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曉婧
摘 要: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shù)、增進中國和世界的互相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改、教研、教學緊密結(jié)合,共同作用,師生同心創(chuàng)高效課堂!
關(guān)鍵詞:教學 教研 教改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和大調(diào)整的變革時期,呈現(xiàn)出世界信息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態(tài)勢。作為一個和平發(fā)展的大國,中國必將承擔著更為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英語作為國際通行語種之一,成為國際間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shù)、增進中國和世界的互相交流與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是非常必要地,它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質(zhì),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增強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
基于這樣的大背景,大環(huán)境,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更顯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如何將此階段的英語教育做到位,做到好,甚至于做到更好?筆者體會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教改為主導,廣泛深入地做好教研工作,并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兩者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增強教學效果,實現(xiàn)“做到更好”的目標。
說到教改、教研、教學,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很自然地將它們與教師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認為教改、教研、教學都只是教師的事。而在筆者看來,它們主要地必須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責任行為,并且還不僅僅是這兩個方面。
1、教改
所謂教改,就是教學改革。因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原有的一些教育機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已不能適應當今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為此由政府、民間團體或?qū)W校作出的為適應社會需求而革新育人方式方法的探索行為,可稱其為“教改”。作為教師,在教改中應依據(jù)新課標要求,要革新備課方向,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改變“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同時,還應該教育和幫助學生提高對學習的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更要積極探索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師生共同努力,開創(chuàng)高效率地英語教學途徑。
2、教研
教研,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教是指教學,研是指研究。當然,其內(nèi)涵還可以拓展。但是,教研在教育界是毫無異議地尤為重要的。教師要廣泛深入地研究教學內(nèi)容,并據(jù)此研討和運用有效教學方法,爭取讓每一節(jié)課時都是成為高效課堂。要要求和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研究、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成每一位學生的一件樂事,一種享受,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當然,無論教改教研,其效果都是由教學來實施和體現(xiàn)的。
3、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xiàn)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nèi)涵也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敖獭钡囊馑季褪峭ㄟ^信號或符號引起別人對事物、人物、觀察和研究的結(jié)果等做出反應。不能僅用“teach”一個詞來對應教學,而應該用“teach and learn”,以同時強調(diào)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簡單說來,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因此,教學是由教與學兩方面組成的?!敖獭笔怯山處熤鲗У?,由教師發(fā)出的動作,“學”呢?“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實踐活動,發(fā)出者應該是學生。教是過程,學是目的。學,是教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此,“教學相長”是極其重要的。
那么學什么、怎么呢?筆者個人認為,要學好、學透、學精、學扎實,首先必須要做好自學,做好預習。預習,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開端。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認真高效的預習,就是學習成功的一半!但是,預習不是單純的把單詞表上單詞的意思抄到課文中,而是要唱好“預習四部曲”。第一曲: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聽磁帶,跟讀課文,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整體的感知。第二曲:通讀課文,整體掌握。通讀就是從頭到尾閱讀整篇課文。通過通讀,對文意有整體的了解和理解。第三曲:精讀課文,解易現(xiàn)難。精讀是一種充分理解、記憶的閱讀。這是比通讀更進一步的研讀方法。精讀要求學生精神高度集中,思維非常活躍。在閱讀中要一絲不茍,逐字逐句,細嚼慢咽,精思深析。精讀的過程,就是鞏固舊知,發(fā)現(xiàn)疑點、難點的過程,也是觸發(fā)思考,產(chǎn)生創(chuàng)見的過程。第四曲:精心作業(yè),再探疑題。精心,就是用心。精心作業(yè),就是要學生認真對待作業(yè),用心去完成作業(yè),不要把作業(yè)當成一種次要的東西或是一種負擔。做作業(yè)的過程,是消化所預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強化知識的過程,更是深化知識的過程,因此不能虎頭蛇尾,要善始善終,完美收場。
4、總述
筆者粗淺的認識和體會是:教改,是教育教學的指航燈;教研,以教改為依據(jù),是教學的助推器;而教學,則是教改、教研豐碩成果的直接體現(xiàn)行為。因此,教師只有準確、深刻的理解和落實教改的方針和要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精心深入地開展教研活動;以科學和發(fā)展地有效方式方法、并且用心去教。學生要研究和運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且用心去學。真正形成教師和學生同心同德齊努力,每節(jié)都是高效課堂地“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4]“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吳立剛主編,[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