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德
初中語文課中有兩大教學:其一,閱讀教學;其二,作文教學。人們常說閱瀆是吸引,而作文則是傾吐。因此,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應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之重點、難點。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注意的問題
1、作文題目的布置,既要有總體安排,又要有層次性,教師對本學期的作文篇數(shù)作宏觀把握,又要對每一次的小作文作微觀要求。大小作文的布置既有與課本單元的掛鉤的,也有為了突出本學期的作文重點與單元脫鉤的。但命題盡量做到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2、留意與積累。對每一次大作文。教師都應認真看,從中挑選一兩篇典型的好文章在作文講評時對學生進行朗讀、評析。有時也可挑選出兩篇中檔的作文,打印分發(fā)給學生修改,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批改發(fā)言。對學牛中出
現(xiàn)的有共同現(xiàn)象的缺點、錯誤,教師要特別強調指出。由于學生作文水平不同,常因修改文中的某一事、某一細節(jié)、某一修辭等引發(fā)爭論,氣氛熱烈。此時,教師要提醒學生。何處當批,何處當改,都要說出個所以然來,以理服人,把學生引上修改文章要顧及全文的語境,緊扣主題的表達之途;使學生領悟到文章表達要嚴密、明確、扣題,不能在用詞造句上求新異而生造詞語、亂用修辭、濫用事例等。這樣的修改,使學生在課堂上受益匪淺。改好的文章,入編到“學生佳作集”中,這樣做可使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3、注意人選的覆蓋面。編撰“學生佳作集”的宗旨,是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學生佳作集”其實是把每位學生在近一個學期里所寫的最佳一篇作文來人編。由于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同,在
“佳作集”中表現(xiàn)出來的差別很大,教師要鼓勵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消除自卑感,“你目前作文水平如何并不重要,這次佳作集只是給你拍了一個照而已,重要的是以后。也許在下一期佳作集中,你的文章是最有光亮的?!睂δ?/p>
前寫作水平確實差的學生,教師應非常尊重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寫一則幽默小品或一句心語來代替,不搞一刀切,欲速則不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寫作差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張揚。
4、教師應寫下水作文。學生對教師的下水作文非常感興趣,能專心模仿。身教重于言教。寫“下水作文”的好處是可以檢查自己作文命題是否符合學生的寫作實際,體會學生的作文的甘苦,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更傘而、更深
刻。
二、意義及作用
1、對學生的紀念意義。一學期編撰一本,三年初中,每一位同學擁有六本“佳作集”。這一本本凝聚著自己心血的佳作集,無疑是一座座標志著自己健康成長的青春里程碑。其間有自己純真品格的流露,有一份份熾熱情感的
凝結。當歲月自駒過隙般逝去,那葉段段回。憶顯得格外親切而珍貴,這就是我們的初中生活啊!每一位學生都會發(fā)現(xiàn)如批的感嘆。這里記錄了他們初寫時的笨拙與煩惱,天真與幼稚;這里記錄了他們成功的嫻熟與欣喜,成熟與
老練。當教師看到第一期“學生佳作集”發(fā)到學生手中時學生如饑似渴的情景,我們可以斷定每位學生都會珍藏
(學生佳作集)。
2、對教師的科研意義。那一本本“學生佳作集”就是一座座教學礦藏。一位語文教師,若能從開始如此進行,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擁有了一個自己教學經驗博大的素材序,對這些素材進行研究、對比、歸類、整理,使經驗上升為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那么中國的作文教學很可能走上一條快速、有序、高效的作文之路。
3、對家長的教育意義。對家長的教育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受教育,當他們看了自己子女的文章,尤其是看了一群體的作文之后,他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當代中學生意氣風發(fā)的精神而貌,豐富多彩的校園?;?,鮮活靈動的思維方式,在驚喜之余,不少家長會自嘆不如;二是子女的教育有針對性,由于這些文章是學生心靈的坦露,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看了(佳作集)往往會豁然開朗,教育子女時,就會少一些指責與說教,多了理解與溝通。
4、促進學生習作,相互交流,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只有一個讀者——語文教師。我們看到的是作文發(fā)下來時,學生看了分數(shù)評語抽屜一放就完事了。我們是怎樣的失望和無奈。如今通過編撰“學生佳作集”,
起到了變“封閉”為“開放”的作用。學生看了自己的作文之后,還急于看一看其他同學寫了些什么。由于不少人編的佳作都是自己寫過的范圍,看他人的文章既顯得親切,又格外認真,經過比較,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共同交流,收到了相得益彰之效。
5、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由于入編的文章并非十全十美,其他同學看了之后信心倍增,我曾問過不少同學入編的文章怎么樣?他們都說“不怎么樣”,他們臉上流露出來的足一種自信的神色,心底里流淌的是一股“他能寫
出,我也能寫出”的競爭意識對于那些寫得較出色的文章,也因作者近在身邊,沒有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教師抓住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適當引導,使廣大學生進發(fā)出空前的寫作熱情。這樣一來,何愁學生作文水平不會提高呢!
總之,初中作文教學在于結合學生實際,在于學生有興趣,能在于學生看到自己學習之進步,有興趣并且快樂。新時期學習的主體、主人公是學生。我們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就是要引導學生不斷地進步。引導學生進步首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進步?!暗?、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而“德育”總是放在首位。以素質教育為大背景,新時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學生的德育思想教育進步了,學習的積極性就
調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