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林
績效目標是有效的績效管理的基礎??冃繕吮旧硪彩怯袠藴屎唾|(zhì)量要求的,大體可以分為五級,每一級都是在上一級的基礎上遞進的。
第一級,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這也是最基本的,不管是什么樣的,很多組織都是在這個水平。
第二級,個人的目標要和其上級的目標一致。不能說,上級要往東,你卻設個往西的目標,這就意味著,上級首先要有一個目標,并清晰地和他/她的下屬溝通。
第三級,目標應該符合S M A R T的原則,即:S p e c i f i c(S:特定的,具體的),Measurable(M:可衡量的),Achievable/ Attainable(A:能達到的),Relevant(R:與本職工作相關),Time-bond/Time-based(T:有時間節(jié)點)。也有人把R解釋為Realistic (現(xiàn)實的)或者Result-based(結果導向)。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不管怎么說,這些都是技術指標。
第四級,每一個具體的目標都有分級的衡量指標。比如說:如果公司評判績效結果的標準等級是“達到期待值”,“超過期待值”,那么在定目標時就要定好達到期待值的結果是什么樣的,超過期待值的結果又是什么樣的,這樣在評估時就不會有太多歧義。現(xiàn)實中很少有公司能做到這一級。
第五級,制定目標時考慮到公司內(nèi)部價值鏈的上下游的需求,即制定的指標能夠達到接受你的業(yè)務結果的下一職能的要求,從操作上說,相關業(yè)務目標應該得到下游部門的認可。這也是最難做到的。
記得筆者工作過的一個公司里,有一個I T項目支持組,他們有一個績效目標是客戶滿意度,但是這個目標是一個“四無產(chǎn)品”:沒有達到SMART(第三級),沒有具體的衡量指標(第四級)——比如說滿意度達到多少百分比算合格,沒有具體的衡量方式——比如說是通過問卷還是面談的方式搜集客戶的滿意度,更重要的是,作為他們的客戶,他們在制定目標時甚至沒有詢問客戶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服務(第五級)。最可笑的是,在年終評估時,該組的上級在沒有征求客戶意見的情況下,在該項目標的結果上給該組的全體人員都評的都是“超出期待值”,皆大歡喜。其實這也不奇怪,目標制定不清晰,評估也很難是準確的。
設立目標時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目標的難度,太容易達到或太難了都不好。比較好的做法是,根據(jù)員工的能力和目標的性質(zhì)設定一個基礎標準,即員工需要花費一些努力才能達到,另外再設定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標準,員工需要跳一跳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達到。當員工達不到挑戰(zhàn)性的目標時,主管就應該和員工一起分析原因,如果是能力不夠,那就要安排培訓提升能力;如果是方法不對,那也許就需要對員工進行輔導。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就可以得到成長,這也是績效管理的目的之一。
從公司的整體運營來看,基礎目標應該至少滿足公司的生存底線。這就意味著,制定目標時一定要認真,目標的自上而下的分解一定要準確??墒窃趯嵺`中,我們卻經(jīng)??吹侥硞€公司里大多數(shù)人的績效都超過了基礎標準,拿到不少績效獎金,但是公司整體經(jīng)營卻處于虧損狀態(tài),這就有可能是制定目標時的標準太低,沒有認真地審視這些目標是否真的能夠達到公司經(jīng)營的底線。換句話說,目標管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如何選擇目標呢?可以有很多來源,常見的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組織面臨的挑戰(zhàn)、組織發(fā)展的要求、上級的目標、崗位的要求、競爭對手的水平、業(yè)內(nèi)的最高水平、科學研究的結果,等等。以HR的招聘為例,較常見的目標是平均招聘時間,一般公司能做到平均30個工作日招到95%的崗位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是筆者在招聘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有的候選人能做到平均20個工作日,這實在是很高的效率了。我的招聘人員的績效標準就必須以此為對標而逐步提高效率。
績效目標設定指標時一般可從數(shù)量、質(zhì)量、成本和時間四方面進行,上述招聘的例子就是從時間角度考慮的。還有兩個緯度可供參考,一個是衡量行動,比如說承諾該做的事是否做到了,尤其特指項目類的工作,是否每一個里程碑都按質(zhì)按量達到了。還可以衡量影響,即所采取的行動是否產(chǎn)生了所需的結果。客戶滿意度就是一個衡量影響的例子,換句話說,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使客戶滿意,如果達不到,做了再多的事也是沒有意義的。在很多組織里,完整的績效目標=業(yè)務結果+所要求的行為和態(tài)度,目的是希望組織成員通過組織所倡導的行為來取得業(yè)務結果。G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在文化上與組織不一致,業(yè)務結果再好也會被要求離開GE的。
制定目標還有一個程序。首先,上級領導要和員工分享他/她的目標。然后,員工根據(jù)上級的目標制定自己的目標及衡量標準。最后,上級和下屬就所設定的目標進行溝通,雙方就此達成共識,當然,雙方以后也要都認帳。
最后,不管績效目標設定的如何好,都不可能涵蓋一個員工的全部工作內(nèi)容??冃繕酥獾膬?nèi)容員工是否能夠做到取決于員工的敬業(yè)度,這將是另一個話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