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有效的朗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孩子的朗讀熱情;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動情學讀;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朗讀時間;采取靈活的訓練方式;鼓勵學生,促其進步。
朗讀熱情 示范朗讀 靈活 抑揚頓挫 聲情并茂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有效的朗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讀、聽、說、寫”四項基本技能訓練中,朗讀涵蓋了“聽”和“讀”兩項內(nèi)容,它不但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規(guī)范、提高語文感知能力的訓練內(nèi)容,而且是語文教師一項有效的教學手段。恰當?shù)剡\用朗讀教學形式能收到課堂講解收不到的效果,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理想的促進作用。怎樣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樂趣?讓昔日的朗朗書聲又重新回到課堂中來呢,相信學生有了興趣就不再無精打采,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孩子的朗讀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朗讀熱情。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掛圖或老師的體態(tài)語言等創(chuàng)設(shè)課堂情境,學生容易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興趣。如我在教學《長城》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長城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我下載了人們游覽長城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當學生們觀看長城的視頻時,都被長城上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當一幅幅美麗的圖片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時,大家再次深深地被長城那宏偉的氣勢所嘆服……因為有了濃厚的興趣,課文不再需要老師的過多講解,學生就進入了課文的意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欲望,整堂課學生都處在一種很興奮的求知狀態(tài)。
再如,教學《觀潮》一課時,我了解到學生從沒有見過錢塘江大潮,這種認知缺失對本課的學習是一種制約。于是我讓學生先觀看有關(guān)錢塘江大潮的視頻:風平浪靜的江面上,一會兒便傳來隆隆的響聲,越來越來大,只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向前推動,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浪潮更近了,更高了,聲音也更大了,那景象我們不知該怎樣形容……孩子們通過觀看這段視頻,在腦海中便形成了基本的影像。在朗讀課文時,一邊有感情朗讀,一邊想象著文字所描寫的景象,深刻領(lǐng)會了課文的內(nèi)容。
二、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動情學讀
教師輕如和風、重如洪鐘、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范讀,是學生評價老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感性依據(jù)。即使有的教師音質(zhì)不佳,普通話也不很標準,但只要用心動情地范讀,同樣能博得學生的喝彩。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時候,教師的示范朗讀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先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熏陶,然后再聲情并茂地用標準的普通話范讀,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領(lǐng)會文中的感情,準確傳達作品的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這樣,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加上小學生的模仿性極強,學生就能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fā)音、語氣等方面錯誤,掌握朗讀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我利用投影出示了有關(guān)圖片,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朗讀。我抑揚頓挫的讀書聲,給學生形成了一種情感的氛圍,學生的情感在老師的范讀者中得到共鳴,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學生仿佛聽到了少年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見,老師的朗讀,以聲傳聲,以情激情,引發(fā)的是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時體會了激蕩于語言文字之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像《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一般我就先讀一遍給學生聽,既是欣賞,又是學生朗讀的模仿,一舉兩得。教師的范讀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朗讀的語氣,并進行模仿。
三、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朗讀時間
朗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是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獲得語文能力和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便是證明。沒有充足的時間怎么能做到“會吟詩”“如有神”?朗讀也是一種技能,因此教師必須依據(jù)不同年級、教材特點精心設(shè)計朗讀時間,把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朗讀。
四、采取靈活的訓練方式
1.自由朗讀訓練適用于新課文的初讀階段和學完課文的品讀階段。初學課文,安排學生自由朗讀。其作用有二:一是隨意性大,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二是有利于解決學習中的某些障礙,如字音、詞義、斷句等方面的問題
2.齊聲朗讀的好處是能幫助困難學生較準確地朗讀課文,尊重原文。培養(yǎng)小學生專心朗讀的能力,看得要準確,讀得更要準確,在齊聲朗讀中,促使自己更加專注于課文,達到準確讀出文章的目的。齊讀可以大聲地、放開來讀,專注程度比自由朗讀要高,是個別朗讀的“預備式”。
3.個別朗讀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把握文章的程度,有針對性進行教學。個別朗讀可以是針對全篇的整體朗讀,也可以是分部分、段落的朗讀,不拘長短,酌學情而定,依篇章而行。重要的是讀得及時,讀得精彩,讀得恰到好處。
4.分角色朗讀的表演要求更高,學生扮演特定角色必須走進作品,對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語言特色以及個性化的動作表演,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jié)合自己在生活中、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因為孩子的模仿性比較強,所以他們都愿意去分角色朗讀,扮演作品中自己喜歡的人物??此麄兡桥d趣高昂讀書的樣子,我們會默默地為他們加油。
5.配樂朗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音樂一起就使人置身與當時的情境中,學生的情感隨著課文內(nèi)容與音樂節(jié)奏互動,如同沉浸在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中,個個讀得興趣盎然,這樣,不但提高了朗讀水平誘發(fā)了靈感,而且陶冶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鼓勵學生,促其進步
我們對學生的鼓勵與欣賞,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簡單,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甚至長遠的學生對朗讀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多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讓他們在自信、成功的心態(tài)中學習,對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乃至培養(yǎng)健全人格都非常重要的。我在上《桂林山水》一課時,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xiàn)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說:“你讀得很響亮,可老師還沒欣賞到美麗的桂林山水呢!”第二個學生劉洪源讀得有進步了,我評道:“呀,這個同學讀出了漓江水那靜清綠的誘人之處;也讀出了桂林山那奇秀險的驚人氣勢。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lǐng)意會,讀得趣味盎然。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做一個有心人。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責任心,而且使學生會盡力將事情做的更好。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我們應以表揚、鼓勵為主,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于不知不覺中得到進步。
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我們有恒心,有耐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積極嘗試,那么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提高還是不難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