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芳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接受、處理外界信息,獲得情感體驗,提升審美情趣,乃至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起點。也就是說,閱讀對于學生的“知、情、意”的發(fā)展成熟具有重要意義。情感并非是自發(fā)的,需要家長、老師進行教育引導。根據(jù)自身語文教學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和體會,結(jié)合外出學習時聽專家的講座和觀摩名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情況,我總結(jié)出了語文閱讀的情感教學法。
所謂情感教學法,就是將情感教育滲透于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把情感教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情感教學的實施不僅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還會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以外的情感教育,讓他們成為具有豐富人文情懷的人。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教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三者之間的“多方對話”。應該如何體現(xiàn)情感教學的理念呢?課前,教師要研究教材文本,精心做好教學設(shè)計,力求把文本中豐富的情感因素挖掘出來,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展示給學生。課堂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在課前,教師要與教材認真“對話”,把教材讀懂、讀深、讀透,要深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把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轉(zhuǎn)化為我們課堂教學的感情基調(diào),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只有在課前準備好飽含情感的“一桶水”,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給每個學生飽含情感的“一碗水”。
教師的范讀、領(lǐng)讀十分重要,是感染學生、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要使學生通過聆聽教師有感情的朗讀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教師的范讀、領(lǐng)讀不可缺少。而且,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實際需要,教師的范讀可以起到以讀代講的作用,高質(zhì)量、高水準、有感情的朗讀常常勝過枯燥的講解。有些語句讀不好,學生就不能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教師朗讀好課文,牢牢地吸引學生,師生才能共同走入文本。特別是一些感情色彩很濃的課文,更應該通過朗讀來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學《背影》時,第四段講到“望父買橘” ,學生讀過幾遍后,仍體會不到文中的情感,我就用心范讀了一遍。在我讀的時候,全班靜悄悄的,有的學生無聲地跟著讀起來,有的學生表情時而凝重、時而喜悅,我知道他們已完全進入情境。這時,我讓大家試著自由讀一讀,學生都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讀后我讓學生談談感受,大家各抒己見,學習難點迎刃而解。
情感教學還必須延伸到課堂以外。課堂外情感教學的重點在于根據(jù)情感教學的理念和目標,向?qū)W生推薦閱讀書目,提出閱讀要求,布置閱讀作業(yè)。
語文教學僅僅靠課堂上對課文“顯微鏡”式的解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情趣和情操的多樣化體驗要求。有品質(zhì)的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看作是可有可無的事情。事實上,課堂內(nèi)的閱讀只能作為學生閱讀的精粹部分,而課外的大量閱讀是學生閱讀的延伸部分,這個部分沒有限量,沒有邊界。只要學生有興趣、有時間,就可以盡情閱讀,只是教師需要及時加以引導,以避免學生偏讀、誤讀。大量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細膩的情感。
教師僅僅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當然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相關(guān)問題:我生命中若遇到磨難該怎么辦?我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現(xiàn)在網(wǎng)絡技術(shù)十分發(fā)達,學生電腦操作能力又普遍較強,可以要求學生開通博客,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大家一起討論。
語文教師應立足于語文學科的特點,讓語文學習成為一種生命與生命的精神對話,潤澤學生的精神世界。情是文的靈魂,文是情的載體,閱讀則是以文引情、以情傳文的體驗過程。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應該說都是文質(zhì)皆美的佳作,作品中飽含著作者的深情、理想及追求,這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不竭源泉。
(責 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