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芹
摘 要:美術是一門基礎教育課,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美術技能,除了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生活、熱愛生活,讓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健康的、正確的人生觀念。
關鍵詞:基礎教育; 美術技能; 人生觀念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7-018-001
美術是一門基礎教育課,一方面,它是一門寓德育于美育的思想教育課;另一方面,美術教育也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fā)點的基礎素質教育課,作為美術教師,除了教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感受生活、熱愛生活,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課標改革后,為了使所有學生領悟美術的魅力,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積極的、自信的、快樂的參與美術活動。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由于多媒體的廣泛使用,美術課也開始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往上欣賞課都局限在教室,學生只能看到有限的掛圖,坐在教室后面的學生甚至看不清,這樣大大的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清晰的看到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而且還可以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在《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這一課時,運用powerpoint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創(chuàng)設了蜿蜒曲折的長城,各種美麗的圖片和“翩翩起舞”的文字,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在課堂中還邀請同學給全班示范羅丹《思想者》的動態(tài),引得同學哄堂大笑。許多同學爭先恐后要求做示范動作。這樣一來,學生都主動的參與整個教學,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二、音樂輔助教學
美術是視覺藝術,音樂是聽覺藝術,兩者是不可觸摸的。音樂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它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反映,在美術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將會更好的輔助教學。如在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時,一邊傾聽波瀾壯闊的鋼琴曲《獻給愛麗斯》,一邊欣賞絢爛奪目的色彩魅力,一邊為主人翁失子后憂郁的心情而感到傷痛;在欣賞《中國山水畫》時,一邊欣賞畫中的韻味、情趣、意境,一邊欣賞如流水般叮咚的琴聲;上色彩知識課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聽幾段音樂,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再轉入對美術色彩的感受;在上手工制作課時,可以讓學生邊制作邊欣賞爵士音樂,學生通過音樂的熏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的表現(xiàn)出來。
三、與文學相結合
文學的語言環(huán)境和理解能力對學生了解和掌握繪畫的背景、運用有很大的幫助。美術教師在平時就應注意上欣賞課多引導學生學會表達,運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東西表達出來。鼓勵學生多寫欣賞評述,字數(shù)不限,有感覺的可以多寫,沒感覺的可以少寫,文體不限,可以是詩歌、散文、小說,也可以是“記流水賬”的形式,時間久了學生就有了要表達的東西。上《中國山水畫》時,教師可以制作古詩詞與畫相結合的課件,供學生學習欣賞,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作品的畫意,又理解了詩詞的含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四、與環(huán)境設計相結合
現(xiàn)在,地球污染越來越重。在上《環(huán)保設計》課時,我將大量的有關污染素材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這些觸目驚心的現(xiàn)象讓他們感嘆不已。然后大家就用顏料、畫筆等工具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關于環(huán)保的海報,呼吁人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地球。
五、讓學生做課堂的“節(jié)目主持人”
美術課不僅是教會學生如何畫畫,如何欣賞,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積極的、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這種觀點已被大多數(shù)美術教師所認可。在課堂上,老師如果一味的“表演”,而沒有留給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那么,這堂課就是失敗的。我在講述凡高《向日葵》時,請同學們思考這個花瓶為什么不對稱,學生紛紛發(fā)言,“凡高的心理不平衡”,“當時的社會很黑暗”,“凡高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不滿”等等。然后我把同學們的意見加以總結就行了。我還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比如:我校舉行“元旦文藝晚會”,我給學生布置舞臺背景的設計作業(yè),開展“運動會”時,我給學生布置運動會秩序冊封面設計作業(yè)。學生總是很興致勃勃地去完成,無論作業(yè)做的好與壞,都給學生有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
總之,我希望所有學生真正領悟美術的無窮魅力,讓他們對學習生活充滿自信,并懂得真、善、美,對他們今后的人生路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