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萍
【摘 要】為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運行,同時降低成本,減少庫存資金占用,保證物料按計劃供給流動,就必須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和利用最小的庫存達到最大的客戶滿意度兩方面要求。庫存存貨是公司一項占有很大比例的資產,直接關系到企業(yè)資金流動及資產運作效率,關系到企業(yè)的直接利益,因此,如何平衡物料供給與庫存關系成為企業(yè)管理的突出矛盾。本文就目標庫存水平的設定、降低庫存的途徑、安全庫存量及控制、加強存貨管理的措施進行淺談。
【關鍵詞】庫存管理;周轉速度;企業(yè)存貨
一、 庫存管理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意義
庫存管理又稱庫存控制。企業(yè)庫存過高將占用企業(yè)運轉資金,增加企業(yè)負擔,并有報廢貶值風險;過低則無法滿足生產訂單的靈活性,訂單交貨周期將加長,降低企業(yè)競爭力。掌握庫存量動態(tài),適時適量提出訂貨,避免超儲或缺貨,加速資金周轉。世界級制造的兩個關鍵考核指標(KPI)即客戶滿意度及庫存周轉速度(庫存周轉率)。所有企業(yè)都希望庫存是零或接近零。
1.庫存量過大所產生的具體問題
(1)增加倉庫面積和庫存保管費用,從而提高了產品成本;
(2)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造成資金呆滯,既加重了貸款利息等負擔,又會影響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機會利益;
(3)造成產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4)造成企業(yè)資源的大量閑置,影響其合理配置和優(yōu)化;
(5)掩蓋了企業(yè)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利于企業(yè)提高管理水平。
2.庫存量過小所產生的具體問題
(1)造成服務水平的下降,影響銷售利潤和企業(yè)信譽;
(2)造成生產系統(tǒng)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應不足,影響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
(3)使訂貨間隔期縮短,訂貨次數增加,提高訂貨成本;
(4)影響生產過程的均衡性和裝配時的成套性。
二、 綜合性需求計劃的主要目標
1.物資需求產生的來源
物資需求計劃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據企業(yè)的主產品生產計劃,主產品生產計劃包括數量和時間兩個要求,即生產多少和什么時候生產,結合其消耗及庫存情況,提出物料需求計劃。這個物料需求計劃里要體現出企業(yè)究竟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什么時候需要的問題,從而明確應當采購什么、采購多少、什么采購及怎樣采購的問題,這是一份確實可靠、科學合理的采購任務清單,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就是需求產生的來源。
物資需求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客戶訂單、客戶預測、自已鎖定的計劃。有內部客戶和外部客戶需求:內部客戶是企業(yè)的管理層和使用單位,外部客戶即我們的上帝-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客戶。
首先,供應鏈部門需評估企業(yè)整體生產能力、總體需求計劃及針對產品分銷渠道進行庫存計劃、分銷計劃、生產計劃、物料及生產能力的計劃。
其次,制造或采購決策的制定、長期生產能力與資源規(guī)劃、企業(yè)計劃、產品生命周期的決定、生產正常運營的過度期管理、產品衰退期的管理與產品線的管理等。
2.影響需求變化的因素
影響需求變化的因素很多,主要為二方面:內部因素變化、外部因素變化。
內部因素變化分為:生產裝置的運行變化、產品的促銷計劃、生產物資的替代及突發(fā)生產狀況等。具體為:
(1)采購環(huán)境-包括內部的不可控因素,如企業(yè)的聲譽、技術水準、財務狀況、原材料供應情況、廠房設備、外界的不可控因素;
(2)年度銷售計劃-受銷售計劃預測的準確性影響,準確性又受內部和外部不可控因素影響,如國內外經濟發(fā)展狀況、競爭者狀況等;
(3)年度生產計劃-生產計劃源于銷售計劃,如銷售計劃過于樂觀,將使產量變成存貨,造成企業(yè)的財務負債,反之,過度保守的銷售計劃,將使產量不足以供應顧客所需,失去創(chuàng)造利潤的機會。年度生產計劃可逐步分解至月度計劃,所以直接影響月度計劃的準確性;
(4)物資使用清單-隨著產品的更新或開發(fā),使得用料清單難以及時作出反應與修訂,以致根據產量計算出來的物料需求數量與實際不符,造成數量過或不及。
外部因素變化分為:隨機變化、季節(jié)性變化、市場趨勢變化、經濟形勢變化、外部客戶的需求變化等。
三、庫存管理的方法
庫存管理又稱庫存控制,是對制造業(yè)或服務業(yè)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各種物品、產成品及其他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儲備保持在經濟合理的水平上,為了達到公司的財務運營目標,特別是現金流運作,通過優(yōu)化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合理設置ERP控制策略和其他信息處理手段,從而實現在保證及時交貨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庫存水平。
(1)設定目標庫存水平:管理者可以設定目標管理水平以貫穿銷售產品系列、計劃過程系列、生產過程系列,如最大庫存量、最小庫存量、庫存周轉天數、庫存覆蓋天數等;
(2)決定安全庫存量:安全庫存適用于保護生產與需求的不確定性(數量和時間不確定性),創(chuàng)建安全庫存量時需要考慮包括在定貨與到貨持續(xù)時間內需求的變化性、再訂購的頻率、期望的服務水平、定貨與到貨持續(xù)時間的長度等;
(3)降低庫存的途徑:提高預測的準確度、縮短采購及生產和運輸周期、減少一次性采購批量、提高產品質量、調整庫存結構。同時需評估供應商的供給能力,并需要有滾動的采購計劃與供應商及時溝通,及時制定季度、月度甚至周度采購計劃與供應商共同討論,盡量做到發(fā)貨頻次均勻,跟蹤供應商合理均勻的批次發(fā)貨量,并及時調整采購計劃,以保證合理的庫存維持水平;
(4)庫存量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