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露
音樂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必須將貫徹“以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培養(yǎng)具有“四有”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根本任務。那么,在音樂這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怎樣進行落實和具體實施呢?
一、滲透思想品質教育
加里寧說過:“教育是對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種確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統(tǒng)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養(yǎng)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質?!币虼耍覀儽仨氃谝魳氛n堂教學中,自然滲透我們所有希望的思想品質教育,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在身心上形成我們所希望的思想品質。獨生子女,在家中甘當“小皇帝”“小皇后”,長輩圍著他們轉,他們凡事心想事成,依賴大人,日久形成了現(xiàn)代獨生子女的通病——自私、自利,不關心別人,只考慮個人,缺乏合作精神等。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以集體主義思想品質教育為指導思想,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合排合唱、跳集體舞、音樂小品和戲劇表演。學生在這一系列音樂教學活動中接受熏陶,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團隊和集體中。他們跳出了個人小圈子,逐步養(yǎng)成了關心別人、互相幫助、通盤合作、關心集體等良好的思想品質。
二、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教學
信息和科技不斷發(fā)展,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這就迫切要求人們從小開始必須學習綜合知識,培養(yǎng)綜合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加強綜合知識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課程設置中,學科之間常有內在的聯(lián)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因而音樂學科教學必須打破門第界限,自然地和其他學科中相關知識進行結合,拓寬教學領域,在有力促進、推動音樂教學的同時,取得其他學科的多贏。
恩斯特·卡西爾說過:“音樂本身是事物一種圖畫?!痹诮虒W欣賞法國作曲家圣·?!秳游锟駳g節(jié)》作品時,作品中有母雞、公雞、烏龜、大象、袋鼠、兔子、魚、小鳥、天鵝等諸多的音樂形象。學生在聆聽時,要掌握樂曲體現(xiàn)動作的特點,有一定的難度。我就結合美術學科中《可愛的小動物》的相關教材進行教學,讓學生邊畫相關小動物具體的形象,邊聽樂曲,最后借助多媒體中動態(tài)畫面與樂曲結合放映,讓學生邊聽邊畫邊欣賞,從形象到抽象。這樣,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整堂課取得了驚人的效果,而且還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繪畫能力,同時降低了“掌握音樂曲調展現(xiàn)小動物特點”教學難度的坡度,培養(yǎng)了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欣賞能力??梢?,音樂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但取得了一勞多利的效果,而且還培養(yǎng)了各種學科的綜合能力。
三、向課余、校外遷移拓寬
威爾遜說過:“音樂是世界的共同語言?!彼芤鹑藗児缠Q,把人們的思想和情感凝聚在一起,成為學習、生活、工作等的精神力量。音樂課堂教學是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的一個極小的部分,學生只擁有課堂音樂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折射遷移,拓寬到課余、校外更廣闊的音樂世界中,把課內學的音樂用到課余、校外,用課余、校外的音樂豐富、充實課堂音樂。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了我國民間曲藝、戲劇的知識和材料,他們就十分自然地拓展到家庭中,打開電視機收看相關的內容,看了以后要求父母指導一起演唱。學會后,又回到學校音樂課堂中進行交流、競賽。有的學生還參加了社區(qū)組織的演唱會,把音樂擴寬到社會上。
音樂教學向課外遷移、拓寬后,不僅發(fā)展了音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而且極大地豐富了他們課余和校外生活,培養(yǎng)了人際交流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