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亮
【摘要】本文主要談一下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累積語言材料。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可見語言積累不容忽視。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使學生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語文索養(yǎng),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累積語言材料呢?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積累興趣
小學生的“向師性”、模仿性等特點較為明顯,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就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首先,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這樣會使學生樂于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其次,要有良好的語文閱讀、積累習慣,要有豐富的知識,要有較高欣賞鑒別的能力;再次,要熟練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選擇臺適的積累材料,才能擔負起指導學生積累的重任。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diào)節(jié)者,它的加入便激發(fā)了儲存在內(nèi)心的力量。人們對有興趣的東西往往表現(xiàn)出極大的積極性,并產(chǎn)生某種肯定的情緒與體驗。因此一開始訓練就要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興趣,使學生樂于積累。
二、教學中教師應少講解,讓學生多積累
閱讀教學一直存在重理解輕運用的觀念,認為學習語言的關(guān)鍵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自然而然地會運用。這種觀念導致在教學實踐中重視講解,忽視積累,老師講的多,學生積累的少。課堂上,老師唯恐講少了而使學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繁瑣的分析講解上。這種過多過碎,甚至超出小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分析講解擠占了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時間,奪去了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這種肢解課文的講解。
閱讀教學要想落到實處,搞得扎扎實實,扭轉(zhuǎn)高耗低效的局面,我認為,老師精講少講,學生每讀多積累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如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首先要多背誦?!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善小學階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60篇,后面還附有70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背誦是吸收語言營養(yǎng)、豐富語青積累的有效方法。能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當然更好,但一時難以理解的,死記硬背也是必要的,也是積累,這能為今后的“反芻”、領(lǐng)悟提供語言材料。其次是增加閽讀量,重視課外閱讀。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第一學段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加萬字,第三段不少于100萬字。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豐富菇浯言積累,僅靠課上湊,靠讀課本,是遠運不夠的,必須讓學生張開雙翼,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我們應積極刨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優(yōu)化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使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擰成一股繩,形成臺力,共同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三、讓學生在讀課文中進行語言積累
讀是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啟發(fā)淡話開始,到認識字詞,教師講解、朗讀、復述,直到結(jié)束淡話,都離不開讀。讀能夠加深理解課文,能夠幫助JL童掌握語言,讀多了,讀熟了,課文的語言就可以進入兒童自己的語言里去。
1、在閱讀感知中積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中既感知課文大意,就己積累課文有關(guān)語言,達到一箭雙雕之功效。
2、在細讀中理解積累。在初凄課文感知大意后,學生進入細讀課文理解語言的階段,教師可巧妙地設(shè)計一些讓學生依據(jù)課文語言的階段,教師可巧妙地設(shè)汁一些讓學生依據(jù)課文語言提煉詞語,或依據(jù)詞語尋找課文語言的練習。這樣,詞文互證,對號入座,以積累深化理解,以理解促進積累。
3、在美濱生情中積累。葉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地朗讀,稱為“美讀”,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教師要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生情動情”,真正使課文中的語言“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憊皆若出于吾之心”,在美讀中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
四、重視復述訓練,引導學生掌握和積累語言
復述是運用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把聽到的、讀到的材料表達出來的技能訓練。復述旨在訓練學生系統(tǒng)連貫地表述的能力。復述時要對材料進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詞語、旬式和章法,進行分析、綜臺、抽象、概括,經(jīng)過篩選,抓住重點。因而,復述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語青,舊時通過內(nèi)化,規(guī)范了口頭語言,又訓練提高了學生理解、記憶、概括等多種能力。如果說背誦是小學生掌握和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那么,隨著年級的升高,復述同樣是掌握和積累語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態(tài)的一種學習語言方法。
復述根據(jù)要求和難易不同,可分為簡要復述、詳細復述和創(chuàng)造性復述。要求抓住語言材料中的重點詞句迸行復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侶創(chuàng)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創(chuàng)造性復述,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善于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五、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景.讓學生快樂積累
1、在教學《日月潭》一文時,我創(chuàng)泣以F情景址學生學中積累。
2、在教學《日月潭》一文時,我注重指導學生背中積累。師:“多美的口月潭,多美的課文?。∽屗鼈兌加肋h留在我們心里吧!”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先多讀幾遍,再借助剛才積累的詞句練習背誦。
可見在閱讀對話和生動的情意中積累,積累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積淀情感和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