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碧蘭
如果新生兒臍帶處理不當或消毒不嚴格,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引起新生兒臍炎,導致局部充血、發(fā)紅、腫脹等,如家長護理不及時,甚至引起敗血癥,危及寶寶的生命。
新生兒臍炎的感染途徑有三:一是在產前,主要是母親在產前受到細菌感染,通過胎盤感染胎兒;二是在產時,主要與胎膜早破有關,胎膜破得越早,感染機會越大。另外,在接生過程中造成損傷或消毒不嚴,也會使細菌從受損處侵入而引起新生兒臍炎;三是在產后,為新生兒臍炎的主要感染途徑,與產后處理不當有關。
預防新生兒臍炎、注重臍部護理尤為重要。臍部護理其實很簡單,一是包裹不可過厚、過于嚴實,防止捂得過熱,孩子出汗過多,使得臍部潮濕而易被感染;二是勤換尿布,在換尿布的同時要檢查臍部敷料是否被尿液打濕或被大小便污染,及時更換處理;三是每天給寶寶洗澡后或寶寶大小便不慎弄臟了臍部時,用75%的酒精或0.5%的絡合碘棉球擦拭臍部。消毒時,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撐開暴露臍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簽自內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臟東西擦拭干凈。這樣消毒10天,如果沒有感染就可停止消毒。
在正常情況下,臍帶在出生1天后會自然干癟,3-4天開始脫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至于洗澡,其實臍帶結扎后,臍帶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經收縮,水不會進入而引發(fā)感染。但洗澡后,應立即把水擦干凈,用75%的酒精或0.5%的絡合碘棉球擦拭臍部。