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瑜
摘要:英語作文作為一種檢測學生英語綜合和應用能力的手段,如果教師從“說、聽、讀”這三個方面著手去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一定會有較大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 英語作文
英語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之一是發(fā)展“寫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寫”作為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是為外語教師所公認的。但同時,廣大外語教師覺得:寫作教學難,教師批改學生作文也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了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為此,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英語教學中的“說”與“寫”
在寫作上,人們多注意閱讀和寫作方法的訓練,而忽視說與寫的關系,忽視說對寫的影響和作用。語言的發(fā)展證明,書面語是從口語發(fā)展來的,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學生認識和理解事物的渠道通常是口頭形式的交流。教師必須在教授寫作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和豐富口頭表達能力。因為口頭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書面的結構和措詞。大量研究同時也表明,忽視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會給寫作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現(xiàn)有條件下,學生說的能力要靠加強課堂活動來培養(yǎng);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充分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師生間或學生間的對話與交流。這種對話與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全體討論和分組討論等。通過對學生參與活動態(tài)度和測試,表明課堂上學生更喜歡把談話當作工具來練習。小組討論無疑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談話機會,因而非常有效。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談話中互相啟發(fā),共同構思,使思路更開闊;這也能充分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經(jīng)過討論再定稿,可以提高作文的質(zhì)量和寫作的能力。
二.英語教學中的“聽、讀”與“寫”
(1)“聽、讀”對學生來說往往是最大的語言輸入。它不但增加學生接觸語言機會,同時也可豐富其英語國家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一點對強調(diào)“說、寫”過程中使用的“得體性”至關重要。
(2)只有信息的輸入達到一定量時,信息輸出才成為可能。英語寫作中最突出的難點是寫作內(nèi)容的貧乏和思路不暢。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應重視內(nèi)容挖掘技巧的教學之外,還需通過大量的聽、讀積累相當?shù)恼Z言素材,使學生在寫作中覺得“有話可說”。
(3)如果說“讀”是信息的攝入,那么“寫”就是信息的反饋與提取?!皩憽币?jīng)過大腦思維的加工、提煉,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積極的學習心理過程。教科書所編的閱讀課文是寫作的素材的集散地,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因此,在側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應對學生進行各種各樣形式的寫的能力訓練。
(4)將聽力理解與作文技能兩部分結合起來,將寫作限制在特定情景中,它不僅能提供給學生寫作能力的評估,檢查其對輸入信息的理解,還能檢驗他們能否寫出符合文化習慣和特定情景要求的文章。
英語作文作為一種檢測學生英語綜合和應用能力的手段,如果我們教師從“說、聽、讀”這三個方面著手去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我相信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一定會有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