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春明
致讀者
閱讀,最接近教育的本質(zhì),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言傳身教。讀古人,可遇到遠(yuǎn)年的知音;讀今人,能碰上天涯的朋友。閱讀,其實(shí)是心在走路。所以,讀美麗而永恒的文字,讓心走得遠(yuǎn)些,也就增加了人生的長度和寬度。在俗世的盡頭,有一個書的世界。走到那兒,往往需要一生的時間。驀然回首,今生已老。但不必傷感,因?yàn)槟鞘窃跁阒欣系?。何況,還有來生啊。來生,接著再走。
玉米是不大受人重視的莊稼。玉米種和稻種麥種待在一起,等季節(jié)來敲門。麥種跟冬天走了,稻種跟春天走了,但玉米種走不出去。村里的好水好田都給了稻子麥子,它們才是被寶貝的莊稼。玉米有時想混在稻種麥種里溜出去,也讓人揀了出來。玉米痛苦得很,估計(jì)連咬人的心思也有了。
這樣講,也許冤枉了玉米。但誰叫它長得像一顆牙齒呢。一堆玉米粒就是一堆牙齒,怪嚇人的。莊稼要長得好看,才討人喜歡。比如,大豆長得多好,圓滾滾的,像珍珠。土豆黃黃的,像玉石?;ㄉ裥『⒃谔芍X。稻粒胃口不好,瘦瘦長長的,豎起來看,像一只裝滿秘密的小花瓶。麥粒正好相反,像一滴眼淚長胖了。只有玉米長得兇巴巴的,誰會喜歡呢。幸虧,還沒聽說村里哪個人讓玉米咬傷了。
玉米被村里人叫作粗糧,不好吃,也不好消化。困難時期,把玉米磨成面拌上米飯一起蒸。一人一碗,半天吞不下去。玉米面倔強(qiáng)得很,沙子一樣,堵在嗓眼不肯走。近年來流行吃爆米花——硬邦邦的玉米烤得裂開來,像是開了一朵花。吃法浪漫而殘酷,但味道還不錯。更多時候,玉米是被拿給豬吃的。豬吃得搖頭晃腦的,把它當(dāng)成了天下的美味。豬是玉米的知音。連雞也是。
時間一久,玉米成了不愛說話的莊稼,有啥事,也不愿意跟人講。不像稻子麥子,缺一點(diǎn)水,少一道肥,就吵吵鬧鬧的,葉變黃了,個子也不長了。玉米沒那么嬌氣,即使生了病也扛著。扛著扛著,病就好了。人還以為啥也沒有發(fā)生。玉米有點(diǎn)瞧不起稻子麥子,很少和它們長在同一塊田里。
玉米看上了村子里的一片坡地。那片坡地缺水,麥子長得不好,水稻更不用說了。玉米就想,該讓自己生長一回了吧。沒想到,村里人種上了橘樹。一晃幾年,橘樹大了,橘價卻賤,人又把橘樹砍了。玉米正要走上前去,村里人一把推開玉米,又種上了桑樹。再過幾年,蠶價也賤,人連桑樹也砍了。終于有人說:種一年玉米吧,賣不掉的,還可以去喂豬。玉米一聽,馬上就跑了過去。
下種的時候,坡下田里的麥苗已有尺把高了。玉米憋足了勁,在后面追趕。等到麥?zhǔn)蘸筇锢飺Q種水稻,玉米已經(jīng)長得比人高了。那一段時間,人在田里忙來忙去,又是送水又是送肥,稻子麥子卻只長高到人腰的位置。很少有人想起玉米。想起了,擔(dān)點(diǎn)肥和水送上坡來,也會氣喘吁吁地罵:他媽的,咋這么陡,明年不種了!玉米默默地喝完肥和水,一使勁,又長高了一節(jié)。
玉米長得很認(rèn)真,總是把一節(jié)長好了,才長下一節(jié)。節(jié)與節(jié)之間,交代得清清楚楚。每一根玉米都很端直,站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林子。村里人叫它玉米林。沒有叫稻林麥林的。人最終還是承認(rèn)了玉米的高度。
由于好不容易才長高一回,玉米打算干點(diǎn)事情。替人多長幾個玉米棒子,就用不著提醒了。人在地邊種幾根黃瓜絲瓜,要玉米當(dāng)當(dāng)瓜架,它也很樂意。還有,風(fēng)雨是莊稼的客人,玉米想好好招呼一下。玉米早就看不慣稻子麥子的做法了。你看,風(fēng)吹過麥田,麥苗竟然嘻嘻哈哈學(xué)著風(fēng)搖晃,還美其名曰麥浪。風(fēng)吹過稻田,稻又改名叫稻浪。它們讓人寵壞了,逗著風(fēng)玩,一點(diǎn)也不尊重風(fēng)。所以,風(fēng)吹過玉米林時,玉米站得筆直,讓風(fēng)盡興地吹。玉米林沙沙作響,玉米葉大聲喊:風(fēng)來了,風(fēng)來了。玉米把風(fēng)的到來當(dāng)成了一個驚喜,完全是一副少見多怪的樣子,也不怕其他莊稼笑話。風(fēng)吹一陣,一看雨也快來了,就心滿意足地走了。玉米還沒喘口氣,又開始招呼起雨來。
玉米還天天忙著往坡下看。由于個高,玉米能夠看得很遠(yuǎn)??粗粗咀欲溩泳褪焱噶?。一個人要離開村莊,越走越遠(yuǎn),是玉米看著走遠(yuǎn)的。一個人從外面回來,越走越近,那也是玉米看著走近的。其實(shí),這些和玉米沒啥關(guān)系。但玉米還是讓自己看見了,它不是那種自私的莊稼。如果田野上的莊稼和人來問它,它會把看到的毫無保留地說出來。但是,沒有問的。整得玉米有時都在埋怨自己,一棵玉米看了那么多有啥用呢,還不如閉上眼睛養(yǎng)神。
玉米不甘心,還想看下去。人卻走上坡來,掰掉了玉米棒子。玉米的一家就分開了。玉米棒子跟人走,回去看望雞和豬。玉米稈留在原地,繼續(xù)招呼風(fēng)雨,繼續(xù)看田野上的人和莊稼。人懶于或忘了收拾,玉米稈會一直站到來年。玉米舍不得走,以一種近乎悲壯的姿勢,表達(dá)對生命的愛,對土地的愛。
第二年,村里人果然砍了玉米稈,種上石榴。人以為土地是自己的,想咋整咋整。恰恰忘了,土地也是莊稼的。
玉米咋爭得過稻麥和人呢,想要再長高,就只能等下一回了。季節(jié)又來敲門了,人把門關(guān)得死死的,不讓玉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