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男女兩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點和差異, 早已得到公認, 但男女在語言習得、言語使用方面的特點和差異, 尤其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差異卻研究很少.透視第二語言習得中不同性別的學生在生理、心理、情感、認知和所使用的學習策略的差異, 分析英語學習中性別差異的原因, 論證學習主體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更好地指導第二語言教學。英語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重視因材施教等常規(guī)教學原則, 而對于客觀存在的學習者自身因素, 即男女生因性別不同而表現出來的在學習心理、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卻熟視無睹。
關鍵詞:英語學習;性別差異;原因;策略
從大學中外語專業(yè)的學生來看, 女生人數明顯多于男生, 而且給人的印象是女生的外語學習成績普遍優(yōu)于男生。這一現象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是女生的外語學習能力高于男生嗎?還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響呢?
一、男女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差異
外語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需要從基本的字母、音標、單詞識別等開始是一個長期的認知過程。所以在外語學習中聽、說、讀、寫等都占有重要地位,缺一不可。下面我們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男女生在外語學習中的差別。
(一) 語音基礎知識方面的差異
人們學習一項技能一般從模仿開始,外語的學習也不例外。在模仿過程中,一般女生
的模仿能力比男生要強,學習速度較快,發(fā)音也相對比較準確女生在語音閱讀方面也比男生更勝一籌。在語法的學習方面,因為男生是采用理解記憶,所以在對語法的分析上要比女生強,掌握的語法內容也就相對較多。
(二)聽力方面
一般對于比較容易混淆的發(fā)音,女生更容易是識別,識別的正確率明顯高于男生。而對于需要理解分析的內容,由于男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高于女生,在聽力測試中,關于推理方面的得分一般比女生要高。在語言學習的中后期,當聽力測試漸漸由側重考查語言信息的捕捉能力轉向側重考查對獲得的語言信息分析理解再加工時,男生的聽力水平不斷接近女生。
(三) 閱讀理解
在詞匯方面女生的積累普遍高于男生,而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男生要優(yōu)于女生,因此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主要考察詞匯量的時候,女生得分一般高于男生,而在后來越來越看重分析綜合能力時,男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高。
(四) 寫作方面
在外語學習的早期,文章一般以描述性和敘事性為主,女性對描寫對象進行細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刻畫是她們所擅長的,因而其書面言語作品往往較為細膩。到了外語學習的后期,書面表達的語篇類型多以議論文為主,而男性善于抽象思維的特點在此時得以充分發(fā)揮,往往班級里比較出色的政論性文章便是出于男生之手。
二、男女生英語學習中差異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人的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負責人類言語功能的區(qū)域主要在左腦而大腦的右半球雖有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但遠不如左半球。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語言能力強的人,相對而言左腦比較發(fā)達。通常在青春期發(fā)育階段,由于女性的左腦發(fā)育要比男性早,在控制處理語言信息時更成熟。女性在六歲左右左腦的發(fā)育已經比右腦更專門化了,而男性要到青春期發(fā)育時期。因此生理因素影響著男女生英語的學習。
(二) 心理因素
“局部差異論”認為,男女兩性在智力總體上沒有差異,但在構成智力結構的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例如,男性在空間能力、數學能力方面優(yōu)于女性,而女性在言語能力上存在優(yōu)勢。[3]男女生在性格方面也存在差異,一般男生比較沖動,女生相對溫柔,內省型的比較多。據卡根研究發(fā)現,歸納的學習方法對內省的學習者更有效。
(三) 社會因素
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在對男女孩的發(fā)展要求及指導上有所差別。對于男生,家長一般采用積極偏向競爭性的教育方式要求男生有冒險精神,要果斷,而女孩的行為被要求是順從的被動。因此男女生性格差距進一步強化,無法將男女生的優(yōu)點集于一身。
三、解決英語學習中性別差異的對策
(一)鼓勵男生勤學苦練
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女性在語言的發(fā)展方面確實比男性要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學習的深入女性的語言優(yōu)勢逐漸減弱。作為男生一方面要坦然面對性別差異給他們外語學習所帶來的不利,另一方面要明白女生學習效果之所以好一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女生普遍比男生認真。只要勤學苦練,男生可以彌補先天不足,取得和女生同樣好的成績。
(二) 指導學生加強弱勢項目訓練
根據男性和女性的語言特點,分別加強各自弱勢項目的訓練。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里已分析了男女生在各類測試項目中的優(yōu)劣勢,教師和學生可以以此為依據加強男女生弱勢項目的訓練。語言技能的提高靠的是反復操練,沒有什么捷徑。
(三) 調動右腦的潛能,使大腦的左右半球在語言學習中協調工作
除語言活動外大腦的左半球還負責抽象思維、閱讀、書寫、計算等活動,而右半球主要負責形象思維、空間知覺、直覺、想象、舞蹈、節(jié)奏感、情感和意志活動。據科學研究表明,女性的右腦較為閑置,左腦的工作則很辛苦,而男性的左右腦使用比較均衡。因此,如果調動右腦的潛能,把男性對空間知覺、節(jié)奏感等的優(yōu)勢融入外語學習,便能彌補男性語言學習的先天弱勢。
總體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語言天賦,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大學外語學習中多項指標男生弱于女生的現象。而這種男生弱于女生的現象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學習的深入發(fā)生著變化,一方面男生和女生的總的語言能力不斷接近,另一方面,在部分項目中男生甚至超過女生處于優(yōu)勢地位。大學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女強男弱現象是很難徹底改變的,如何提高男生外語各項技能和學習成績是我們長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黃敏.男女生對英語學習認知性差異的探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2,9.
[2]黃崇嶺.性別差異與大學外語教學—對外語學習中女強男弱現象的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4,2.
[3]何先友.青少年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外語學習心理研究》[J],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5]黃崇嶺.《淺談德語學習的記憶技巧》,《同濟教育研究》[J].2002.1.
作者簡介:李曉曉(1989-),女,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學科教學(歷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