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由聽、說、讀、寫、譯五個重要部分組成,而譯則是其中最難的環(huán)節(jié)。與聽讀,寫不同的是它要求更高,需要的不僅是英語學習者的輸入,更重要的是有效輸出。本文通過介紹 Krashen的“輸入假設”和Swain 的“輸出假設”,探討了有效輸入對口譯學習中的有效輸出的影響,得出結論:口譯學習中的有效輸入與有效輸出輸出是成正相關的。有效輸入是有效輸出的必要前提,有效輸出是有效輸入的目的,反過來對輸入具有促進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口譯;有效輸入;有效輸出
作者簡介:童玲,四川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9--02
引言
隨著與世界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英語作為一種橋梁的角色,起著溝通信息,傳播文化,增進友誼的作用。英語人才,尤其是口譯人才是供不應求?,F階段高校翻譯本科專業(yè)(BTI)和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在中國高校的設立標志著我國職業(yè)口筆譯人才的培養(yǎng)開始走上體制化和專業(yè)化的軌道。然而口譯學習并非易事,筆者周圍有很多英語翻譯專業(yè)的碩士生大多都選擇筆譯作為其研究方向,問其原因,都認為口譯太難,不好學。本文從語言學理論的角度對口譯學習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對口譯學習者能有所啟示。
一、第二語言習得的輸入與輸出理論
1.輸入理論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凱森(Krashen)提出語言輸入說( Input Hypothesis),該假說認為,人們習得第二語言是通過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 )??衫斫庑暂斎牒蛢仍诘恼Z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是語言習得的首要條件和關鍵(Krashen,1985:45)。在該假說中,他進一步強調了i+1理論,認為語言學習者所輸入的內容( i ) 必須能夠在語言學習者的理解范圍之內,同時輸入的語言形式或功能還應該高出現有水平(i+1)。而有效的語言輸入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輸入的可理解性;2 )輸入具有趣味性或相關性;3 )不按語法順序進行;4 )輸入足夠的量。 他認為在人們的大腦內天生就有語言習得機制,然后通過在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和上下文接觸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材料,便可以學習一門語言。
2.輸出理論
輸出假設(Output Hypothesis)是二語習得研究者Swain 針對 Krashen 的“輸入假設”提的。根據Swain 的觀點語言輸出具有三個功能:刺激功能;假設驗證功能;元語(反?。┕δ埽⊿wain,2004:23)。在Swain 看來,輸出和“可理解性輸入”有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她認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輸入外,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的語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流利、類似母語者的水平”(Johnson K E,2000:45)。相對于Krashen“i+1" 可理解性輸入形成對應,她也提出了"i+1"的輸出,認為一定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習者在輸出過程中進一步分析第二語言的語法、結構以及用法,因而能產生超越目前語言能力(i )的效果,即“i+1 ”的輸出(付艷,甘世安 ,2005:95)。
二、英語口譯中的輸入與輸出
從口譯的定義來看,口譯是一種通過聽取和解析源語(source language)所表達的信息,隨即將其傳譯為目標語(target language)語言符號,進而達到傳遞信息之目的的言語交際活動(梅德明,1996:6)。它是一種集聽、說、讀、寫之大成的綜合性語言操作活動,除了需要扎實的雙語基本功,一流的雙語表達能力和嫻熟的轉譯技能外,還要求譯者有寬廣的知識面(miscellaneousness),快速的反應能力,良好的心里素質,等等。既然扎實的雙語基本功,良好的聽力能力和寬廣的知識面,是口譯員必備的素質的一部分,才能順利完成口譯工作,這就與Krashen提出的輸入理論有密切的關系??谧g輸出是高層次的二語習得活動,超越了這些基本功——聽、說、讀、寫,卻也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試想譯員平時沒有大量的聽力練習的積累,如何具備在高壓的口譯現場應對自如,尤其是一些有口音的發(fā)言者,比如印度、尼泊爾口音。根據Krashen提出的輸入理論,輸入的語言材料必須有足夠的量,量達到了自然會有相應的質變。那么針對口譯學習的基本功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輸入呢?筆者認為,模仿和背誦就是一個很好的利器。眾所周知,“一切語言活動都從模仿和記憶開始,然后慢慢進入創(chuàng)造性活用的階段。長期不懈的模仿和記憶,能夠提高講話的速度和表達的自如性,建立心理優(yōu)勢,排除焦慮情緒”(李華,雷若微 ,2011:3)。同時由于漢譯英對口譯者英語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不利的母語生長環(huán)境很難讓我們輕易獲得英語思維能力。為了克服母語遷移心理,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解決“中文腔”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語言輸入,讓正確的英語表達充斥大腦 ,隨時隨地讓大腦始終沉浸在英語思維的氛圍中,多背誦源語文章,多看原版電影,電視劇 ,并且將自己不會的表達記錄下來,及時復習直至消化吸收達到脫口而出的水平,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能力,從而提高漢譯英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性。另外,寬廣的知識面同樣需要譯者平時注意積累各種專業(yè)知識,譬如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甚至包括物理,化學,計算機,航空等理工科方面的知識。當然這不是說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去學,囫圇吞棗。根據Krashen提出的輸入理論,輸入的材料必須具有趣味性和相關性。每個口譯學習者都有著不同的興趣和偏好,有的體育感興趣,那么他平時的積累便可以從體育的背景知識,相關詞匯,句型開始向相關領域延伸拓展。有的可能比較關注政治,經濟,那么他也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加強自己的口譯知識積累和儲備。一點帶面,逐漸延伸。心理學常識告訴我們,人們只有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內容時,才會調動出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正好符合Krashen強調的輸入的材料具有趣味性和相關性。而口譯的學習并非只注重輸入,輸出才是最終目的,根據Swain的輸出假設,輸入的語言知識必須及時運用之后才能夠真正提高我們的口譯水平,內化成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所謂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我們在積累語言素材之后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輸出練習,可以分專題進行。當在口譯的過程中有效的輸出得以成功地完成,那么有效的輸入才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那么會進一步促進學習者繼續(xù)加大語言輸入練習,提高輸出質量,形成口譯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真實語言輸入對英語口譯輸出的作用
翻譯理論家奈達曾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翻譯的基本過程,并認為所有語言都有核心句(kernel sentences),若兩種語言說享有的核心句越多,那么翻譯起來就越容易(Jeremy Munday,2010:40)。由此看來,要實現口譯的有效輸出,口譯學習的輸入應主要放在積累語言材料上,筆者作為英語專業(yè)口譯學習者經過口譯小組學習實踐, 總結認為真實語言輸入尤其是背誦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表達,例如政府工作報告漢英對照,對擴充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核心句具有十分重要,從而幫助口譯學習者提高漢英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能力,下面就以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說明。
2013年3月6日溫家寶總理做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幾乎涵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政治、軍事、環(huán)境、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詞匯和表達,了解和積累這些知識對于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規(guī)劃藍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也為今后的口譯實踐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探月工程th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載人深潛 a manned deep-sea submersible;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launching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China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the Liaoning, was commissioned;“十一五”規(guī)劃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十二五”規(guī)劃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一攬子計劃 package plan;棚戶區(qū)改造 rebuild slanty areas;京滬、京廣、哈大等高鐵和一批城際鐵路相繼投入運營The high-speed Beijing-Shanghai, Beijing-Guangzhou and Harbin-Dalian railways and a number of intercity railways were opened to traffic.一批跨江跨海大橋、連島工程相繼建成A number of bridges over rivers and bays and linking islands with other islands and the mainland were completed.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順利推進或建成Smooth progress was made in major projects such as those for transporting nat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nd diverting wate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and some of the projects have been completed;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時,有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When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 at its worst, we effectively employed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such as adjusting required reserve ratios and interest rates to maintain proper growth in the money and credit supply.
四、提高英語口譯輸出的方法
口譯具有即席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譯員必須具備良好的雙語知識,尤其是語言基本功??谧g信息的廣泛性特點要求合格的譯員是雜家也是專家,需涉獵百科知識也要對少數專業(yè)或領域有較深入的了解;口譯的技能性和藝術性特點說明口譯是一項技能性很強的技術工作,口譯技術需要通過一定的專業(yè)培訓及大量的口譯實踐方能習得(仲偉合.2001:30-32 ).Krashen 的輸入理論對于提高口譯學習者的語言基本功具有重要的啟示,通過以上列舉的實例也可以看出必要的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是最基本的,口譯學習者可以充分利用他們已獲得的語言資源,練習進行“可理解性輸出”,才能使習得的內容得到鞏固和內化(李華,雷若微 ,2011:5)。有效的語言輸出,是語言真正被掌握和運用的前提,是口譯活動進行的基礎。首先口譯學習者應充分利用口譯書本上以及網絡上的知識資源,比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譯教程,口譯網,滬江英語學習網等,收聽VOA、BBC的新聞廣播,定期收看外語電視節(jié)目密切關注和搜集最新的真實語言素材,除了觀摩學習每年兩會的新聞發(fā)布會現場外,還可以有效利用外交部網站,白宮網站等一系列官網了解國內外新聞動態(tài),并將其中自己比較陌生的詞匯、表達靈活應用到日??谧g訓練當中,做到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有機統(tǒng)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北痴b是提高口譯有效輸入的另一重要學習策略。因為中國口譯學習者沒有完全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作鋪墊,背誦在英語學習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學生獲得最佳語言輸入的途徑,它使學習者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反復強化,比如詞匯、語法。同時背誦能增強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語言輸出更加準確和規(guī)范??谧g學習者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的越多,在口譯時表達方式就會游刃有余,在選擇表達方式時就越富有靈活性。另外,在英語口譯學習中,我們應當正確運用背誦策略,使背誦形式靈活多樣,并在背誦后有針對性加以大量的練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時鞏固背誦的語言知識,方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付 艷,甘世安.語言輸入與輸出理論研究與英語教學.[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5(18) :15
2、李華,雷若微.談真實語言輸入對提高漢英口譯能力的作用.[J],Overseas English 2012(5):3
3、梅德明.英語高級口譯資格證書考試口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6
4、仲偉合口譯訓練模式、內容、方法 [J] 中國翻譯中國翻譯 2001(2):30-32
5、Johnson K E. Understandings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rage Classrooms [M].北京:人民教育社,2000.105
6、Jeremy Munday.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0:40
7、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M]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5.
8、Swain M. The Output Hypothesis[A].Handbook on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 Mahwan, NL: Lawrence Erlbaum, 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