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
很多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師自己有著很淵博的文學知識,對現(xiàn)行的語文學科教材研究也頗深。他們往往花費了很大一番的精力備好一節(jié)課,本以為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最后往往不能如愿以償,未能按自己的意愿達到該有的課堂效果??傆X得點力不從心,“恨”學生不成鋼,原因當然是諸多面的。今天我要分析的觀點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我們應該加強他們的語言基本功的訓練。這樣,才會減少語言障礙,更好地學習語文,更好地寫出作文。
一、加強閱讀課文的訓練
閱讀是博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技能的提高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朗讀,背誦的訓練,做到耳、目、口、心面面俱到。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小學生記憶力好的優(yōu)勢,指導他們進行正確的朗讀,不要把文章讀繁瑣了,讓他們覺得害怕讀,那樣,學生有再高的學習興趣也一樣會被眼前的困難嚇壞了,產(chǎn)生厭倦感。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從中引導,使他們讀的明白,讀起來朗朗上口,讀出趣味來,如此這般,也就把知識掌握了。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選讀課文《可愛的草塘》這篇文章,教師讓學生解釋完什么叫“草塘”這個詞后,就該提出疑問:“草塘到底可愛在哪些方面?”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歸納草塘的可愛之處:(一)景色優(yōu)美;(二)物產(chǎn)豐富;(三)風光奇特。而后學生就可以根據(jù)以上三個方面很容易地把文章分成四段。緊接著可以提問:“草塘景色怎么優(yōu)美?物產(chǎn)怎樣豐富?風光奇特在哪里?”這樣,一篇文章的脈絡就清晰了。接著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欣賞課文朗讀、教師朗讀、指名朗讀、還可以小組朗讀。就這樣,同學們經(jīng)過反復聽讀,對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加深了,朗讀的興趣也就濃了,知識也就能較好的掌握。
二、“咬文嚼字”要點到重點上
《可愛的草塘》這篇文章里,一般詞語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學,可以不講或略講,可要講就講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性詞語,要抓住這些關鍵性詞語,指導學生反復品味,從中感受詞語的意味,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如文章第一段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是“呆膩”,為什么呆膩了?因為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習慣,書也看完了,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厭煩,才有下文:去散心,才能見到可愛的草塘。小學生雖然情感并不十分豐富,但“厭煩”還是有體會過的,也就理所當然地能體會作者“呆膩”的感情,這樣分析之后,學生也就記住了詞語和作者的情感變化。再如第二部分中,寫的是景色優(yōu)美。老師應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哪一句話概括地寫出草塘的景色優(yōu)美?”(草塘的景色這么大,這么美)老師板書:
景色優(yōu)美 大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
接著提問:“那么哪些地方體現(xiàn)草塘的大?教師可以用手勢比劃:雙手從胸前伸展開來(表示大),很快地學生就會找出:想置身于大海中”;“茫茫地跟藍天相接”等句子來對應草塘的“大”。誰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草塘的美?”同學們也會很快地通過朗讀句子“浪花翠綠的,綠的發(fā)光,綠的發(fā)亮……再遠的呈墨綠色”里找出一個“綠”字來。再進一步讓他們理解那些是靜態(tài)美,哪些是動態(tài)美。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牢牢抓住了這些重點的詞語不放,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感官,讓他們仿佛身臨其境置身于那片水天相接的綠色海洋里。就這樣,學生在享受草塘優(yōu)美景色的同時不知不覺就把知識給掌握了,即輕松又快樂。同時,教師要求學生要利用課余時間博覽群書,積累一些筆記,特別是摘錄名人名言、好詞好句,擴大詞匯量,積極豐富語言材料,為更好地學習語文作充分的準備。
三、重視復述和轉述訓練
一篇文章看過之后我們的學生要是能做到準確的復述,那說明學生對這篇文章真正理解了。如果學完了課文,做完了作業(yè),那么教學的目的還遠未達到,還應該布置學生會復述,有趣的故事要會轉述給他人聽。復述當然不是單純的背課文,而是根據(jù)原文的意思進行講述,方法有很多,有根據(jù)原文復述,根據(jù)性復述,擴展性復述等等。通過復述的訓練,可以豐富學生的言語寶庫,促進語言規(guī)范化,迅速提高說話能力,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四、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積極運用語言
語文課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將平時積累起來的語言轉化為讀寫能力。學生作文是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練習。特別是學生新學的詞語句式,如果能夠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在新的環(huán)境中嘗試,對學生內(nèi)化這些詞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梢圆扇∵@樣一些方式:(1)基本模仿課文的語言說或寫一段話。(2)創(chuàng)造新的情景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說或寫一段話。(3)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說或寫一段話。但在我們的學生學習當中,有很多學生完成一篇習作要花幾個小時,有的甚至幾天,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是他們認真寫作的表現(xiàn)。因為久而久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寫的文章總是言不達意,記流水賬,有頭無尾或草草收筆。實際上這都是寫作能力差的表現(xiàn)。我們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這種苗頭,積極采取一些具體方法,找到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比如,即興演講、當堂作文、作文競賽等等??傊?,要讓學生將平常積累起來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上來,促進學生準確審題,快速構思,快速寫作,達到寫作目的。
我認為在當前小學語文課改里,廣大教師若能多進行這四方面的訓練,那將大大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減少語言障礙,從而,更好更快樂地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