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紅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應學會換位思考。通過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班主任更加深刻地理解班主任角色,理解學生,理解家長,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有助于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和諧地發(fā)展。班主任工作換位思考孩子家長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母親很喜歡帶著5歲的女兒逛商店,可是女兒卻總是不愿意去,母親覺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東西那么多,小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為孩子系鞋帶,突然發(fā)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動著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真是一位細心的母親。
“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反思我們的教育,真的有點可怕。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著實抓好班級管理、抓好日常行為規(guī)范訓練、小干部培養(yǎng)等常規(guī)工作的同時,還應學會換位思考。通過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班主任更加深刻地理解班主任角色,理解學生,理解家長,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有助于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和諧地發(fā)展。
換位思考之一:假如我是學生
我想每個班主任,都會對犯錯的學生警醒教育,我也不例外。每當嚴厲批評學生之后,心里總會難過好幾天,非常自責??倳词∽约航逃绞绞欠裼悬c簡單粗暴了?會不會給學生造成傷害?畢竟學生年紀還小,犯點小錯是成長中的必然。學生約束力、自制力差,往往會產生愿望與行為脫節(jié)的現象也在所難免。于是,我經常督促自己進行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學生,希望老師怎樣幫助、教育自己?這樣想了以后,我會找這個學生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特別在多談他的優(yōu)點,把優(yōu)點放大,使其感受到老師不僅僅只盯著他的缺點,也看到了他的優(yōu)點。老師的話語,猶如春風溫柔地撫平了孩子的心靈,這是我們很多班主任的批評藝術,也是學生為什么會特別服班主任的批評,這樣,班主任也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里。
“換位思考”可以架起師生間溝通的橋梁,是學生信任老師的重要方法。
“換位思考”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是解決同學之間糾紛的重要方法。
在班級事務中,班主任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是司空見慣的。如果我們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批評教育,直接判定誰是誰非,學生往往認為老師偏袒對方,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發(fā)生糾紛的雙方并不能冰釋前嫌、化“敵”為友,今天和這個同學發(fā)生糾紛了,明天還有可能和另外的同學發(fā)生糾紛,等等。所以,這些糾紛,說大不大,并沒有什么原則上的錯誤,但是說小也不小,它可能使學生對同學、對老師、對這集體有情緒,影響到班級的團結穩(wěn)定。
如果利用“換位思考”來讓學生自己來解決這類問題,從經驗來看,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錯誤,還能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的“換位思考”意識,為以后再次發(fā)生這樣的問題起到一個屏障作用,而且還能很好地去協調解決周圍其他同學之間的糾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
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老師可以在提問中將糾紛問題解決。
1.問學生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學生自己講述事情的經過。開始學生往往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緒都較激動,但通過傾訴和老師耐心的傾聽,他們的激動情緒已得到了相對緩解。
2.問學生覺得對方錯在什么地方。這時學生往往會把責任推給對方,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為下一步做必要的鋪墊。
3.問學生“如果你是他,你覺得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這時,老師又把球踢給學生,要求學生進行換位思考了。當學生站在對方角度時,往往開始意識到對方行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頗,對自己的行為已不那么理直氣壯了。
4.問學生如果他是你,他該怎么辦。當把對方換成自己后,經過進一步的換位思考,這時學生已經能較全面地考慮雙方的需要,理解或諒解對方的行為。
5.問學生如果他是老師,應怎么解決這件事。這時,學生往往已經不生氣了,大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糾紛已經不了了之。這時,老師可以再趁熱打鐵,教他們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妥善處理日常糾紛和矛盾。
老師的理解和傾聽,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理解老師的出發(fā)點,不僅化解了學生之間的糾紛,且讓他們學會辨證地分析問題,培養(yǎng)辨證思維能力,學會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的日常糾紛,讓學生在解決糾紛中不斷成長。
我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換位思考,一定能加強和孩子們的溝通和理解,使自己不再是一個只會“管著他們的班主任老師”,而成為一個“陪著他們一起成長的班主任老師”。
換位思考之二:假如我是家長
有一次,在同學的婚宴上,無意間聽到兩個媽媽一邊吃飯一邊在聊自己孩子的老師,言語中聽出她們對老師沒有一絲一毫感謝之意,卻流露出許多的不滿。而此刻正為他們孩子未來勞累著的老師卻渾然不知。于是,我又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家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怎樣的老師來教?
據我觀察、了解、思考,就我們班里實際情況而言,由于家長們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待子女學習的態(tài)度也各不相同。如何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讓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對老師表示滿意并積極配合,我們班主任的責任重大。通過換位思考,我這樣做:
1.贊美家長
學生喜歡受表揚,需要夸獎,家長也需要贊美。只有不斷地贊美,家長才會不斷地支持、配合我們班主任的工作。
家長打電話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會在班里贊美。家長在試卷上簽個意見,我也會在班里贊美。告訴學生,這是獎勵爸爸媽媽對你學習的重視,并讓學生把這贊美回家傳達給家長,表達老師對他們重視孩子學習、配合老師工作的謝意。實踐讓我發(fā)現,得到表揚的家長會更加關心孩子的學習,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效果,也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家長也成了班主任的朋友和好幫手。
2.直面家長
平時,班主任與家長的接觸最多。時間長了,許多家長會在班主任面前流露出對學校、對某個任課老師的看法。那么,作為班主任就要直面家長,做好學校的宣傳者,維護學校和每一個任課老師的良好形象和正當利益。
換位思考,提升了我作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讓我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贏得了家長的理解、信任與支持,也讓教育教學工作得以順利、和諧地開展,產生了許多積極效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了更多人文關懷,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因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因為班主任的愛是一種責任,班主任要關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每一點進步,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tài)、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