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譜
老年人的活法,沒有定法,精彩生活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先看看下面這兩個故事。
“北京自助游老年人社團”
劉大姐是北京人,今年剛退休,一下子留出大把的空閑時間。她身體狀況不錯,和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伴退休后又返聘,日常還在工作。她有個獨生子,結(jié)婚后搬出去住了,還沒打算要孩子。她平時沒事可做,看到人家?guī)е鴮O子孫女,享受天倫之樂,很是羨慕,可兒子兒媳還沒計劃要小孩,她著急也沒辦法。
有一天,劉大姐在小區(qū)里,聽到從幾個外地來住在子女家的大姐聊天說,來北京有一段時間了,還沒去看過天安門呢。孩子們工作太忙,沒時間陪著游玩,他們又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北京哪里好玩……
劉大姐想:“我倒是知道北京哪里好玩,只是平時沒人一起玩,自己去也沒意思。不如組織幾個人一起游玩?!庇谑撬f:“我熟悉路,我們明天一起去天安門和旁邊的中山公園走走吧?”那幾個從外地過來的大姐很高興,于是大家相約第二天一起出游。
就這樣,劉大姐漸漸在小區(qū)里組織起了“北京自助游老年人社團”,從公園到博物館,從爬山到看電影,無拘無束。他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互相幫助,一起交流、相互陪伴,不僅身體得到了鍛煉,還交到了朋友。
不僅是外地來的老年人,小區(qū)里一些孤單的北京老年人,也加入他們的隊伍。附近小區(qū)里的老年人聽說了,也有人加入他們。那些外地來的老年人說,有了劉大姐組織的這些活動,他們熟悉了北京的交通、景點、衣食住行各種資源,這個城市對他們來說不再陌生和隔閡,在北京生活得開心而舒展。
劉大姐呢,除了自己玩得很開心,不再孤單和空虛,同時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喜歡,感覺自己很有價值。有意思的是,后來,劉大姐的老伴膽結(jié)石需要做手術(shù),正是她組織的這個“北京自助游老年人社團”里,有一個朋友的兒媳婦是家大醫(yī)院外科的護士,介紹了一個可靠的醫(yī)生主刀,手術(shù)順利。劉大姐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個想法,隨手做的那些小事,給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帶來了那么多獲益。
“社區(qū)物品流通角”
老王是個知識分子,退休了,和以前一樣,喜歡看書。只是他現(xiàn)在精力和空閑都多起來了。人一放松下來,有時會冒出來些奇特的想法。
有一天,老伴又在嘮叨他:“你的書那么多了,還在買書,家里都沒地兒放了。要不你送些書給別人吧!”
老王心想:“送些書給別人?倒是個好主意,有些書確實看過之后就不看了,閑置在書架上挺可惜的。好書應(yīng)該流通起來,物盡其用嘛。這樣我再買書,老伴也省得嘮叨我。只是,送給誰?怎么送呢?最好送給想讀書的人,不是拿去做廢紙賣的人?!?/p>
第二天一大早,老王清理出來幾本書,打算送人,又找來一個舊布單,帶到小區(qū)的中心花園里,把單子在地上鋪好,書擺在單子上,用粉筆在地上寫上:“贈書自取”。然后老王就像平常一樣,在旁邊打太極拳。
一會兒,來了幾個晨練的老年人,看到地上的書和字,先是很驚訝,問清楚后每人撿了一兩本。就這樣,書很快就贈完了。
老王的女兒,穿衣喜新厭舊,經(jīng)常有不想再穿的衣服,直接就扔垃圾桶了。有了這次贈書的經(jīng)歷,老王想:“其實物品應(yīng)該流通起來,對你沒用了,對別人可能還有用?!庇谑?,他跟物業(yè)商量,征得物業(yè)同意,在小區(qū)的中心花園的一個角落里,設(shè)立了一個小牌子,開設(shè)了公益性的“社區(qū)物品流通角”,每天早晨,小區(qū)里的居民,可以把不要的可用的物品放到這個角落,用于流通,自由取放。不僅是舊書,還有兒童玩具,衣服等等。流通之余剩下的物品,物業(yè)才處理掉。
這個“社區(qū)物品流通角”開始運行之后,老王發(fā)現(xiàn),總是有撿廢品的老頭老太太,為了占便宜,盯著隨時來撿。他不想可用的物品直接流通為廢品,不得已,由自由取放,開始使用“兌換體系”,即贈一件可用物品,即得一個兌換幣,拿兌換幣自由換取其他物品,沒有兌換幣,就直接拿一元錢,來換取物品。這樣一個簡單機制,解決了撿廢品問題。但需要老王每天早晨花點時間“維持秩序”。老王一開始心里有些別扭,心想,這不是自己沒事找事嗎?總想著有沒有省事的辦法。
這事做了幾天之后,老王發(fā)現(xiàn)其實很好玩,并不只是負擔。每天早晨,花園里空氣新鮮,小區(qū)里有很多晨練和路過的人,這些人老王本來大多不認識,就因為維持這個“社區(qū)物品流通角”,老王有機會認識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新朋友。
公益性質(zhì)的“社區(qū)物品流通角”很實用,很受老少歡迎,大家聽說是老王提出來的想法,又在花時間維持,都對他敬重有加,愿意認識他。就這樣,老王由一個內(nèi)向的知識分子,變成了小區(qū)里知名度很高的,很受歡迎的人。
每天早晨花園里的一個小時,成為老王生活里非??鞓贰⒎浅3鋵?、非常滿足的一部分。通過這個物品流通角,老王的生活真正的也開始流通。他把自己寫的書法作品也拿出來送人,認識了小區(qū)里其他喜歡書法的人。他還認識了幾個修養(yǎng)很好的鄰居,通過和他們的交往,他的生活又打開了一扇扇豐富多彩的窗戶。他開始感覺退休之后的生活真是有意思,現(xiàn)在有時間,又自由,精彩生活原來是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的。
說說這個“我”
為什么通過服務(wù),成為集體的一份子,就可以快樂而精彩呢?那些眼睛只盯著“買菜時多占便宜”的老年人,那些做點事就抱怨連天,顯示自己勞苦功高的老年人,為什么不能快樂而精彩呢?不但不能快樂而精彩,還時常滿腹怨氣睡不著覺,或者和兒子媳婦處不好關(guān)系,逢人便說別人不是,說自己委屈。這其中的奧秘在哪里呢?
煩惱的根,就是這個“我”
人的念頭里,關(guān)于“我”或“我的”念頭一多起來,煩惱就來了,障礙就來了,事情就不順利了,身體也不舒服了,覺也睡不踏實了。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為了“我”好。
哪個煩惱的故事,主角不是“我”或“我的”呢?
“我”注定是孤獨的,與人沖突的 為什么呢?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和“我”的位置和利益完全一致。就連我兒子,都不是和我在同一個位置上的。我的觀念和兒子的觀念不同。我和兒子帶孩子的觀念不同,我堅持我的觀念,他堅持他的觀念,于是起沖突,于是,我感覺很孤獨。我和兒媳在家務(wù)上,我心里總在計較,憑什么都是我做?于是,我感覺很孤獨。如此如此,哪里有“我”,哪里就有煩惱。越是“我”,越是煩惱。
什么時候“我”淡去了、融化了 當我專心致志做事的時候,做得很投入,很痛快,物我兩忘。這時,沒有“我”,沒有煩惱。當我真心助人、完全不期望贊美感激回報的時候,沒有“我”,沒有煩惱。當我在大自然的花草樹木之間,慢悠悠散步,聞著植物的清香,看著它們長得旺盛極了,心里滿是歡喜,這時,沒有“我”,沒有煩惱。
這個“我”,有時有,有時沒有,有時濃濃的一個圈,有時淡淡的一道痕。那么,這個“我”,到底有沒有?
我無法告訴你答案。我只能讓你看到,這個“我”是“真實可變”的。
人們所謂的自私,其實只是不智慧,不知道如何更入佳境。人們所有的煩惱,主角都是“我”,包括“我的”、“我喜歡/不喜歡”等等。誰的煩惱里沒有“我”?我一個都沒見過。天地沒有煩惱,因為天地沒有“我”。由此知道煩惱的根,就在這了。
那么,為什么我把別人放在前面,處處為別人付出,感覺還是痛苦的?真相是,沒有“我”,哪來的別人。所謂為“別人”付出的想法,都是建立在小我之上的,是人我分別心。所以還是痛苦的。一點不比自我中心更輕松。痛苦的根,不再是我還是別人。而在人我分別計較,在圍繞著“我”的那層隔膜。
成為集體的一份子
通過服務(wù),成為集體的一份子,內(nèi)心里沒有那么重的人我分別,不去分別計較誰吃虧誰占便宜,這輩子就算活出來了。接下來,所有的快樂精彩,都會在生活里上演。
人到老年,最看重是健康長壽。而健康長壽的關(guān)鍵,是心的狀態(tài)和生活形態(tài)。通過服務(wù)融入集體,心的狀態(tài)是無我無私,由此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無比快樂,不求長壽自然長生。通過服務(wù)融入集體,生活形態(tài)是奉獻的、活躍的、開放的、交流的、豐富的,由此身體健康,德高望重。這樣的心態(tài)和生活形態(tài),不僅有利于自己健康長壽,通過服務(wù)創(chuàng)造的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還不知不覺為家人子孫種下福德。
那么,成為集體的一份子,具體可以怎樣做起呢?
1為家人服務(wù)不計較。家庭是身邊的集體。首先是做好身邊手頭家務(wù)事,默默為家人服務(wù),不計較,不抱屈,不分你我。踏實做事,不唱勞苦功高。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保持活躍的日常生活方式,無我無私的為家人服務(wù),是老年健康快樂的基石。
2在家中低調(diào)。人只有通過低調(diào)服務(wù),而不是唱高調(diào),處處要人聽我的,才能受人歡迎,成為集體的一份子。在家庭這個集體也是一樣。和美家庭,是老年人為自己和子孫創(chuàng)造出來的福。老年人創(chuàng)造和美家庭的要點,在于低調(diào)。放下自己的觀點,把決定權(quán)交給成年的子女,信任他們,只有子女征求才提供建議。越是感覺自己在家里一定要受尊重,一定要拿主意,一定要說話,越是不能成為家庭這個集體的一份子,只能制造隔閡、沖突、排斥和不快,讓自己和子女都煩惱。
3放下人我之間的斤斤計較。越是計較,越是怕吃虧,實際上越是占不到便宜。因為這樣的人心胸狹小,苦惱無窮,身體不好,家庭不和,不受歡迎,也交不到真朋友,連接不上豐富廣闊的社會資源,把自己的心和生活都限制在狹小角落里了。
4留心身邊朋友、鄰居的需求,力所能及,多多助人。助人卻不居功,才受人尊敬。
5利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資源,創(chuàng)造性的為周邊服務(wù),就像劉大姐,利用對北京的熟悉,創(chuàng)立了“北京自助游老年人社團”。如果您有這個心,一定有適合您的創(chuàng)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