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炳華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背誦的唐詩宋詞、英文單詞及概念定義等知識,經(jīng)過堂上練習、測驗、段考、大考和會考、高考等,幾十番征戰(zhàn)之后,依然不能像我們游泳、騎自行車那樣長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里,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還給老師”。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那些“二手”的知識沒有經(jīng)過我們的身體力行,其印象不可能深刻,而游泳、騎自行車等技能的獲得,是我們經(jīng)過體驗所得的,已深刻的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因此,充分認識體驗式教學的功能并在教學中積極地開發(fā)應用,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1. 物理情境體驗
物理情境體驗,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逼真生動、富有啟發(fā)性的物理情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物理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一種教學手段。物理情境體驗過程不但是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平臺,而且是學生獲得豐富情感態(tài)度的平臺。根據(jù)不同的課堂內容及知識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物理情境,不但能把課堂氣氛烘托出來,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地體會教學內容,還能觸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引起學生的情感感染和情感共鳴,強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在體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腦去想,用心去感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
如在講授“大氣壓的存在”內容時,學生對書本中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描述存有懷疑,不少學生很難想象大氣壓能有這么大的能耐。因此,可以在課堂上開辟出空地,讓學生重現(xiàn)出當時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情境。最終每邊要4位男生用盡全力才能把半球拉開,學生心中對馬德堡半球實驗可信性的懷疑及對大氣壓存在的懷疑也一掃而光了。
2. 感官知覺體驗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卑殉橄蟮摹⒖菰锏闹R轉化為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直接引起學生感官(視、聽、嗅、觸覺)的知覺,將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學生通過感官體驗,引起感官的強烈感受,這種感受直接作用于大腦皮層,印象深刻,很難被遺忘。學生還能夠將感官體驗中得到的各種感受廣泛應用于分析問題和研究問題中,使感受與理論相結合,從而豐富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綜合思維的能力,為解決復雜多變的物理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在“安全用電”的教學中,學生由于缺少生活經(jīng)歷,對短路引起火災和高壓電的危險性不夠重視。在課堂上,可以播放一段高壓輸電線短路起火的視頻,那種火花四濺的視覺場面給學生以極大的震撼,讓學生們體驗到短路時電流過大帶來的危害,加深了他們對安全用電的認識,達到很好的教育意義。
3. 實踐操作體驗
實踐操作體驗是通過讓學生從事一定的動手操作活動來獲得豐富體驗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鮮活的實踐操作活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操作中趣味盎然地感知有關物理知識,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當然,在學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輔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如講授骨傳導知識時,由于學生一般沒有“骨傳聲”的直接經(jīng)驗,為此,可以讓學生用耳塞堵住耳朵,把震動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牙齒、前額、耳后的骨頭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即使堵住耳朵,也能清晰地聽到音叉的聲音。有了骨傳聲的直接經(jīng)驗之后,為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固體傳聲及液體傳聲消除了認知障礙。
4. 科學探究體驗
科學探究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都是通過實驗探究出來的。讓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家的探索過程,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學的本質,還能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
如在做“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特點”實驗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先猜想水沸騰時溫度會如何變化,并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設計實驗,然后按制訂的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把所得實驗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每個實驗小組經(jīng)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之后,基本能得出“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的結論,個別學生還發(fā)現(xiàn)不同的實驗小組測出的水沸騰溫度有些微差別,學生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不少發(fā)表了精辟的發(fā)言。由于經(jīng)歷了整個探究實驗及討論的過程,學生對“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特點”的知識點記憶及理解十分深刻。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