家里很窮,冬天了,還是光腳丫穿山鞋,自己都沒得襪子穿,還要給人家買“玻璃絲襪”,實在太滑稽。是臺上臺下的不協(xié)調,才讓人覺得可笑。喜劇大師則常常用這種手法揭露生活中的黑暗和丑惡,有時讓你笑得流眼淚,而細細一想,又有說不盡的辛酸。
只要不協(xié)調,美的事情也會變得不美。不光是人們的穿著打扮是這樣,城市建設,鄉(xiāng)村規(guī)劃,也有這個問題。你在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跡旁邊蓋一個大高樓,那協(xié)調嗎?
好心人可能干壞事,聰明人可能干蠢事;這里說的壞事、蠢事,主要是指把美的事情辦成了丑的事情,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沒有全局觀念,違背了“協(xié)調才美”的原則。
(選自《人民日報·金臺隨感》1998年4月18日,有刪改)
15. 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6分)
16. 文中畫線句子里的“這種手法”是怎樣的手法?它有什么藝術效果?(6分)
17. 本文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舉出兩種并加以說明。(6分)
七、 作文(70分)
18.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契訶夫說:“人的眼睛,在失敗的時候,方才睜了開來?!?/p>
哥爾斯密說:“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屢仆屢起?!?/p>
莎士比亞說:“明智的人決不會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p>
【提示語】在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遭遇失敗。失敗其實并不可怕,只要你能正確地對待它。在失敗面前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那是至關重要的。
請在材料含義范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6頁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六)第7頁
語文Ⅱ(附加題)
一、 閱讀材料,完成19~21題。(10分)
19. 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
國初群公之病
明代無一工詞者差強人意,不 過 一 陳 人 中 而 已 自 國 初 諸 公 出 如 五 色 朗 暢 八 音 和 鳴 備 極 一 時 之 盛 然 規(guī) 模 雖 具 精 蘊 未 宣。綜論群公,其病有二。一則板襲南宋面目,而遺其真,謀色揣稱,雅而不韻。一則專習北宋小令,務取濃艷,遂以為晏、歐復生。不知晏、歐已落下乘,取法乎下,弊將何極,況并不如晏、歐耶。反是者一陳其年,然第得稼軒之貌,蹈揚湖海,不免叫囂。樊榭窈然而深,悠然而遠,似有可觀。然亦特一邱一壑,不足語于滄海之大,泰華之高也。
(選自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20. 文中提到的稼軒是指哪位詞人?他的詞集叫什么?(2分)
21. 根據(jù)文中所述,請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國初群公之病”。(2分)
二、 名著閱讀題(15分)
22. 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三國演義》中,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進攻逍遙津,孫權率兵七萬抵抗月余,曹操遠遠望見軍中的孫權,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B. 《茶館》中的王利發(fā)看不起窮苦百姓,他對逃難的饑民口氣強硬,沒有一絲憐憫;而對巡警、特務則極力討好,明知敲詐卻巧于應付,不敢有半點得罪。
C. 《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是一個守財奴,他的靈魂完全被金錢腐蝕,除了占有金錢,他不知道人間還有什么幸福,在他心里似乎只有妻女的性命比金錢重要。
D. 《邊城》中描繪了湘西邊地的風俗,元宵節(jié)的煙火、端午節(jié)的龍船、中秋節(jié)的賞月和月下的男女對歌等,仿佛一幅幅湘西風情畫,表現(xiàn)出邊地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E. 《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绯龊2遏~卻無所收獲,看似失敗了,但他畢竟戰(zhàn)勝了大馬林魚和鯊魚,也戰(zhàn)勝了自我,這充分體現(xiàn)了敢于跟命運抗爭、向失敗挑戰(zhàn)的硬漢精神。
23. 簡答題(10分)
(1)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辟Z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在《金陵十二釵正冊》里看到這四句言詞,其中說的是哪兩個人物?暗示了她們怎樣的結局?(4分)
(2) 魯迅的《阿Q正傳》中,當阿Q被綁赴刑場時,他“無師自通”地說出半句從未說過的話:“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這時從周圍人叢里發(fā)出豺狼嗥叫一般的叫好聲來。請簡要分析當時的阿Q和周圍那些看客的不同心理。(6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從古人各種著作里收集自己詩歌的材料和詞句,從古人的詩里孳生出自己的詩來,把書架子和書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爾向人生現(xiàn)實居高臨遠的憑欄眺望一番。內容就愈來愈貧薄,形式也愈變愈嚴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義發(fā)達到極端,可以使作者喪失了對具體事物的感受性,對外界視而不見,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魚,生活在一種透明的隔離狀態(tài)里。據(jù)說在文藝復興時代,那些人文主義作家沉浸在古典文學里,一味講究風格和詞藻,雖然接觸到事物,心目間并沒有事物的印象,只浮動著古羅馬大詩人的好詞佳句。我們古代的批評家也指出相同的現(xiàn)象:“人于順逆境遇所動情思,皆是詩材;子美之詩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卻好詩;及至作詩,了無意思,惟學古人句樣而已。”這是講明代的“七子”,宋詩的病情還遠不至于那么沉重,不過它的病象已經(jīng)顯明。譬如南宋有個師法陶潛的陳淵,他在旅行詩里就說:“淵明已黃壤,詩語馀奇趣;我行田野間,舉目輒相遇。誰云古人遠?正是無來去!”陶潛當然是位大詩人,但是假如陳淵覺得一眼望出去都是六七百年前陶潛所歌詠的情景,那未必證明陶潛的意境包羅得很廣闊,而也許只表示自己的心眼給陶潛限制得很褊狹。這種對文藝作品的敏感只造成了對現(xiàn)實事物的盲點,同時也會變?yōu)閷ξ乃囎髌返幕糜X,因為它一方面目不轉睛,只注視著陶潛,在陶潛詩境以外的東西都領略不到,而另一方面可以白晝見鬼,影響附會,在陶潛的詩里看出陶潛本人夢想不到的東西。這在文藝鑒賞里并不是稀罕的癥候。
(選自錢鐘書《宋詩選注·序》,有刪改)
24. 文中所說宋詩之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請加以概括。(6分)
25. 文中畫線句子是個比喻,請用平實的語言說明這一比喻的含義。(3分)
26. 根據(jù)材料分析,如果一個寫詩的人眼前心里只浮動著前代詩人的好詞佳句,那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6分)
(答案見本期欄目“參考答案”)
(作者:殷敏,無錫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