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
初中是一個人由兒童蛻變?yōu)樯倌甑闹匾A段,這期間的學生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長、成熟。這期間也是青少年歷史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如何在歷史教學幫助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正確的歷史觀?這是新課標給我們的新目標和新挑戰(zhàn),結合多年的歷史教學經(jīng)驗,筆者現(xiàn)淺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近幾年有一本關于寫歷史的小說很受讀者喜愛,就是《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同時還能把歷史故事寫得那么詼諧、通俗、精彩,很讓人佩服?,F(xiàn)我借用此書封面一句宣傳詞“歷史也可以很好看”,來談談多年來自己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總結的一些經(jīng)驗,探討下如何讓學生認為“歷史也可以很好學”。
一、讓歷史“復活”
提到歷史學習,很多學生的印象就是背不完的年代、時間、事件、歷史意義等等,教師又是以一種填鴨式灌輸?shù)慕虒W方式進行。這樣的歷史學習對學生來說枯燥乏味的,但是歷史其實也是曾經(jīng)鮮活的,也是一件件在當時發(fā)生中的事件。為什么學生就能在看電視劇演繹歷史事件的時候那么聚精會神、興趣盎然呢?這是因為電視劇是把歷史事件“復活”了。但是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注重于故事情節(jié),有時候甚至為了娛樂需求而于忽略歷史背景或脫離歷史事件的真實性,這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顯然是沒有多大幫助的。而現(xiàn)在的歷史科教片也不是很豐富。那么,如何使歷史在課堂中就能“復活”,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我一般會根據(jù)教學大綱將每堂課要講的歷史知識點串聯(lián)一遍。比如近代史,以時間為主線,將事件作為一個個“劇情”,多查一些歷史事件后面的故事,搭配歷史時間在課堂上講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有一個時間、時代概念,并且歷史背后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其次,尋找一些和課本上授課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紀錄片讓學生觀看,從更深入、廣闊的角度去了解真實的歷史事件。甚至可以找一段比較好的影視作品片段要學生欣賞。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當學生結合書本上的文字描寫再看影視作品刻畫的紅軍過草地的艱難情況時,他們就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單獨看文字靠想象要生動得多,這樣自然對整個歷史事件也會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
不管是用哪種方式,旨在將課本上死板、枯燥、簡短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形式,將歷史“復活”,使學生學習“活”的歷史。
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
歷史的作用在于可以讓我們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借鑒歷史,大到可以為了治國安邦,小到可以借鑒個人的成敗得失,更好地解決各種現(xiàn)實矛盾。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地依賴歷史,不能總是想去借鑒經(jīng)驗。歷史的經(jīng)驗借鑒是否能去直接運用,還取決于是否符合現(xiàn)在的情勢和情況等諸多因素。因此,如何正確看待歷史,幫助青少年樹立一個正確的歷史觀是很重要的。
首先,我會引導學生對新課程內(nèi)容做一個預習,試著要學生在課前先嘗試主動去了解歷史。在教學之前,我會要學生先去預習課上將要講解的內(nèi)容,讓學生去準備一個和要講的歷史相關的一個故事或話題。在課堂上學習完課本上的內(nèi)容后,大家可以就自己找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探討。例如,林則徐虎門銷煙,課本上只是簡單描寫了一下這個歷史事件,對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在那樣內(nèi)憂外患的形勢下,林則徐銷毀那么多鴉片,首先會遇到什么問題呢?如果你是林則徐你會怎么做呢?要學生的思維進入歷史。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的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印象深刻。
再如,康有為的“百日維新”為什么會失?。繗v史中不乏有很多次變法,例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吧眺弊兎ā保瑸槭裁从惺∮谐晒??他們的關鍵因素在哪里?是不是效仿古人的做法我們就能成功呢?教師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由淺入深要學生去思考、去探討,這樣學生慢慢就會培養(yǎng)出思考能力、辨別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建立。
另外,正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歷史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做出正確引導。
三、內(nèi)外兼?zhèn)浣虒W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
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這個大目標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在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很好地掌握學生心理也有利于歷史教學,使學生主動愛上歷史學習。
初中正是學生心理上由兒童蛻變?yōu)樯倌甑碾A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比較敏感,一方面活潑好動,造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另一方面通過網(wǎng)絡、電視、書籍、報紙等各種媒體接受的信息很多,可能教師上講到某一個歷史課題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從電視或其他媒體上有了解了。很多學生就開始自以為是,不注意聽講,認為已經(jīng)掌握了知識,實際上可能在對這些知識上存在偏頗甚至錯誤的了解。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如何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呢?絕對不能一開始就全部否決學生,這樣對他們是一種打擊,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承受力比較低,直接否定無疑是一個打擊,會傷害他們的自尊,還有可能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先聽他們講述自己了解到的知識,然后結合課本上的史實,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辨別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分析、辨別事物真?zhèn)蔚哪芰Α?/p>
所以,教師在平時備課過程中,不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應當有意識地通過多種途徑去多了解初中學生心理,比如多看一些相關的青少年心理的書籍等,較為全面地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心理訴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知識、吸收知識。
總之,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那么簡單。如何將歷史知識真正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愛上學習歷史,不再覺得學習歷史是一門枯燥的、與自己毫無關系的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地總結、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我們要做到內(nèi)外兼?zhèn)洌瑩碛性鷮嵉膶I(yè)歷史知識、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活潑多樣的教學方式以及對初中學生心理較為熟悉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將歷史教學做好,才能使學生認識到“歷史其實很好學”。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