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西姆·辛導演于2012年6月將格林經典童話《白雪公主》搬上了銀幕,名為《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該影片從話語權構建、人物主體塑造及人物關系構建等各方面均透露著濃郁的后現代女性主義色彩,是新時代女性對傳統(tǒng)男權話語霸占權的有力解構。
關鍵詞:《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 后現代女性主義
引言
塔西姆·辛導演于2012年6月將格林經典童話《白雪公主》搬上了銀幕,名為《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在電影中,導演以一種荒誕、反叛的敘述方式把格林童話進行了解構與顛覆。影片無論是在話語權構建、人物主體塑造還是人物關系構建等方面,均展現出了強烈的后現代女性主義色彩,是新時代女性不滿傳統(tǒng)男權話語的霸占權,而做出的有力反擊。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后,女性主義走入后現代女性主義的階段。后現代女性主義吸收了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成分,并從女性立場經驗出發(fā),以女性獨特的思維表述方式將后現代理論導向對男權制文化和生殖器中心話語的批判。其思想來源主要有:法國大思想家??玛P于權力和話語的理論、心理分析;拉康的“象征秩序”理論以及解構主義;德里達的“從基本的二元對立、存在一虛無中解放”的思想。概括來說,后現代女性主義主要包括以下觀點:質疑“宏大的法則和原理”本身的合法性;挑戰(zhàn)本質主義的社會建構論,反對性別兩分和性別不平衡;反對傳統(tǒng)男性話語霸權模式,主張構建女性話語;反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二元模式,提倡多元論和相對論。在影片《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中,這些后現代女性主義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一、重建女性話語
福柯的話語權力理論強調權力和話語的不可分割性,??略谒臋嗔σ恢R形成學說中清楚地表明:權力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知識,知識本身又產生了權力,權力是由話語組成的,話語是權力的產物,在話語的實踐中潛藏著權力的運作,話語的爭奪實質上即權力的爭奪,話語的擁有意味著權力的擁有。
后現代女性主義質疑男權話語的合法性,以話語為基點揭示意識形態(tài)構建的奧秘與運作機制,視話語為一切權力的根源,號召建構女性話語。通過女性身體本身和真實的女性經驗來創(chuàng)造女性話語,以便對抗男權文化傳統(tǒng)的權力話語,顛覆男性話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的統(tǒng)治地位。
格林版《白雪公主》故事結構單一,遵循童話故事線性敘事的傳統(tǒng),開宗名義,翻開童話書,以第三人稱的口吻講述“白雪公主”的故事,以她最終為王子拯救,惡王后受到上帝的處罰,結束了作惡多端的生命而結束。
影片《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則采取多結構交錯敘述,以惡王后念念有詞、轉動水晶球開始。王后宣稱這是“她”的故事,強調“她”才是故事的主角。她以第一人稱敘事挑戰(zhàn)男性作為敘事者的權威,與女性主義呼吁女性書寫的訴求相契合。隨著高潮迭起的情節(jié)發(fā)展,故事最終反轉為“白雪公主”的故事。公主在與王后決一死戰(zhàn)之時,對王子說:“關在城堡的時候我讀了很多書。我看的很多故事都是以王子救公主做結尾。我現在想改寫故事結尾了?!卑籽┕髁x無反顧地撲向自己的使命,改寫了經典敘事。
二、重構女性主體
后現代女權主義認為,在父權文化下女性的特征是由男性來界定的,所建構的女性主體性是由男性話語構成的,不是建立在女性經驗基礎上的,這種界定和建構必然地產生了對女性的歪曲和誤解,這樣的女性主體性不利于真正改變女性的地位。因此,它主張在解構父權制男權中心文化對女性本質特征的設定與歪曲的前提下,使女性成為自身經驗的言說主體并在女性經驗基礎上,尋找和認識女性真實的自我,重新建構女性主體性。
格林童話中的公主、王后是男權視角下被邊緣化的女性形象,是相對于男性的“他者”。女性要么是像王后那樣惡毒邪惡的“魔鬼”,要么是像白雪公主那樣柔弱溫順的“天使”。其實這里所刻畫的女性形象多是一種虛假的形象,反映了男性作家的性別偏見和置女性于從屬地位的愿望,通過模式化的故事結構在懲惡揚善的幌子下將女性神圣化與妖魔化,扭曲并踐踏了女性的人格,制造了符合男性自己性別利益的兩性關系神話,并自始至終彰顯出男性權力的絕對主動。
電影《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皇后的性格更加豐滿立體。在格林童話里,女王邪惡殘忍,因為空虛與嫉妒心,才搞出諸多事端;而在影片當中,關乎的是與權力有關的欲望,她想要得到整個王國,她要利用她的美貌達到這一目的。她既是一個惡毒的巫婆,也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女人。她闊氣風光的背后是窮困潦倒的窘境。她極力維護已青春不在的容顏。看到英俊的王子,她春心蕩搖,窮追不舍。當她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并將其驅趕到森林時,她的狠毒、無情令人憎恨;當她刻意在王子面前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女人味的時候,又令人忍俊不禁。
電影《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中公主的形象也更加豐滿立體。白雪公主一反童話故事中柔弱溫順的形象,展現出了領袖氣度、王者風范。她美麗、俏皮、純真,具備傳統(tǒng)意義上女性的美;更重要的是,她勇敢、獨立、堅強、聰慧。她占據了傳統(tǒng)上由個人英雄主義的西方男性所扮演的角色,她不需要“被救”,因為她能“自救”并且“救人”。她身負使命感,積極行動,用心謀劃,雖然被困塔中,對外界一無所知,但她沒有忘記自己作為王位合法繼承人的身份。女傭的提醒讓她走出城堡,她先是在雪林中救了阿爾科特王子。隨后,她將強征來的稅收歸還百姓,贏得百姓的擁戴。在與王后的生死決戰(zhàn)中,她一馬當先,拒絕任何人的幫助,用父親失蹤前給的短劍刺向怪獸的月牙形飾物,救出了危急中的王子,也驅除了王后加之于父親身上的魔咒,怪獸化身為父親;與此同時,王后胸前的月牙形飾物掉落,光澤盡失,王后瞬間美貌頓失,皺紋遍布,變身丑陋的老婦人。尤其是在最后,王后的毒蘋果并沒能誘惑聰明的公主,她洞悉王后的陰謀,用小刀削開紅蘋果,請王后先吃。
三、重構男性和女性的關系
后現代女權主義者充分肯定事物多樣性、差異性的重要,并認為要對任何一個具有普遍性和本質主義的現代概念和理論進行審視和批判。它提出一種新的以性別差異為基礎的男女平等觀來取代傳統(tǒng)的、抽象的男女平等觀。它認為,男性和女性的關系不是對立的,而是具有內在聯系的、相輔相成的和相互依存的伙伴關系;認為應建立以性別差異為基礎而把男女平等看成是在承認個體獨特性的前提下女性與男性的具體平等;主張與男性開展全面合作,爭取男性的支持,使男性中的許多人都可以成為女性的盟友和伙伴,它主張男女關系應從男性統(tǒng)治模式轉變?yōu)榛锇殛P系模式。
格林版童話中男性與女性關系體現了男性統(tǒng)治模式。缺席的父親形象,強調了父權制原則。王子與公主的關系是選擇與被選擇、拯救與等待拯救。王子英俊瀟灑、機智勇敢、武藝超群,拯救蒙難的公主是他們的榮耀和職責。公主在王子到來以前暈倒,在被選擇以后醒過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女性是弱者,因為她“躺著”;她沒有主觀能動性,因為她是被動的;她也沒有意識,因為她睡著了。因此,她不但對社會一無是處,甚至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靜靜地、耐心地等待——等待某個男性把她從逆境中解救出來,和她結婚,給她榮華富貴。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關系亦是如此。小矮人同情白雪公主的遭遇,收留了公主。公主是弱者,是被小矮人保護和幫助的對象。
在影片《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中,影片中的白雪公主積極主動,彰顯了自我的個性和尊嚴,不再被動地等待王子的救贖,而是實現了與王子的平等甚至是超越。在森林中,公主拯救了被小矮人倒吊在樹上的王子。在王后舞會上,公主主動與王子接近,向他求救。在王后的婚禮上,她帶領小矮人劫走王子,并用“真愛之吻”驅除魔咒,拯救了自己的愛情。白雪公主用自己的能力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救出了被女巫迫害的父親,并最終贏得了屬于自己的愛情。相較之下,王子英俊卻不夠瀟灑,勇敢卻不夠機智。他驕傲自負,毫無城府,魯莽沖動,打不過假扮巨人的小矮人,也打不過接受過“魔鬼訓練”的公主。王子想拯救公主,最后卻是自己被白雪公主救了兩次。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富帥,身份尊貴的王子在此不再是一個英雄角色,而是—個有勇無謀、屢戰(zhàn)屢敗的冒失鬼。
白雪公主與小矮人的關系,也轉變?yōu)橄嗷ズ献鞯幕锇殛P系。小矮人收留了公主,并傳授絕學于她,他們鼓勵并幫助她救出王子。公主則在幫助小矮人重獲了尊嚴,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在木偶即將摧毀小木屋打敗小矮人時,英勇地拯救了他們。
此外,影片中的王后不顧與王子的年齡差距,極力向王子示好,并企圖控制占有王子,這也很好地詮釋了后現代女性主義,解構并顛覆了男性文本中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關系。
結語
作為好萊塢商業(yè)大片而言,塔西姆·辛想拍攝的是一個動作冒險類的影片,正如他所言:“我們對童話進行改寫,為的是讓它更加好玩、讓故事更好看,而不是要去顛覆什么經典。這一切,都是為現在的觀眾的審美口味在考慮?!卑籽┕鞴适碌母膶懸膊⒉皇歉锩缘念嵏?,她的成功某種意義上還在于男性對她的啟蒙和訓練。然而從整個影片的人物塑造、話語權構建及人物關系構建上,這部華麗并具有喜感的影片閃耀著后現代女性主義的光芒。它成功地將童話中依附他人才能生存和獲得幸福的白雪公主塑造成了具有獨立人格、能夠靠自己開拓人生道路爭取幸福的新女性,更切合時代背景,也更具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刁杰閣,被顛覆的文本——從解構視角看《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3(2).
[2]馮石崗,李冬雪,后現代女性主義概觀[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1(6).
[3]黃華,權力、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李姝穎,《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的派生與超越[J],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1).
[5]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6]張麗華,女性敘事主流意識形態(tài)——《白雪公主》的動素模型解讀[J],作家雜志,2013(2).
作者:韓翠萍,碩士,長江大學文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