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敏
思維定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習慣狀態(tài),影響著解決問題的傾向性。人們往往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分析和解決問題。這種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或不自覺地,對解決問題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累大量經驗,掌握已有規(guī)律,往往比較快速而得心應手,但是當遇到嶄新問題的時候,思維定勢往往是我們因為沒有及時了解新特點、產生變化而陷入誤區(qū)。
例析
1.--I cant find Mr. Smith.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
--It was in the hotel_____ he stayed.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the one
思維定勢:學生熟悉了強調句型,it is/was+被強調部分+that+其他成分,沒定讀完句子就選擇了A(that),而事實上,這是個由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而后面that引導的強調句型省略了。完整的句子應該是It was in the hotel where he stayed that I met him。所以正確答案為B.
2.The day they looked forward to ___ at last.
A. comes B. came C. coming D. had come
思維定勢:在英語中,有一些固定搭配,如:look forward to, pay attention to, listen to, Object to, be used to, lead to ,thanks to, belong to等其中to均為介詞,后面跟名詞或動名詞作賓語。所以學生們很容易選C。仔細分析句子結構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是個省略了關系代詞that/which 的定語從句,修飾前面的the day,而主語缺少謂語。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B.
3.The doctors did all they could_____the poor boy.
A. save B. saving C. to save D. saves
思維定勢:學生都熟悉情態(tài)動詞后應該跟動詞原型,所以很容易選A,其實,本題是all后面省略了關系代詞that和could后面省略了實意動詞do的一個定語從句,后面的to save the poor boy 做的是目的狀語。所以正確答案應是C.
4.The father made a papert tiger____his son.
A. please B. pleasing C. pleased D. to please
思維定勢:學生接觸較多的是make做使役動詞,后面跟動詞原型。所以很容易誤選A,但是本題中的make是“制作”之意,而非使役動詞,所以后面的to please his son做的是目的狀語,固正確答案應是D.
5.We must try our best to prevent pollution____happily.
A. from living B. from being lived
C. to live D. to living
定勢思維:學生們一看到此題就容易想到prevent----from doing的形式,于是很容易誤選A,可是如果選擇了A,整句話的意思就變成了“我們必須盡力阻止污染幸福的生活?!焙茱@然是非常荒謬的。該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C,不定式to live happily在句中做的是目的狀語,意思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必須阻止污染?!?/p>
6.This is such a heavy box___no one can carry。
A. that B. as C. which D. what
定式思維:學生們一看到such一詞,很快就想到such----that句型,從而誤選A,但是在such----that句型中,that引導的是結果狀語從句,that在從句中只是一個連接詞不做任何成分。但是該題中no one can carry,后面缺少賓語,又因為 heavy box前有such修飾。所以此題正確答案應為B, as引導的定語從句。類似的句型該有so… as,the same…as。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針對定式思維的兩重性,以及定式思維與發(fā)散思維的關系,我們在教學中應采用如下對策:
(一)要重視培養(yǎng)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定勢。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普遍的意義,因此,也就具有較大的適應范圍?!半p基”的定勢是一種較高水平的定勢。
(二)要重視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一般思維策略的定勢。
例如簡單化的策略、熟悉化的策略、特殊化和一般化的策略、局部和整體的策略,等等,都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指導方針。
( 三)在講授知識和方法時,要注意闡明知識和方法的使用條件,以防止學生將相對真理和局部經驗絕對化。
(四)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要教育學生對不同的事物要重在比同,對相似事物要重在比異,以促進知識和經驗的正遷移,防止負遷移。
(五)在新課教學中,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定勢思維。
在充分重視培養(yǎng)定式思維的基礎上,要注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從正向、側向、反向去思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中的新的因素、新的關系,采用新的方式,獲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