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輝
關(guān)鍵詞:毽子;踢毽;玩鍵;拓展;妙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9-0074-01
毽子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體育器械,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深受中小學生的喜愛,根據(jù)制作的材料可分為雞毛毽、紙條毽、塑絲毽、絨線毽和皮毛毽等。為充分利用毽子的潛在功能,有效彌補體育器材的不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體育興趣,筆者總結(jié)出毽子的一些新玩法。
一、踢毽
1.單人踢:原地連續(xù)用單腳內(nèi)側(cè)、腳正面、腳外側(cè)踢毽子,也可雙腳內(nèi)側(cè)交換踢、單腳內(nèi)外側(cè)交換踢等方式。
2.單人盤踢:每踢一次,毽子在下落時,必須穿過兩手大拇指和食指圍成的圓圈。
3.單人踢雙毽:練習者手持兩個毽子,先將第一個毽子向上輕拋起,待毽子下落至練習者膝關(guān)節(jié)高度時,練習者迅速屈膝抬腳用腳內(nèi)側(cè)踢毽讓其向上彈起,當毽子上升到練習者胸部時,練習者再將手中的第二只毽子采用前面的方法拋出,同時用手接住第一只毽子,隨即練習者再踢下落的第二個毽子,如此反復進行。待動作熟練后,可不要手接而直接用腳連續(xù)交替踢雙毽。
4.雙人踢:此法要求練習者有一定的基礎(chǔ),兩人相距1~3米面對面站立。采用腳內(nèi)側(cè)、腳外側(cè)、腳正面等技法平穩(wěn)的將毽子踢給同伴,同伴則再將毽子踢回,如此反復進行。
5.多人踢:練習者人數(shù)在3人及以上,大家圍成一個圓圈,相互踢傳毽子。
6.圈內(nèi)踢:在場地上畫一個直徑約1米的圓圈,練習者在圓內(nèi)將毽子拋起,個人用腳連續(xù)踢毽子,直到毽子落地為止,看誰踢的多。踢毽過程中出現(xiàn)除腳之外身體其他部位觸毽或圓圈之外觸毽,只作為調(diào)整,不計次數(shù)。
7.花樣踢毽:此法要求練習者有扎實的踢毽技法,完成花毽競賽規(guī)定的盤踢、磕踢、落、上頭、交踢6個套路外,還可自創(chuàng)動作,讓花樣向更繁更高難度挑戰(zhàn)。
二、玩毽
1.短跑比賽:分別將兩只毽子放在兩腳背上,在確保毽子不掉落的情況下“跑”完規(guī)定的距離,可進行接力賽。
2.頂毽行走:將一只毽子放在練習者頭上,在手不觸碰情況下,走完規(guī)定的距離。可進行接力賽,也可前后雙手搭肩組成縱隊,進行集體合作行走。
3.接力比賽:可將毽子作比賽接力物(棒),進行搶種搶收、取送毽等比賽。
4.踢遠:手持毽子,適時將毽子下落于由后向前擺動腳的腳背上,看誰踢得遠。
5.踢準:先在地面做好靶環(huán),采用上述方法將毽子踢向靶心,看誰踢得準。
6.投擲:學生手持毽子投進一定距離處的筐(圈、簍),也可進行打移動目標、炸碉堡、擲遠等練習。
7.放煙花:學生手持毽子,聽到指令后用雙手或單手用力向上拋出,然后接住,連續(xù)進行,看誰拋得高,接得穩(wěn)。
三、拓展
1.板羽球:用毽子和舊棄乒乓球拍即可玩打簡易的板羽球。
2.毽球:在場地中間拉一張網(wǎng)或一條繩,將學生分成2~5人一組,進行毽球?qū)官悺?/p>
3.繩毽:將毽子的一角用約1米長的橡皮筋或細線的一端系住,學生手握橡皮筋或細線的另一端,進行相關(guān)的踢毽練習。此法適宜初學者。
4.標志物:將毽子作標志物,擺放成各種形狀來服務課堂教學的需要,如折返點、跑道、分隔線等,進行折返跑、曲線跑、三角跑等各種練習。
5.跳躍練習:將毽子適當距離擺放,進行連續(xù)收腹跳、單腳跳、雙腳跳等跳躍障礙的練習。
6.毽子操:先用長約1米的橡皮筋系在毽子一角,制成繩毽。學生手持1~2個繩毽,結(jié)合繩毽的特點來練習踢、頂、拍、繞、夾、拋、翻、擺等動作的毽子操。若條件不允許,也可直接手持毽子進行創(chuàng)編練習。
四、廢毽開發(fā)
1.修補:對破損、脫落的毽子利用針線、膠水、毛線類等修補,讓毽子重生。
2.嗒嗒球:取3~6支廢棄毽子的羽毛插在廢棄羽毛球的球托(材質(zhì)為泡沫塑料)內(nèi),然后用膠水固定,便制成一個嗒嗒球。
3.懸浮羽毛:每人一片羽毛,將羽毛拋向空中,接著用口對準羽毛不停地吹氣,看誰的羽毛在空中停留時間最長。為了達到較好的懸浮效果,最好選用雞毛。
4.吹羽毛賽:在場地中間拉一條繩,學生按2~5人一組分成兩組,分別站在繩子兩邊,在身體不接觸羽毛的情況下,用口吹羽毛,讓羽毛掉落到對方場地即為勝出。
5.飛鏢:取2~4片羽毛理順對齊,將適宜長短的鐵釘放在羽軸中間,釘尖朝外并留出2厘米,用絨線纏繞固定,接著用膠水強化牢固,就制作完成簡易飛鏢。用泡沫塑料板做飛鏢靶,就可玩擲飛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