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波
摘 要: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化學學習的過渡,并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們有必要安排高一新生進行初中化學知識的復習,從而讓學生能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復習; 對比分析; 心理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7-039-001
中考化學分數(shù)較低,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基礎知識不扎實,為了使他們系統(tǒng)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階段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順利地學好高中化學,我們往往要進行幾節(jié)課的初中化學知識的復習。學生對此很不理解,而部分老師也覺得難上,因為高中老師大多未教過初中化學,對初中化學知識點、重難點不夠熟悉,也就產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師則認為花了好幾節(jié)課的時間復習,太浪費了,到具體章節(jié)用到初中知識時稍加點拔即可,花這么多時間復習不值得。
其實,高中化學無論是知識的難度,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課本內容與考題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導致許多學生剛跨入高中,就感到難以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有些學生進入高中后感到學習化學十分困難,產生不少困惑,喪失學習的信心,學習興趣降低。所以,如何使初中化學的啟蒙教育向高中化學的基礎教育平穩(wěn)過渡成為高一化學教學的重難點。
要搞好初、高中接軌教學,首先必須注重高一化學的起始復習。我建議高一化學教師在正式講授高一的新知識之前,先拿出兩周的時間來復習初中知識。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把心從假期中收回來,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會錯過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在復習中穿插高中知識點,學生也容易接受。具體做法是將準備復習的知識點融入到一道道題目中,一開始就將中考中的能力題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識,特別是初中生易錯或難解答的問題,編出一份試題,讓學生在第一節(jié)課進行練習,不會的可以相互討論。知識點是初中的“舊知識”,但出題的角度和方向卻是新的,通過練習和討論,學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識點高考仍會考到,學生就能理解復習初中知識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復習課中就會自覺地認真參與了。然后根據(jù)學生第一節(jié)課的實際解題情況,再組織一套涉及初中各重點知識的復習題,以精選的習題為載體,將要復習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識點進行復習,由學生在課堂上限時完成,教師只是就解題方法進行指導和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講解或點評。這樣做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學生思維,靈活運用知識點,增添學習興趣,又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三部曲”復習模式。兩周后進行摸底測試,再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對癥下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最好從初中的舊知識點出發(fā),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fā)生兩極分化。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fā)現(xiàn)相似,尋求規(guī)律,逐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教學時應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和節(jié)奏,剛開學不要急于講授新知識,更不能開快車,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我們中學化學教師對初高中化學教材都必須熟悉,清楚初高中化學教材間銜接的盲點(即新的初中教材將知識降低要求或刪減了,而高中教材又沒有補充這部分內容,而高考考綱中須掌握的知識)。
我經過仔細分析初三新教材和大綱,與高中教材和大綱做了比較,歸納出以下幾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點”。
1.化合價
初中化學中介紹一些常見元素化合價,這些元素的化合價僅僅是它們的主要的化合價,部分元素的化合價沒有列出,如果簡單認為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價,在解題時易造成思維定勢。硫最高為+6價,最低為-2價,而Na2S2O3、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價分別為+2、-1價,都不是常見化合價。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初中化學常識性介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知識,我們要根據(jù)教材中原子結構示意圖,總結出質子數(shù)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這樣有助于學習高中化學原子結構知識。
3.酸、堿、鹽的分類
初中化學常識性介紹酸、堿、鹽的含義,而沒有對酸、堿、鹽進行分類,特別要和學生講清楚酸式鹽與正鹽的生成及酸式鹽與正鹽之間的轉化。
4.啟普發(fā)生器原理
初中化學選學啟普發(fā)生器原理和裝置,而該裝置原理或簡易裝置在高中多次用到,有必要了解其原理及適用條件。
(1)原理:利用壓強原理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
(2)適用條件:用于該裝置制取的氣體同時符合下列三個條件:塊狀固體與液體反應(不能控制粉末狀固體與溶液接觸);反應在常溫下進行(不需要加熱);除氣體外,產物可溶于水且放熱較少(若產物微溶,可能堵塞溶液通道;放熱多易使玻璃容器炸裂)。
5.氧化物的分類
現(xiàn)在初中課本上根本就沒有氧化物的概念,只需要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做實驗自己得出結論,用自己的語言來給氧化物下個定義。至于氧化物的分類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須向學生講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定義。
我們教師除了關心學生學習上的轉變外,還要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轉變。大部分學生都把高一當成新起點(認為初中不曾認真學習,養(yǎng)成許多壞習慣),有一種“一切從頭開始”的愿望,但是他們又不知道怎樣開始,感到很迷茫,再者是在這種心理過渡性的關鍵時期,意志與毅力都不強,很容易會使這種心理自然轉變的征象消失。因此,在初、高中銜接教學中,加強鼓勵和表揚,介紹周圍環(huán)境中許多成功的例子,幫助他們描繪未來藍圖等,以強化學生“一切從頭開始”的愿望,同時指導學生“怎樣開始”,結合自己的經歷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感到化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和決心。
總之,如果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經過我們教師的精心準備、細心講解,學生一定會滿懷信心的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為以后提高化學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化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化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